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娟 ■天津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天津 300073
隨著人們科學知識水平的提高,對建筑物的品位要求越來越高。本文從水體景觀在公共建筑空間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入手,然后探討了水體景觀在公共建筑中運用的主要形式與方法,不斷提高公共建筑空間的設計水平。
水體景觀在公共建筑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將人工瀑布等水體景觀設計設置在公共建筑空間中,可以合理劃分建筑空間布局,靜止不動的水面倒映著建筑物,可以增加建筑的空間感,使人們的視野更加開闊,而且能夠有效調節建筑空間內的微氣候環境。水蒸氣可以有效地維持建筑空間內的濕氣,降低熱量,同時,水蒸氣與空氣分子撞擊而生成負氧離子,可以增加空間和的清新度。實踐證明,噴泉噴水十分鐘后,其周圍負氧離子的濃度增加了1000倍。這樣可以增加空氣濕度,使懸浮顆粒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大大減少。
在水體景觀中,通過合理利用水、石頭和植物,可以構成獨特的空間美、色彩美、音效美,使室內環境更加豐富多彩,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有助于構建綠色和諧的生態建筑空間,能夠使建筑空間充滿綠色,增加建筑空間的生命動態美感。
隨著人們審美意識的不斷提高,人們不僅僅滿足建筑空間的舒適度,而更加注重建筑空間帶來的人文體驗感受。通過引入水體景觀,能夠改善視覺、聽覺效果,讓人在自然化的建筑空間中得到休閑和放松。同時水流或水滴的聲音,就像音樂一樣,能夠營造良好的空間氛圍,讓人們的心情更加輕松愉快[1]。
要通過水體景觀設計,增加公共建筑空間的文化內涵,通過將山石、樹木、花卉與水體的合理搭配,創設出充分文化氣息的建筑空間環境,增加建筑的文化底蘊和獨特魅力,用水體的柔性與靜態水體景觀及動態水體景觀的巧妙結合,構建生態文化的建筑空間,有效提升建筑的文化品位。
在進行公共建筑空間的水體景觀設計中,要堅持安全性原則。譬如在進行激光噴泉設計時,要避免激光可能給人的眼睛造成的傷害,故此不能直接射向人流方向。在水體經景觀的水下照明設計過程中,要按照規定電壓設計,用高度的燈具殼進行保護,并做好接地措施,避免發生觸電安全事故。對于游泳池等水體景觀,應該對其中的水進行定期凈化處理,以免給水體接觸的設備和人體造成傷害。
在公共建筑空間的水體景觀運用中,必須堅持生態性原則。也就是要充分考慮到水體景觀中水生植物、動物和微生物關系,充分發揮水體景觀中生態活性的重要作用。不論水生動植物還是微生物,可以有效確保水質清澈。
在公共建筑空間的水體景觀設計中,應該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要通過循環用水設計,使得噴泉、水池、瀑布、壁流等得到水體景觀的水進行循環利用。同時,還要巧妙地利用自然降雨、中雨的合理利用,通過水體景觀設計,強化人們的可持續發展意識[2]。
月華之下,靜水如鏡。靜態的水體景觀給人一種安然、寧靜、祥和的氣氛,非常適合人們獨處、靜思。靜態水體景觀將周圍建筑物、植物等倒映期間,如建筑空間之畫,微風輕拂,波光粼粼,蕩起圈圈漣漪,與公共建筑中涌動的人潮、嘈雜的人聲、匆匆的腳步形成鮮明的對比反襯,是鬧中取靜的絕妙之處。從靜態水體景觀來看,可以分為規則式和自然式兩種。
一是規則式靜態水體景觀。水體景觀應該與整個建筑的風格相符合,因此,規則式水體景觀一般多運用于比較規則的公共建筑中。規則式靜態水體的規則外形,可以給人溫文爾雅、整齊均勻和規則嚴肅的感覺。這種水體景觀要求建筑材料及色彩必須與整體建筑環境相協調。
二是自然式靜態水體景觀。從自然角度入手,創設出各種具有自然形態的山水景觀。這種自然式靜態水體用植物和柔和水岸曲線搭配,可以營造出自然之美,使用沼澤植物來模糊水體四周外形邊界輪廓。將大塊巖石和卵石放置在淺水區域或水邊,通過水體自由曲線與岸邊駁石的配合,形成了虛虛實實、高低錯落的景觀。在進行水面處理上,要注重聚分結合,大面積的靜水面比較遼闊,產生水氣彌漫的感覺,而應曲折的水形來解決其空洞松散的缺陷。小面積的靜態水體景觀則清新小巧,能夠以小見大,讓方寸之處方顯天地之大的美感。針對靜態水體景觀中水體流動性較差的問題,必須切實保持水體具有足夠的清潔度。
動態之水是活潑靈動的,也是變化多端的,并有一定的聲響。從公共建筑空間中的水體景觀來看,動態水體景觀的運用更多。在室內動態水體景觀中,主要有噴泉、水簾、水幕、壁泉、涌流、管流、疊水等形式,這些豐富多彩的動態水體景觀形式,使公共建筑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具有魅力。
一是噴泉設計。在動態水體景觀中,噴泉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形式。水體主要從噴泉的泉口噴射出來,具有很強的可控性和方向感。通過對水流壓力、泉口形態及噴射方向的控制,就能出現各種噴泉。在公共建筑空間進行噴泉設置時,必須堅持突出主題,以確保噴泉形式與整體環境相協調。要根據公共建筑的實際來考慮噴泉的形狀,如對于娛樂場所、旅館、飯店、賓館、展覽會場等公共建筑,應該選擇以方形和圓形等比較規則形狀的水池,水量宜大,水感宜強,要講究變化的噴水姿態和顏色。例如可以應用程序和電子技術來有效控制噴泉,可以將噴泉分為直線噴泉、抖線噴泉、花樣噴泉、變化的噴泉,如香港沙田新城市廣場的音樂噴泉,呈橢圓形、面積小,設置在商場中心的底層大廳,顧客在購物的同時還能欣賞水景。
二是涌泉設計。涌泉是自然界中最為常見的自然水體,其泉口較小,被植物和山石覆蓋。因為涌泉不要較大的水壓和建筑空間,可以與周圍景物形成自然協調景觀,涌泉的跳動如活潑的孩子,給人一種自然爛漫的感覺。如北京崇光SOGO的室內涌泉,從方形水池中溢出來,形成較強的向上推動力,從而使石球體不斷轉動起來。轉動的球體可以讓我們感受的球體的存在,這種自然含蓄的方式,形成涌泉水景的獨特風格。
三是瀑布設計。人們比較親近自然,對于仿自然的水體景觀比較感興趣。通過山石、植物和瀑布的相互搭配,可以給人們帶來極大的驚喜之感。在賓館、酒店等公共建筑內部,可以設置瀑布,根據實際需要來選擇不同的落水。如廣州白天鵝賓館大廳內“故鄉水”的瀑布景觀,通過“線狀”瀑布造成飄然欲動的感覺,給人以赤子回家的感覺。瀑布落水浪花四濺,所以需要修建落水池,并在水池里放入小魚以供觀賞,種植水生植物,從而形成彩色立體畫[3]。
綜上所述,水體景觀是公共建筑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水體景觀的設置,可以有效地改善建筑空間格局,美化建筑環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在實際設計中,必須充分認識到水體景觀的重要作用,切實加強靜態、動態水體景觀的設計。在靜態水體設計中,要根據建筑風格來設計自然式和規則式的水體景觀。在動態水體運用時,要充分運用噴泉、涌泉、瀑布、水池、壁流等多種形式,用豐富多彩的動態水體景觀增強公共建筑的魅力。
[1]劉琛,劉磊.現代環境藝術課程——水景在現代公共建筑室內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探討[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03∶194 -195.
[2]余超.城市公共空間人工水體景觀設計與生態策略探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0.
[3]杜菲菲,高鵬,劉泓辰.城市公共空間水體景觀設計[J].黑龍江水利科技,2009,05∶75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