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秀霞
(吉林省圖們市人民醫院電診科 吉林 圖們 133100)
甲狀腺癌是一種最為常見的甲狀腺部位的惡性腫瘤,有研究顯示甲狀腺癌患者占全身的性腫瘤患者數量的1%左右[1]。由于甲狀腺癌的特點,會對患者造成極為嚴重的危害。為了較好的對于甲狀腺癌的情況進行診斷以及治療,目前超聲診斷的方式得到了較多的醫務人員以及患者的關診斷的過程中,回顧性分析了超聲診斷甲狀腺癌患者以及淋巴結轉移的特點,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收集我院在2010.12月-2014.12月間收治的甲狀腺癌手術患者共1023例,所有患者均需要使用NCCN 臨床相關指南進行推薦的手術方法對患者進行手術。在本次研究中,男性患者的數量為250例,女性患者的數量為773 例。患者的年齡為16-78 歲,平均年齡為65.56±8.32歲。
1.2 治療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所有的患者均需要使用NCCN 臨床相關指南進行推薦的手術形式對于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同時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經過手術確診為甲狀腺癌患者。有70.86%的患者在無癥狀時經過B超檢驗發現為甲狀腺結節患者,24.87%的患者通過自行檢驗發現頸部出現腫塊。5.23%的患者通過使用其他的形式偶然的發現出現了甲狀腺結節的情況。
1.3 診斷標準:在本次研究中,需要使用石蠟病理診斷的相關結果作為對患者進行診斷的標準,需要將超聲檢查的報告中邊界模糊、細鈣化、細鈣化-邊界模糊并存、供血量增多以及低回聲等指標和石蠟病理診斷的標準進行比較,并對患者的陽性和陰性預測值進行計算。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的患者拒絕需要進行相應的甲狀腺以及頸部淋巴結的超聲診斷。并對患者進行手術完成后對于患者進行常規的石蠟病理檢查。在患者的資料中顯示,其中401例患者實施了淋巴結清掃手術。而在對患者手術完成后,在本次研究中切除患者的甲狀腺結節的數量為1587枚,經過病理檢查顯示,灶癌患者占76.23%,增生患者占21.25%,乳頭狀癌患者95.68%,乳頭狀微灶癌患者45.02%,髓樣癌患者1.25%,濾泡癌患者1.57%,未分化癌患者0.46%。
甲狀腺癌是一種在甲狀腺位置最為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同時在目前有研究顯示,甲狀腺癌已經占到了全身惡性腫瘤的1%左右,是一種多發性的惡性腫瘤。由于甲狀腺癌的特點,患者在臨床上往往會出現聲音嘶啞、腫塊、呼吸以及吞咽困難等情況,會對患者造成極為嚴重的危害。而由于甲狀腺癌的的臨床癥狀,目前已經成為了影響我國人民身體健康的一種主要的疾病,同時由于甲狀腺癌的特點,會對患者造成極為嚴重的危害,因此一種及時有效的診斷方法對于甲狀腺癌患者而言極為重要[2]。目前有研究顯示,通過使用超聲診斷的方式能夠較好的對于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實際病情進行診斷,同時在實際的對于患者實施診斷的過程中,能夠起到較好的診斷效果。為了對于超聲診斷的實際效果進行相應的判斷以及分析,我院對于1023例甲狀腺癌和淋巴結轉移的患者實施了超聲診斷,同時在對患者診斷完成后我們發現能夠取得較好的診斷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我們通過使用超聲診斷的方式明確的了解到了甲狀腺癌患者以及淋巴結轉移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患者的確切原因。通過本次研究我們發現,超聲診斷能夠較為簡便以及準確的對于患者實施檢驗,同時也能夠對患者的實際病情進行有效的鑒別。而在本次研究中,共有2.46%的患者在手術之前使用了FNA 檢查的方式對于患者進行診斷。但我們通過分析可以發現,使用超聲檢查以及診斷的方法,在準確性方面較高,同時相比FNA 檢查的形式,有著無創經濟并且快速的優點,在臨床對于患者進行診斷的過程中,使用超聲診斷的方式往往能夠取得更好的診斷效果[3]。同時在臨床使用FNA 的診斷方式對于濾泡性腫瘤患者以及甲狀腺微小病灶患者進行診斷的過程中,往往會有著較高的局限性,同時對于檢驗人員的個人要求也較高。結合較多的研究我們能夠發現,對于甲狀腺結節患者在進行診斷的過程中,通過使用超聲診斷的形式替代FNA 診斷,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而目前有研究發現,在臨床對于患者實施治療的過程中,通過使用超聲儀器的診斷方式,對于良性腫瘤檢測的約登指數約為63%左右,通過對于惡性腫瘤患者進行診斷的約登指數能夠達到90%以上。由此可見,通過使用超聲診斷的方法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但是對于我國的醫院而言,對于超聲診斷的普及仍然不佳,有較多的醫院沒有普及使用超聲檢查。而在本次的研究中我們也能夠發現,在本次研究中也僅僅只有2.46%的患者使用FNA 的診斷方法進行診斷。通過分析我們發現,使用FNA 對于患者進行診斷的過程中,會對于患者造成創口,因此會增加患者的檢查感染的風險,同時FNA 檢查的速度往往較慢,無法達到快速為患者進行診斷的效果。因此在臨床上,大多數患者并不愿意使用FNA 的檢查方式急性檢查。同時對于FNA 而言,優于自身的特點,在臨床對于患者實施診斷的過程中,對于一些濾泡型的腫瘤以及較為微小的病灶并不能夠較好的進行診斷,因此會有極高的局限性。正是由于這樣的情況出現,在現階段我國有極少的患者愿意使用FNA 的檢查方式進行檢查。同時在本次研究中,我們也能夠發現,通過使用超聲診斷的方式的效果較好,完全能夠替代FNA 的檢查方式作為目前鑒別良性以及惡性甲狀腺腫瘤患者的檢測手段。
但在本次研究中我們仍然發現,有部分的醫師對于甲狀腺的乳頭狀微灶癌出現的淋巴結轉移的情況并不重視,仍然使用傳統方式對患者實施治療,通過本次研究我們發現,為了較好的對于甲狀腺癌以及淋巴結轉移患者實施診斷,在臨床上可以使用超聲診斷的形式對于患者實施診斷,為患者的治療提供相應的依據。
[1] 郭培杰,陳松旺,趙美麗等.甲狀腺癌頸部轉移性與非轉移性淋巴結的超聲特征[J].中國醫療設備,2014,(6):169-172,139
[2] 馮樺,宋宏萍,周曉東等.實時組織彈性成像與常規超聲診斷甲狀腺癌術后頸部淋巴結轉移癌的對比研究[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2,14(7):444-447
[3] 周勤,楊順實,彭彩霞等.彩超和D2-40免疫組化檢測對甲狀腺癌頸淋巴結轉移的診斷價值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4,17(11):1253-1256
[4] 赫鐵軍,楊柏,張洋等.甲狀腺球蛋白檢測對甲狀腺癌頸部轉移淋巴結的鑒別診斷價值[J].解放軍醫學院學報,2015,36(2):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