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利
(四川省瀘縣福集鎮畜牧獸醫站,四川 瀘縣 646100)
在遭遇了2014年這段近15年以來最為嚴重的養殖虧損期之后,對于堅挺在生豬養殖一線的廣大養殖戶而言,在關注豬價、調整生豬存出欄結構的同時,還必須高度重視疫病防控工作,以降低養殖成本,增加收益。
切忌因豬價低迷而更換廉價低質原料或不按配方配制飼料,否則會導致生豬營養不良、長勢差、易發病,得不償失。
1.1 保持適宜的飼料營養水平 一是按豬生長階段的不同,投飼不同營養標準的全價日糧,并根據豬的體重、采食情況等適時調整日糧配方;二是在日糧中適當添加一些青菜葉、胡蘿卜等多汁青綠飼料和啤酒糟、餅類飼料,在提高生豬食欲的同時補充維生素;三是有條件的養殖戶可以定期在日糧中適量添加馬齒莧、魚腥草、金銀花、生姜等中草藥,大蔥、大蒜、食醋等生活調料及益生素、酵母多糖等微生態制品,起到利生長、防疫病的作用。
1.2 飼料防霉 飼料霉變是養殖業的頭號殺手,春季氣溫逐漸轉暖,養殖環境中的霉菌活性也在不斷增強,養殖場特別是種豬場應避免霉菌及霉菌毒素長期在生豬體內積累。一是不要將飼料原料儲存于潮濕環境中,從源頭上控制霉菌毒素產生;二是自配料的養殖戶一定要嚴把原材料質量關,不要用水分超標和霉變的原料,比如在投飼玉米時,可在使用前先過篩除去雜質;三是在飼料中添加除霉劑,對飼料中的霉菌毒素逐步清除;四是注意飼料殘渣和飼料用具的及時清潔,保持良好的衛生條件。
一是要在早晚溫度低時,關閉豬舍通風口,保持豬舍適宜的溫度;二是在中午和下午溫度高時,及時清理豬舍積糞并打開通風口換氣,排出豬舍超標的氨氣、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三是不能過早拆除豬舍的保溫設施,遇降溫或陰雨大風天氣時,要迅速給豬舍升溫和加墊草;四是增加豬舍的巡查次數,隨時根據豬群狀況將圈舍溫度控制在10~25℃之間。
一是徹底清除豬舍周圍陰溝、排糞溝的雜草和淤泥,防止病原菌和蚊蠅孳生;二是對豬舍內外的門窗、天花板、墻壁、豬欄等衛生死角進行徹底清掃,然后用火焰噴燈消毒,或噴灑2%~3%的火堿溶液;三是定期對豬飼料槽、料盤、保溫箱等生產用具徹底清潔,再用3%~5%來蘇爾消毒,晾干后備用;四是用過氧乙酸對圈舍的內部空間進行熏蒸消毒,有條件的養殖場還可采用懸停時間更長、穿透能力更強的熱霧噴霧消毒,效果更佳;五是在豬場、生產區和各豬舍的入口處設置消毒池,內加2%~3%燒堿或3%~5%來蘇爾消毒液,每3d更換一次,確保消毒池內消毒藥液的濃度和有效性。
春季常見豬病有傳染性胃腸炎、輪狀病毒病、大腸桿菌病、仔豬紅痢、仔豬副傷寒、豬痢疾、豬霉形體肺炎和豬流感等,在正確鑒別、對癥治療這些疫病的基礎上,還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4.1 疫苗接種 目前,各地方動物疫病防控機構會在初春季節對轄區內的生豬進行豬藍耳病、豬口蹄疫和豬瘟的集中防疫,因此,散養戶和小型養豬場應該積極配合駐片獸醫,應免盡免不留空當。對于有條件的規模養豬場,應結合當地動物疫病流行趨勢,及時修改免疫程序,做好豬場春防。值得注意的是,在選購商品苗時,務必選擇農業部批準廠家生產的疫苗,避免購買抗原含量不足或被污染的劣質疫苗。此外,豬場技術員應定期隨機抽取血樣送至縣一級動物疫病防控機構進行抗體水平監測,對抗體水平低下的生豬要補免、淘汰甚至撲殺。
4.2 支原體凈化 支原體是豬場的鑰匙源性疾病,一旦感染,往往會引起廣泛的混合感染,嚴重影響豬場的效益,而春季正是凈化該病的最佳時間。在筆者看來,凈化支原體一是保護生豬呼吸道上皮細胞纖毛的完整性,從而減少呼吸道病的發生;二是減少副豬嗜血桿菌病的發生,大幅提高斷奶仔豬的存活率;三是由于支原體往往和豬藍耳病同時暴發,因此通過凈化支原體可以明顯減少豬藍耳病感染的風險。
4.3 驅蟲 在藥物種類的選擇上,懷孕母豬和仔豬應避免使用毒性較大的阿維菌素、敵百蟲、左旋咪唑等驅蟲藥;在給藥方式上,可采用簡便易行的拌料法,即將驅蟲藥拌在日糧中飼喂。在喂驅蟲藥前,可停飼半天,確保驅蟲藥讓豬一次吃完。驅蟲后還需及時清理糞便,將含蟲體的糞便堆積發酵,防止重復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