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翠
(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疼痛科 重慶 400038)
隨著人口老齡化,疼痛病人越來越多,疼痛已被現代醫學列為繼呼吸、脈搏、血壓、體溫之后的第五大生命體征[1]。所以疼痛科是現代醫學發展中必不可少的新型科室。疼痛專業知識需多學科知識相結合,收治的病人診療范圍極其廣泛,病種極其復雜,而護士作為這一專業中必不可少的成員之一,負責全面護理患者,配合醫師工作,協調各方面的關系,因此優質的護理是保證有效鎮痛的重要環節。我們非常重視對新聘護士進科后的培訓,并進行一系列嚴格系統培訓,經各方面考核合格后才能單獨上崗。方法如下:
我科在2011年-2014年,共進新聘護士16人,剛畢業無工作經驗者占50%,工作1-2年者占50%。
2.1 熟悉病區環境及每日的護理工作程序;講解責任護士職責及醫院規章制度;了解疼痛科常規收治病人的病種,向新聘護士講解疼痛科專科疾病護理常規、專科護理搶救預案及科室常規鎮痛藥物的劑量、使用方法、不良發應及用藥后觀察的注意事項。督促新護士利用業余時間自學疼痛科相關理論知識,布置次日提問。
2.2 利用新入院病人及病人發生病情變化時的情景模擬,講解視覺模擬評分法VAS(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簡稱VAS)的評估方法及講解病人入院及出院宣教知識;因疼痛科收治病人大多數為老年人,因此要告知新護士入院宣教的重要性。先讓新護士向帶教老師反復做宣教,熟練后在帶教老師指導下向病人進行宣教,并可提問一些專科知識。
2.3 安全知識培訓:疼痛科病人老齡化,生活自理能力差,基礎疾病偏多,需家屬24小時陪護及護士給予協助,做好病人及家屬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90%以上病人會服用鎮痛藥物,新護士應掌握使用鎮痛藥物后的不良反應便于用藥后的觀察。做好入院病人跌倒風險評估及預防措施,重視入院宣教和基礎疾病宣教,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肺氣腫等的健康知識宣教,告知病人及家屬發生不良事件后對病人產生的不良后果、經濟負擔的重要性。
2.4 專科知識培訓:要求熟練掌握專科常見病、多發病以及常規治療相關知識和護理。
2.4.1 我科常見病包括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骨質疏松癥、腰椎間盤突出癥以及各種神經病理性疼痛等。常規治療包括經皮穿刺射頻溫控熱凝治療、椎間盤臭氧融盤術及各種神經阻滯治療等,讓新聘護士掌握各種治療后的反應以及觀察重點是首要的內容。如:經皮穿刺射頻溫控熱凝治療后病人意識、瞳孔、生命體征及有無面癱、面頰部水腫情況的觀察;椎間盤臭氧融盤術后有無頭痛、頭暈、惡心、嘔吐、雙下肢感覺、活動等及小便情況的觀察;三叉神經阻滯后重點觀察穿刺處淤血腫脹和麻木感;星狀神經阻滯后觀察有無Horner征;喉返神經阻滯后觀察有無聲嘶、無聲;腰椎管內阻滯后觀察雙下肢活動以及小便情況;骶管阻滯后觀察肢體活動及小便情況;眶上、眶下和滑車神經阻滯后觀察有無眼球及眼瞼水腫情況[2]等。神經阻滯治療后兩小時內為重點觀察時間,告知此時間段病人主訴及護士巡視詢問的重要性。
2.4.2 鎮痛泵的護理:是我科針對疼痛病人重要又比較特殊的治療方法。首先要給新護士講解使用鎮痛泵的目的是減輕痛苦。其次是教會如何使用鎮痛泵的自控裝置及使用鎮痛泵期間發生故障時如何處理。最重要是講解使用鎮痛泵期間需持續心電監護,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意識及小便情況;使用鎮痛泵需置留置針,期間應隨時觀察管道是否通暢;穿刺部位有無滲出、紅腫;敷貼打卷、污染及時更換;置留置針的手避免負重;還應教會病人及家屬使用鎮痛泵的自控裝置,但叮囑病人及家屬不能一直按,病人疼痛難忍時才能按一次,避免鎮痛藥物過快過多進入病人體內會導致鎮痛藥中毒及呼吸抑制。最后是鎮痛泵的健康教育:告知病人及家屬不能隨意調節鎮痛泵上數據,若鎮痛泵報警及時報告護士;使用鎮痛泵期間盡量在病房休息或病房內活動,不能離開病區;24小時家屬陪護;防跌倒墜床,病人下床活動需家屬陪伴。如有頭暈、嘔吐、心慌等不適及時報告護士或醫生;。
2.4.3 鎮痛藥物副作用的觀察及處理:使用鎮痛藥物后會出現呼吸抑制、嗜睡、心慌、皮膚瘙癢、尿儲留等不良反應[2]。出現頭暈、心慌應告知病人臥床休息,測量生命體征;出現皮膚瘙癢,告知病人勿抓撓,尤其是帶狀皰疹病人,應入院時剪掉手指甲,告知醫生給予處理;出現尿儲留:先熱敷膀胱區域及聽流水聲,若仍不能自解小便,應告知醫生給予導尿。出現嗜睡、呼吸抑制:應立即告知醫生,給予心電監測及吸氧,配合醫生處理。
2.5 心理教育:加強新護士自身法律意識,避免差錯事故的發生。考慮到疼痛病人心理都會產生焦慮,疼痛難忍時可發生一些極端行為。所以要加強新聘護士的溝通能力及心理疏導能力,良好的溝通不僅能及時了解病人的病情、使病人得到相應的護理,還能避免一些自傷、自殺事件的發生。
2.6 加強急救方面的學習:疼痛科的病人病情復雜,老齡化,基礎疾病偏多,發生猝死及呼吸道梗阻的可能性大,護士應熟知各項應急預案。如突然發生猝死應立即心肺復蘇,同時請家屬或旁邊病人呼叫其他醫務人員,醫生到達后配合其積極搶救;發生呼吸道梗阻時應請家屬或旁邊病人呼叫其他醫務人員,同時尋找呼吸道堵塞的原因,醫生到達后配合其積極搶救,針對原因作出處理。所以日常帶教中應培訓新聘護士的觀察能力和應變能力,還應掌握專科護理搶救預案知識。
2.7 加強基礎護理及基本技能學習:疼痛科老年病人居多,基礎護理及基本技能操作十分重要;在帶教過程中首先了解新聘護士的技能水平,找出薄弱點,示范正規操作再指導新護士操作,并讓其反復練習,使其提高技術操作水平,避免發生差錯事故。
2.8 護理文書書寫:在熟練掌握VAS后開始學習文書書寫規范。我科常用疼痛評分為VAS視覺模擬評分法,1-3分為輕度疼痛,要求每天評估一次;4-7分為中度疼痛,8-10分為重度疼痛[3],若評分≧4分,應每天評估4次,分別在7-13-17-21時間段進行評估。發生病情變化時應隨時進行疼痛評分及處理。給予口服鎮痛藥應60分鐘后再次進行疼痛評估;給予靜脈輸注鎮痛藥應30分鐘后再次進行疼痛評估。使用鎮痛藥物后注意病人主訴、不良反應及疼痛減輕程度。若出現頭暈、惡心等不適,應及時告知醫生給予處理后詳細記錄。
通過以上帶教學習后,會經過護士長、教學組長、帶教老師等各方面的觀察及考核。
3.1 帶教老師:在日常工作中隨時進行考核,隨時提問;重點對工作習慣養成、工作作風進行考評。
3.2 教學組長:每周不定時提問特殊病人的“九知道”,考核護士的應變、歸納總結以及分管病人的能力。
3.3 護士長:綜合考核;分階段的理論考核及技術操作考核。
3.3.1 理論考核:第一階段:基礎知識及規章制度;第二階段:疼痛常見疾病知識及常見疾病的護理重點;第三階段:疼痛常見疾病、常用鎮痛藥物的并發癥及觀察重點;第四階段:疼痛常見疾病、常用鎮痛藥物的應急預案。
3.3.2 技術操作考核:留置針靜脈輸液;口腔、會陰護理;心電監護的使用;鎮痛泵的使用;VAS疼痛評估;疼痛誘發電位儀的使用、急救物品、藥品的使用等。
3.3.3 通過護理業務查房、小知識講課、疑難病例討論、一日五查、跟班檢查指導等綜合考核新聘護士工作能力。
新聘護士是科室的新鮮血液,著重培養,嚴格帶教,帶教老師應言傳身教及以身作則,多關心愛護新聘護士。通過以上帶教方式,使新聘護士熟練掌握疼痛科的專科知識及護理重點,減輕對護理疼痛病人的恐懼感。在工作中應多幫其解決各種困難,使新聘護士能踏實、積極投入工作及學習中。
[1] 趙繼軍.疼痛護理學(第二版)[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0:24
[2] 趙繼軍.疼痛護理學(第二版)[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0:34
[3] 趙繼軍.疼痛護理學(第二版)[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