田 新
(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第二醫院 遼寧 鐵嶺 112512)
呼吸道感染是當前臨床中比較常見的現象,對于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其正常的生活已經受到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幅度下降[1]。其中老年患有呼吸道感染的機會較大。通過對近年來我國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進行調查和了解,發現我國老年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在逐年升高[2]。這種現象已經引起了我國醫學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并加強對老年呼吸道感染病原學研究的重視。現進行如下報道。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期間,在我院接診56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患者均符合醫院感染的診斷標準。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的年齡在62-7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7.92±1.63)歲。患者均了解本組試驗的研究目的。
1.2 方法:在進行病原菌檢驗前,需要采集標本,標本采集的方法有很多,如自然咳痰、支氣管鏡抽取、氣管穿刺吸取等等。對于自然咳痰方法,其為標本的主要來源。患者清晨起床后,要求患者多次使用清水進行漱口,在用力咳痰后,將肺部深部的痰液收集在一次性無菌培養皿中。對于清晨起床沒有痰液的患者,利用氯化鈉水溶液,采用霧化吸入法促進排出痰液。如果患者仍然不能排痰,可使用吸痰管,通過口腔經氣管腔將痰液吸出。將收集的標本立即送至檢驗,對痰液進行培養分離接種,利用自動微生物分析系統進行細菌的鑒定。
在對相關細菌的藥敏性進行檢驗的過程中,主要采用ATB藥敏條,在治療革蘭氏陽性菌時藥物主要選擇克林霉素、復方新諾明等。治療革蘭氏陰性菌的抗生素藥物主要選擇氨曲南、左氧氟沙星、慶大霉素等。在進行藥敏質量控制過程中,以對銅綠假單胞菌與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
1.3 統計學分析:本次研究中,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15.0完成臨床數據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以n/%形式表示,采用卡方(X2)對病原菌分布情況方面的數據進行檢驗,如P<0.05則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病原菌檢出結果:在本組56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通過對其收集的標本進行細菌培養,共檢出54株病原菌。其中革蘭陽性菌17株,所占比例為31.48%,革蘭陰性菌34株,所占比例為60.71%,真菌3株,所占比例為5.55%。
2.2 藥敏結果:藥敏結果顯示絕大部分的革蘭陰性桿菌對氨芐西林耐藥率均較高,均在90.00%以上,且頭孢曲松的耐藥率也較高,約在45.00%至73.00%之間。對于革蘭陽性菌,大部分對青霉素的耐藥率較高,在72.00%至98.00%之間。無論對于革蘭陰性菌還是革蘭陽性菌,其對萬古霉素均沒有耐藥性。
呼吸道感染主要分為上呼吸道感染與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發生在鼻腔至喉部之間。其中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之一[3]。對于老年人而言,其年齡結構偏大,且其肺臟結構和生理功能均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機體的各項功能均在不斷衰退,機體的免疫力較低,從而使自身的生理防御能力降低。
臨床上供下呼吸道感染選擇的抗生素不斷增多,同時耐藥菌也逐漸增多,如果大劑量應用頭孢菌素,可能導致院內感染。隨著分子生物學研究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支原體、衣原體感染或軍團菌感染的認識水平不斷提高。通常老年人伴有多種慢性的基礎病,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年人的器官功能不全、昏迷等,因而需要加強老年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治療[4]。
通過本組試驗研究分析,老年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革蘭氏陰性菌,其中主要包括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其中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機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對多種藥物有天然的耐藥能力,如果在接受抗菌藥物后,可能會產生獲得性耐藥[5]。通過研究藥敏性結果,銅綠假單胞菌對頭孢他啶、阿米卡星等較敏感。臨床中需要根據病原菌分布情況和耐藥性合理選擇抗生素,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1] 衛紅偉,趙倩瑜,張俊峰等.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臨床檢驗結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11(24):58-59
[2] 左克,李生勇.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細菌的臨床檢驗分析[J].右江醫學,2011,39(06):733-735
[3] 王輝,劉亞麗,陳民鈞.2009-2010年中國六城市成人社區獲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藥性監測[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2,13(02):113-119
[4] 岳紅梅,王萬淑.慢性呼吸道疾病并發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藥情況調查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2,34(30):3509-3512
[5] 楊海紅,衛建筠,曾文鋌.某院2010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藥性[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1,28(06):464-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