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澤彥
(寧夏隆德縣聯財鎮衛生院 寧夏 隆德 756300)
腦初學時一種原發性出血,主要的發病部位在患者的腦實質部位,患者腦出血病發后,會使患者的腦神經受到壓迫,進而使患者產生半身不遂、下肢癱瘓等癥狀,嚴重時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1]。目前臨床上對腦出血的治療方法主要分為外科手術治療以及內科保守治療兩種,對患者進行內科保守治療,主要的治療方法是對患者進行止血和清除血腫的藥物靜點,本文通過對所選90例患者的治療方法進行對比分析,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縣人民醫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所收治的90例高血壓合并腦出血患者,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比組,每組各45例患者。其中治療組患者中男27例,女18例。年齡48~69歲,平均年齡(53.28±3.25)歲。對比組患者中男21例,女24例。年齡45~72歲,平均年齡(63.22±2.58)歲。所有患者均在我院進行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后確診位高血壓合并腦出血患者,其中大腦皮層下出血18例,小腦出血患者34例,小腦腦干出血32 例,基底核出血6 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均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兩組患者進行急救措施,急救治療方法是對患者進行20%甘露醇12 5ml/5h 的靜點,與此同時,對治療組患者進行進行吠塞米靜脈注射聯合奧美拉哇靜點注射治療,注射劑量為吠塞米40mg,/次,奧美拉哇則根據患者的病情酌情加用,對比組患者則僅通過吠塞米靜脈注射治療,注射劑量為40mg,/次。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總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1.3 療效判定:主要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患者的血腫基本清除;有效:患者的血腫有明顯得清除;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血腫都未見好轉,且患者的臨床出現加重趨勢。治療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治療組患者中,治療顯效患者為20例,治療有效患者為20例,治療無效患者為5例,治療組治療有效率為88.88%,對比組患者中,治療顯效患者為12例,治療有效患者為25例,治療無效患者為8例,對比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82.22%,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高血壓合并腦出血是危害嚴重的腦血管疾病,在臨床上的發病率逐年升高,死亡率和致殘率較高,而患者一旦發病,患者的致殘或后遺癥的存在率較高,嚴重者會引起患者死亡[2]。因此,臨床上對高血壓合并腦出血的治療十分重視,高血壓合并腦出血患者的主要發病原因是由于患者的血壓長期居高不下,患者無法有效的控制好血壓,造成腦血管的負擔加大,患者的腦梗死發病幾率加重,患者的腦梗死是患者出現腦出血的主要發病機制[3]。因此,在對患者進行腦出血的防治的過程中,需要對患者進行血壓的有效控制,減少患者患有腦梗死和腦出血的幾率[4]。通過對所選患者的臨床治療資料進行分析可以看出,通過對患者進行有效的急救措施以及良好的康復治療,對患者腦出血的治療以及患者的血腫消除具有非常高的臨床治療效果,所選患者中治療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88.88%,比對比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82.22%具有非常高的臨床治療優勢。治療組患者的治療方式是十分安全的治療方法,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的身體負擔較小,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預后,作為高血壓合并腦出血的治療方法,具有效果高、負擔小、預后好的優勢,對患者的臨床治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臨床推廣借鑒[5]。
[1] 姚仕鵬.高血壓合并腦出血的臨床診治分析[J].吉林醫學,2015,36(10):2020-2021
[2] 胡艷紅.尼莫地平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4,15(09):21-22
[3] 趙宇杰,李穎.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臨床診治分析[J].當代醫學,2014,5(15):107
[4] 申銀玲.高血壓合并腦出血80 例臨床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2,20(11):89-90
[5] 胡濤,吳春平,王宏國,林勇.高血壓合并腦出血78 例的外科治療[J].中國醫學創新,2011,08(06):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