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明 張曉陽 劉 穎 涂 果 陸虹兵
(重慶市江津區中心醫院泌尿外科 重慶 402260)
經皮腎鏡技術(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是當前我國臨床治療中的主要腎和輸尿管上段結石清除方式。為了更好的研究標準通道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腎和輸尿管上段結石的臨床治療效果,本次臨床治療實踐分析主要選取了2010年1月-2015年1月期間本院所收治的腎和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患者420例作為臨床治療研究的對象,進行臨床治療的實踐分析,以下為本次臨床治療研究的具體內容。
1.1 一般資料:本次臨床治療實踐分析主要選取了2010年1月-2015年1月期間本院所收治的腎和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患者420例作為臨床治療研究的對象。在420例患者中,男192例,女228例,年齡最大的患者為78 歲,年齡最小的患者為32 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3.45±4.56)歲。
1.2 治療方法:術前細菌培養陽性者可以采用敏感抗生素進行治療3-5日,在患者的尿白細胞數量正常后進行手術,術中穿刺腎盂尿液作為細菌進行培養。全身麻醉,連接生理鹽水滴入制造人工腎積水,彩色多普勒檢查患者結石分布情況,18G 穿刺針進入,逐層擴張至標準通道,采用瑞士EMS公司第三代超聲氣道彈道碎石清石系統進行結石粉碎[1]。細致檢查后結束手術。
1.3 結石清除標準:術后3-5天對患者進行泌尿系平片或者CT平掃檢查,結石全部清除或者結石碎片<4mm 則代表結石清除。
結石清除率為91.9%(386/420),術后發生尿路感染12 例,出血6例。
標準通道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腎和輸尿管上段結石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具有創傷較小、解釋清除率較高以及患者術后康復時間較快等方面的特點,是當前臨床治療腎和輸尿管上段結石的首選方式,對于腎和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的治療具有積極的影響[2]。
在臨床治療的過程當中,首先要注意術前細菌的培養,結合患者的實際細菌培養結果以及各項身體檢查結果,明確手術治療的時間,避免意外情況的發生[3-4]。術前細菌培養陽性者可以采用敏感抗生素進行治療3-5日,在患者的尿白細胞數量正常后進行手術,術中穿刺腎盂尿液作為細菌進行培養。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借助彩色多普勒檢查患者結石分布情況,采用瑞士EMS公司第三代超聲氣道彈道碎石清石系統進行結石粉碎。
在本次標準通道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腎和輸尿管上段結石的臨床觀察中,因標準通道加超聲負壓吸引,無一例尿膿毒血癥,術中常規預防應用抗生素、地塞米松及呋塞米。結石清除率為91.9%(386/420),術后發生尿路感染12例,出血6例。表明只要掌握正確操作方法,提高手術技巧,行標準通道經皮腎鏡取石術并不會增加手術風險,本研究中患者大出血原因與腎臟無積水、皮質厚,術中反復穿刺、建立通道有關,術后經加強止血、輸血后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順利恢復。
綜上所述,標準通道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腎和輸尿管上段結石具有較為理想的臨床治療效果,治療效果較好,術后并發癥狀發生幾率較低,值得在臨床治療中廣泛推廣和應用。
[1] 李立宇,陶志興,孫瓊,等.B超引導經皮腎鏡氣壓彈道聯合超聲碎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0,25(2):93-94
[2] 張林林,吳衛真,朱李兵,等.標準通道與微通道經皮腎鏡治療感染性腎結石的對比研究[J].臨床外科雜志,2011,2(19):121-124
[3] 羅擇慶.經皮腎鏡氣壓彈道碎石術聯合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復雜性腎結石39 例[J].海南醫學,2010,21(16):69-70
[4] 熊丙建,江鐸,等.B超引導單通道經皮腎鏡氣壓彈道聯合超聲碎石術治療腎及輸尿管上段結石[J].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11,16(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