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焱 ■信陽市公路局物資處,河南 信陽 464000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深入,混凝土施工技術在交通工程建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混凝土施工技術不斷的完善,進一步促進了我國交通事業的發展。道路橋梁是交通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城市化公路建設的重要環節,加強對道路橋梁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研究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為了保證道路橋梁混凝土施工質量,在施工前需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具體的準備工作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原料準備。目前常用的混凝土水泥原料為硅酸鹽水泥,需要嚴格控制水泥的強度,選用同類型水泥進行施工;在骨料方面,根據國家公路施工相關技術標準分析,碎石料需要具備級配好、強度高、色澤均勻等特點,同時控制骨料粒徑在0.5厘米到3厘米,將骨料的含泥量控制在1%以下;同時在加骨料前需要將骨料中的雜質清除;在外加劑方面,需要根據水泥級配等,選用合適的減水劑,同時結合工程實際情況,確定減水劑的摻入量;為了保證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和易性,并且保證混凝土內部密實度,可以在混凝土中參入一定量的礦物摻和料。
(2)配合比確定。在混凝土施工前,需要對混凝土原料進行檢測,待檢測合格后,需要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確定,相同標號的混凝土使用在不同位置,其配合比不盡相同。一般來說,挖孔樁混凝土坍塌度相對于鉆孔樁來說要小,但必須保證所有混凝土配合比都滿足工程施工設計要求。在混凝土配合過程中,需要對混凝土終凝時間、初凝時間、水灰比、塌落度等進行嚴格的控制,避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出現泌水現象。通常情況下,混凝土的坍落度應該控制在8厘米~10厘米之間,控制初凝時間一般為2-4個小時,混凝土中的含氣量需要控制在1.7%以下。
道路橋梁工程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施工技術主要體現在混凝土拌合、運輸、澆筑、振搗、模板等方面,同時還需要加強有效的質量控制,保證橋梁混凝土施工的質量。
(1)拌合。當選擇好混凝土的原材料后,同時經過實驗室配合比設計以及現場取樣實驗后,確定最終的混凝土配合比,避免漏配、誤配、少配等現象,影響混凝土整體質量。另外,在拌合前,還需要對最終配合比下的混凝土性能進行測試。同時,混凝土的拌合與溫度、空氣濕度等有一定的關系,需要根據氣候環境等,控制水灰比、骨料用量等,適當的加入外加劑。
(2)運輸。在施工現場,混凝土的運輸主要是根據實際需要,一般選擇攪拌罐車、手推車等水平運輸,提升架、混凝土輸送泵等垂直運輸。
(3)澆筑。混凝土澆筑是混凝土施工的關鍵,對混凝土工程整體的質量具有較大的影響。在澆筑階段,首先需要嚴格的控制送料時間,必須保證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送料工作;其次需要加強對混凝土坍落度的檢測,測量的方式主要是逐車測量,確保每一立方米混凝土的質量。如果采用分層澆筑方式,需要按照澆筑分層厚度小于振動器高度20厘米的原則選擇適當型號的平板振搗器。另外,需要做好混凝土色彩匹配工作,經過兩次色彩匹配合格后再進行后續施工。在澆筑過程中對每一個分層厚度進行嚴格的控制。
(4)振搗。道路橋梁混凝土振搗一般包括兩種形式。如果工程量較小,或者是工程對混凝土塑性要求較高,一般使用人工振搗方式,其余情況一般采用機械設備完成混凝土的振搗,提高混凝土施工效率。在振搗過程中,需要嚴格的控制振搗的型號、振搗力度等,嚴格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則,避免出現過振、漏振等現象。同時保證混凝土振搗的均勻性,必要情況下需要實施二次振搗,避免其表面有氣泡出現。
(5)模板工程。道路橋梁工程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模板施工質量對整體的質量也具有較大的影響。首先,施工企業需要加強對模板的設計,綜合考慮模板的安裝、拆除等方面。同時,在選擇模板過程中,除了對模板強度、剛度以及牢固性進行考慮外,還需要嚴格控制模板的密實度,避免發生模板變形或施工中漏漿等現象。對于道路橋梁工程中,模板一般采用具有一定平整性、吸水性以及耐腐蝕性的模板。
道路橋梁混凝土工程施工過程中,應該加強質量控制,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如果樁身混凝土出現縮孔情況,對于縮孔位置較淺的可以通過直接開挖對縮孔部位進行相應的補救;對于位置較深的,必要時需要進行補樁處理;(2)如果樁身發生離析、孔洞蜂窩問題,可使用小孔鉆鉆入處理部位,以高壓水進行清潔,然后把水泥漿壓入處理部位。為避免發生縮孔、離析事故,在澆筑時一定要檢查入孔連接的密封性,以免發生漏水,同時控制好導管的埋深,以免浮漿侵入。
道路橋梁混凝土施工后期,施工技術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對混凝土的后期修補。在施工期間,由于施工工藝或外界因素的影響,可能會發生漏漿、泌水等問題,導致混凝土工程中存在孔洞、氣泡、砂帶等缺陷,影響混凝土工程的質量與美觀。這就需要相關的施工人員在進行模板拆除后,對混凝土質量進行嚴格的檢查,發現問題后及時的進行修補與清理,保證其表面的壓實度與平整度。另外,如果發現混凝土裂縫,可以用玻璃纖維布實施修補,將其粘結在裂縫表面。
(2)混凝土養護。混凝土容易受到溫度的影響,加上水泥水化作用的影響,導致混凝土內外溫度存在差異,從而形成麻面、蜂窩等現象。因此,需要加強對其的養護工作,特別是在高溫天氣下施工,需要設置必要的遮陽、防御設施,同時利用薄膜等對其進行保濕、隔熱處理,避免混凝土表面開裂。另外,應該根據當地氣候情況以及工程等級,嚴格的控制混凝土養護天數以及拆模時間,確保混凝土養護質量。
綜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術在道路橋梁施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關系到道路橋梁投入使用后的功能發揮。在施工前需要選擇合理的原材料以及確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混凝土拌合、運輸、澆筑、振搗等工序的質量;同時做好混凝土后期處理與養護工作,全面提高道路橋梁混凝土工程質量,提高道路橋梁工程的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
[1]戴輝.道路橋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探究[J].路橋工程,2014,26(7):124-125.
[2]王剛.道路橋梁工程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淺談[J].工程技術,2013,26(7):99-100.
[3]王品義.淺談混凝土施工技術在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科技向導,2012,28(2):366-367.
[4]史吉樹.淺談道路橋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6(4):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