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海玲
(中共山西省直機關黨校,山西 太原 030021)
眾所周知,依法治國是我黨領導人民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和基本方式,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多次就依法治國發表重要闡述,強調要注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又專門提出建設法治中國的奮斗目標,明確法治建設整體推進、共同發展的努力方向,對進一步推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和司法體制改革做出工作部署,強調要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加強人權司法保障等。這些闡述是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關于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莊嚴宣言,對提高各級黨員干部的法治意識和法治能力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和促進作用。
特別在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的深水區、社會轉型的關鍵期,各種利益沖突頻繁、社會矛盾凸顯。人民群眾在物質生活條件不斷得到改善的同時,民主法治意識、政治參與意識、權利義務意識也得以普遍增強,對于社會公平正義的追求越來越強烈,對于真正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作用也越來越期待。然而我們必須清醒的看到的是,雖然近年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各級黨員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政務的能力與民眾日益增長的依法治國的需求之間還存在相當大的距離。現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干部個人意志至上法治意識淡薄,仍然習慣于傳統的“人治”思維方式。有些地方政府在決策時不能夠切實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不能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單憑主觀意志以權代法、以權決策,造成了大量原本可以避免的損失;有的黨員干部遇到本該由法律調整和解決的問題,卻不愿用甚至反對用法律手段,習慣于用個人職權和關系“打招呼”、“寫條子”、“走路子”,以權壓法、以言代法、“法外特權”思想根深蒂固,常常習慣于用行政手段、經濟手段代替法律手段來管理經濟與社會事務,甚至人為干預正常的執法和司法活動,依權不依法、以權壓法、以情擾法的行為時有發生:
2015年3月27日山西黃河電視臺《一撥就靈》電視欄目報道,忻州一位農民王師傅,拉了一卡車土豆在太原市敦化路上出售,被城管執法大隊連人帶車扣住,開出1500元的處罰單,農民王師傅沒錢交罰款,情急之下給黃河電視臺《一撥就靈節目》欄目的記者撥打了求救電話,結果事情就非常輕易的解決了,罰款取消了,土豆也可以買賣了。
在這里我們非常明顯的看出了一個問題,我們的執法干部的執法行為是多么的隨意和隨便:說罰款就開罰單,記者一介入,說不罰款就算完事了,開出的罰單不算數了!這完全就是無視法律的神圣和法律的尊嚴的兒戲行為!
這樣作為的結果,導致了法治的權威和尊嚴蕩然無存、弊病叢生,導致了人民群眾信訪不信法、信大不信小、信媒不信人,違背了我國的法治精神,損害了人民的權益,也破壞了我國的法治秩序。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健全社會普法教育機制,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在筆者看來,增強全民法治觀念,首先應增強黨員干部的法治觀念,提高黨員干部依法行政、化解矛盾、推動改革和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法治意識意識和法治能力。
所謂黨員干部的法治意識是指各級黨員干部在思想上對法律的性質、地位、作用等問題的認知和態度,是提高黨員干部法治素質的核心。黨員干部是國家的中堅,肩負著國家興旺民族振興的重任,黨員干部的法治意和法治能力關系到國家依法治國基本方針的實現,因為它不僅反映整個民族的法治意識和法治觀念,而且也反映了執政黨的執政理念和執政水平。所以作為新時期肩負使命、手握權力的黨員干部,必須樹立法治意識,包括憲法和法律有極大權威的意識、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意識、法大于權的意識、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意識、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的意識、權力必須受到制約的意識等。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依法決策、科學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治國、科學治國。
提高黨員干部的法治意識和法治能力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個國家如果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淡薄即使有健全、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也會因為得不到有效遵守而成為一紙空文。因此,我國在堅持抓好立法、司法、執法工作的同時,必須堅持不懈地抓好法治宣傳教育,開展全民普法教育,提高全體公民特別是黨員干部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為依法治國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和干部基礎。
必須充分認識法制宣傳教育的長期性和艱巨性,拓寬思路,改善方法,通過一切行之有效的辦法,全面、深入地在黨員干部中加強法律和法規的強化培訓,努力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法制觀念,增強廣大干部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意識和本領。通過建立法律知識學習培訓長效機制,完善對各級黨員干部法律學習和法治意識強化的制度措施,通過集中學習、法制講座等形式組織黨員干部學習行政法規和與履行職責相關的法律知識,并將學習考核作為任職晉升的依據之一,切實提高黨員干部的法治素養。俗話說“火車跑的快全憑車頭帶”,黨員干部必須以身作則,積極帶頭學法、守法,以實際行動為群眾作出表率,嚴格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辦事,樹立法的權威,才能調動全體公民學法、用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從而促進和提高全社會的法治氛圍,推進我國早日實現依法治國的偉大目標。
我國的法律法規是在黨領導下,通過國家權力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司法機關依法辦事,依法行使權力。
我國法律規定:“一切黨政機關和個人都必須受法律約束,在法律范圍活動,不能超越其外,更不能凌駕于上。”然而現實生活中有一些黨員干部不懂法不依法或者知法犯法,在工作中主觀臆斷簡單粗暴現象時有發生,造成部分群眾“信權不信法”、“信訪不信法”、“信關系不信法”,進而形成輕視法律、漠視法治和“小鬧小解決,大鬧大解決,不鬧不解決”等情形的滋長。
提高黨員干部的法治意識,必須牢固對立法律至上的原則,任何人不得法外特權。各級黨員干部在工作中要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依法辦事,堅決維護法律的嚴肅、公正和權威。因為黨員干部法治意識的增強和法治法制能力的提高,是解決當前“民事糾紛、社會治安”的關鍵所在。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在中共山西省委十屆六次全體會議上提出的“六權治本”,實質就是把政府工作納入法制軌道,強化法治權威和司法公信力,以法治的方式來規范和控制黨員干部的權力運行:對權力的獲取、配置、約束、行使、監督和保障分別提出了規范性要求,充分體現了對權力運行事先、事中、事后的全過程控制。其目的就在于強化法治權威和司法公信力,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制軌道,讓黨員干部的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推動實施“六權治本”,就要依法確定權力,使法治成為“合法之治”。依法界定各級黨員干部在政府實施社會管理中的角色,從而正確行使自己的管理職能:按照“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的要求,分級細化責任歸屬,明確責罰措施和標準,建立和完善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推動履職監管規范化,使行使權力與承擔責任有機結合。使每一名黨員干部都牢固樹立起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決策行事的意識,做到每項重大決策出臺前,首先要對照檢查是否符合憲法和法律法規,改變過去處理問題時常用的行政思維和行政方式,不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使法治成為“規則之治”、“有效之治”。
一位西方政治家曾經說過“所有權力都容易腐化”,所以要完善法制,鎖住權力。因為掌握權力的人權力是容易濫用權力的,光靠政治覺悟、道德標準等軟約束的力量來把握權力,難以恒久可靠,根本之道要靠法制來規范。所以防止權力的尋租和權力腐敗,就必須規范工作機制與流程,深化行政問責制的全面落實,切實提高黨員干部的法治意識和法治能力,進而有效堵住造成權力腐敗的漏洞。
責任條款是法律中最硬的部分,只有責任追究動真格,一部法律才會生機勃勃。不追究、假追究或選擇性追究,對于一些黨員干部就有了懈怠思想,所以必須嚴格堅持權利與責任掛鉤的原則,健全黨員干部工作責任制,切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要賠償、違法必追究。
落實行政問責,完善相關法規和機制是政府依法決策和依法行政的可靠保障,也是黨員干部手中權力正確行使的必要措施。在具體工作實踐中,通過完善政府決策運行的法規體系,及時修正與實際不符的政策法規,維護政策法規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避免“越權行政引起的不合理現象”和“粗暴執法引起的群體性事件”,牢固樹立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的觀念,對違法行政導致群眾利益受損的,從嚴追究有關黨員干部的責任。通過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開展和不斷完善法制法規建設,多管齊下,有效促成黨員干部自覺遵守維護法律法規的常態,在運用人民賦予的權力之時,真正做到執政為民、執法為民、權力為民。
黨員干部的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促進經濟發展和服務民生的重要前提,所以必須推動有效的管理創新,建立健全有效的監督機制。強化行政監督與問責,促進行政公開透明。推行政務公開,把政府的決策、立法、行政和執法過程向公眾開放,確保公眾的知情權。充分運用新聞媒體、網絡、廣大人民群眾和紀委進行監督和制約,建立與民聯系溝通的公共事務平臺,尤其是社會轉型期人民群眾所關心環保、醫療、養老、拆遷等熱點問題,積極推動公民參與,使他們的合理意見得到充分表達、合法訴求得到充分體現。
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包括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中國共產黨的監督、人民政協的監督、社會與公民的監督、司法機關的監督、行政系統內部的監督這六大體系,而就對提高黨員干部的法治意識而言,則需要在加強這六大體系的基礎上,還需要廣開新聞輿論監督渠道,探索對權力實施有效監督的方法和途徑,形成合力監督權力的新格局,具體做到“四個結合”:將黨內監督與法律監督相結合,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提高黨內法規執行力,運用黨內法規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落到實處;將外部監督與內部監督相結合,充分發揮人大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作用;將社會監督與權力監督相結合,高度重視社會監督,正確對待來自人民群眾、社會團體、新聞輿論的監督;將層級監督與專門監督相結合,形成全社會全方位的有效監督機制,讓每個黨員干部的權力都在陽光下運行,還會有那個干部敢不學法守法?
總之,只要我們按照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加大法制宣傳,加強法律監督,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方針,在深化改革中,不斷完善法制建設,建立健全依法行使職權的制約機制,我們黨和各級黨員干部的法制意識和法律素質就一定能適應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得到全面的提升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