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霞萍
(東陽市馬宅鎮衛生院 浙江 金華 322125)
小兒感冒,也稱之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 piratory infections)是小兒最為常見的疾病。由于該病主要侵犯鼻咽、咽部,常可出現較多并發癥,涉及氣管、口腔、鼻竇及頸淋巴結等.因此,必須對小兒感冒及其并發癥的特點進行詳細觀察及分析,進而及早診斷,及時治療,提高臨床療效。本文特選取我院兒科門診收治的50例感冒患兒作為此次研究對象,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按照就診順序選取我院兒科門診自2013年3月-2013年9月以來收治的50例感冒患兒,所有患兒均已得到確診為感冒,無其他疾病。其中男患兒21例,女患兒29例,年齡(0.5-3)歲,平均年齡(1.75±1.25)歲;21例發燒,18例流鼻涕,11例咳嗽。
1.2 診斷方法:仔細做好全身體格檢查,排除其他疾病。仔細觀察鼻咽部,如扁桃體及咽部粘膜紅腫,則有可能為病毒或細菌感染;若扁桃體上有膿性分泌物,則有可能為鏈球菌感染;若扁桃體上有較大膜性滲出物或者超出扁桃體范圍,則需排除白喉,若有必要,需要進行咽涂片檢查,對其進行培養。
本次50例小兒通過全身體格檢查及臨床癥狀分析,均確診為小兒感冒,無其他疾病,其檢查結果與臨床病理相一致。
小兒極易患感冒,但與其他疾病的早期癥狀極為相似,若細心加以鑒別,很容易將感冒與其他疾病的早期混淆,不利于臨床醫治,甚至延誤病情,危及患兒性命。為此,應掌握感冒與其他疾病的鑒別方法,進而以便對癥下藥[1]。首先,小兒感冒與流感的鑒別。流感有著較為明顯的流行病史,患兒全身癥狀如四肢酸痛、頭痛及高燒不退,一般有鼻咽癥狀如鼻分泌物增多或者連續咳嗽,則可考慮為流行性感冒。其次,與消化系統疾病的鑒別。大多數嬰幼兒時期的上呼吸道感染,常常伴隨有消化道癥狀,如腹痛、腹瀉及嘔吐,極易誤診為原發性胃腸病。再次,與過敏性鼻炎的鑒別。有些患兒常打噴嚏、流清涕及鼻粘膜水腫,此時應考慮過敏性鼻炎,尤其在進行鼻拭涂片檢查時,常可見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則有助于診斷。
最后,與肺炎的鑒別。無論哪一種肺炎主要的幾大特征為:頻繁咳嗽,早期為刺激性干咳;呼吸困難,嘴唇發紫,且呼吸加速,每分鐘達到60-80次;醫生聽診肺部有細濕啰音。若沒有以上癥狀,則均為感冒。
小兒感冒的診斷要點如下[2]:1)小兒全身癥狀:大多表現為發熱,體溫可達40℃左右,連續兩天甚至數日不退燒;部分患兒由于高燒而發生驚厥,可見惡心、嘔吐、腹瀉、流涕、咳嗽及鼻塞等癥狀。2)身體檢查:鼻咽部充血,因為鼻塞而張口呼吸,或者拒絕母乳,咽部可見濾泡,肺部聽診正常;無肌緊張或者固定壓痛點,腹部較柔軟。
小兒感冒的預防:小兒患感冒后,常表現發熱,加上感冒需要經過兩到五天的時間痊愈,在此期間,不僅需要配合醫生的治療,同時還應做好相應的預防護理,盡快幫助小兒恢復健康。首先,確保適宜的環境。保持房間空氣流通及新鮮,對于發熱的小兒來說可有助于皮膚出汗,進而降低體溫。切忌直接對著小兒吹風,進而導致皮膚血管收縮,加重患兒病情。其次,保證小兒休息時間。由于大多數小兒年紀較小,應給予充足休息時間,待癥狀消失之后恢復活動,避免造成感冒復發。再次,合理喂養。感冒的小兒極易出現嘔吐、惡心及食欲不振,在此期間應做好飲食護理,堅持少食多餐的原則,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同時多給予水果汁,如橙汁等,增強機體免疫力。最后,確保有效出汗。鼓勵小兒多喝水,由于水可以增強機體的新陳代謝,利于體內毒素的排出,促進有效出汗;同時所穿衣物應適中,不宜過多或過厚,不利出汗或者散熱[3];當小兒服用感冒藥后,會大量出汗,衣服可能會浸濕,需要及時更換,以免加重病情。
綜上所述,由于小兒體質較弱,加上表達能力不強,應根據小兒全身癥狀及查體結果,及時診斷小兒感冒,在診斷感冒時應與其他疾病明確鑒別,以免誤診失治,同時也應做好有效預防。
[1] 艾軍,汪受傳,趙霞等,小兒感冒中醫診療指南[J].中醫兒科雜志,2009,5(1):1-3
[2] 李虹.小兒肺炎與小兒感冒的鑒別診斷及預防[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05(9):46
[3] 肖斌,柴平湯治療小兒胃腸型感冒70例療效觀察[J].湖北中醫雜志,2012,34(8):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