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麗 ■河南能源永煤公司陳四樓煤礦,河南 永城 476600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高層建筑中地下室空間的開發與利用已經變得非常普遍,由于功能上的需求,地下室面積比較大,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設置伸縮縫,加上混凝土硬化過程中的體積收縮和各種應力作用的結果,導致地下室混凝土的裂縫,裂縫導致地下室滲漏,滲漏現象可能導致住宅的結構安全問題,因此對高層建筑地下室混凝土裂縫原因的分析非常重要,因此裂縫防治的對策十分重要。
通過調查,高層建筑地下室的裂縫主要表現在墻體和頂板,頂板裂縫大多數與跨度方向成45度夾角,個別裂縫穿過兩塊以上的頂板,如果地下室上部有塔樓,頂板的裂縫大多集中于塔樓和地下室交界處的兩側,墻體裂縫大多數垂直于地面并且相互平行,縫寬自下而上逐漸變窄,墻體兩端附近裂縫較少,中間部位較多,引起墻體裂縫的原因主要為五類,[1]即收縮引起的裂縫、施工工藝引起的裂縫、材料引起的裂縫、溫度變化引起的裂縫。裂縫的第一類是結構性裂縫,由于直接荷載裂縫,包括按照常規力學計算的主要應力引起的荷載裂縫,以及由于結構次應力引起的荷載裂縫;第二類是非結構性裂縫,由間接荷載引起的裂縫,包括多種情況,如溫度、濕度、收縮、膨脹以及不均勻等因素引起的裂縫。
1.2.1 混凝土施工不規范導致的裂縫
現在的混凝土施工一般使用泵送技術,為了滿足混凝土的施工性能,[2]混凝土的塌落度要求比較高,其同一強度的混凝土相對于傳統的干硬性混凝土具有特殊的特點,即水泥多、砂礫大、石子粒徑小,這些原因都有可能造成裂縫產生,現在的混凝土在配置時,都會加入較多的粉煤灰和礦粉,早起混凝土的強度增長慢,在早期抗拉強度低于混凝土體積收縮產生的拉應力時,容易產生貫穿性收縮裂縫,導致滲漏發生。
1.2.2 由環境因素引起的裂縫
環境因素引起的裂縫包括兩種,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引起的裂縫。第一,由于高層建筑地下室所處的環境,土地中的化學因素,比如氯離子、腐蝕性物質都會使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第二,在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結構與外界環境產生溫度差,如果溫差達到足夠產生裂縫時,混凝土早期的收縮量就越大,裂縫就會形成;第三,由于高層建筑地下室的外墻長期在外面暴露,在外墻施工時,很難做到墻體澆筑后,就立即回填土和完成頂蓋,這種情況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對溫度、濕度變化比較敏感,常常因為附加的溫度收縮應力,導致地下室混凝土墻體出現裂縫。
1.2.3 人為因素造成的裂縫
施工人員為了縮短工期,過早的拆模,縮短帶模養護時間,降低了混凝土結構的密實性,增加了混凝土結構裂縫的產生機率,混凝土墻拆模板后沒有進行降溫措施,使混凝土墻體表面的溫度隨外界溫度而變化,由于混凝土結構內部硬化時會產生大量的熱,與外界產生溫度差,產生地下室溫度裂縫;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人員不按照混凝土規范比例進行配料,造成混凝土骨料配合比設計不合理,[3]使混凝土結構在粗骨料多的部位容易因應力不連續產生裂縫,也有可能由于振搗不均勻,密實性差,同樣容易產生裂縫,如果振搗的時間過長,使粗骨料向下聚集,水泥漿體向上移動,造成混凝土表面硬度降低,骨料不均勻分布也增加了混凝土收縮變量,最終在混凝土的表面產生裂縫。
1.2.4 澆筑構件先后順序產生的約束
[4]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澆筑要早于墻體混凝土澆筑,也就造成底板混凝土的收縮早于墻體的收縮,地板由于處在地下環境,混凝土的收縮量比較小,在墻體混凝土澆筑時,底板混凝土的收縮量已經逐漸穩定,當墻體混凝土收縮時,就會受到約束,墻體的收縮不能形成整體的收縮量,當墻體收縮應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應力時,在這個部位就會產生裂縫,同樣,頂板澆筑時也會產生這種情況。
第一,合理優化選取原料,按照規范,控制好配合比,控制好水泥的用量,盡量選用低熱或者中低熱的水泥,比如可以選擇粉煤灰水泥、礦渣水泥,并且在混凝土拌合時,盡可能減少水泥的總體用量,根據規范應該控制在每立方米四百五十千克,保證混凝土容易拌合,在澆筑時,泵送比較順暢;第二,根據建筑工程的規定需求,需要在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劑,以此來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動性和保水性,降低水化熱,延遲熱峰的出現時間,[6]可以摻加適量的膨脹劑,使混凝土產生微膨脹,抵消混凝土收縮產生的應力,從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對防止因混凝土收縮引起的裂縫有著重要作用;第三,在拌合時摻加外摻料,由于粉煤灰本身具有一定的活性,可以在混凝土拌合時加入粉煤灰,還可以用粉煤灰代替一部分水泥,粉煤灰的使用可以增強結構功能的整體穩定性,并且能夠改善混凝土的粘塑性、提高混凝土結構的后期強度。
對于墻板的配筋設計,為了防止地下室墻體出現豎向裂縫,根據標準規范,選擇在水平方向布置受力鋼筋,為了使鋼筋保護層厚度適中,現將主筋布置在分布筋的內側,同時鋼筋的間距要根據規范來確定,減少因為保護層偏小而產生裂縫的機率;對于伸縮縫間距的設置,設計時應該滿足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按照使用經驗適當的縮小伸縮縫間距,如果沒有充分的依據,不能隨便突破設計規范,導致伸縮縫間距超過規范。
建立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制定質量管理規章制度,將質量責任層層落實到人,按計劃采購使用材料及設備,并嚴格進行檢驗,保存記錄,定期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施工人員要按照操作流程規范作業,做到不提前拆模、遵守混凝土配置的規范等,不提前一步,不延遲一步,在每一道工序完成后都要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保證減少地下室混凝土裂縫的產生。
混凝土拌合料在澆筑時,要進行均勻振搗,保證混凝土墻體結構的密實性,同時減少混凝土在路途的運輸時間,避免出現混凝土離析,并確保混凝土結構的密實性,防止墻體裂縫出現;制定優化的施工工序,[5]由于混凝土墻體的收縮徐變晚于底板混凝土的收縮,地板結構對墻體有一定的約束作用,為了防止裂縫出現,地下室底板與墻體以及頂板在澆筑時應該錯開一定的時間段;由于木模板的保溫和散熱性能均比鋼模板好,因此,選模和拆模應該選用木模板,高層建筑地下室處于地下室環境,采用木模板更加有利于散熱,拆模時要延遲一段時間,因為延長帶模時間,就延長了帶模養護時間,這樣可以提高混凝土結構的密實性,減少混凝土結構裂縫的產生。
由此可見,高層建筑地下室的裂縫形成是由于混凝土收縮和溫差過大引起的,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高層建筑數量劇增,但是地下室墻體裂縫一直影響地下室工程的質量,為了預防裂縫的出現,在施工過程中就要注意混凝土的使用規范,這需要各個施工人員與各個設計單位共同努力,在施工的過程中嚴格遵守混凝土的使用標準,按照規范行事,從材料的選擇到施工結束,都要遵守法律法規,采用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法,將地下室混凝土的裂縫控制在最小范圍內,確保施工的穩定性,減少裂縫的出現。
[1]王少杰.淺談如何控制高層建筑超長地下室外墻裂縫[J].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2013(1):20.
[2]肖容笑.淺談地下室補漏施工技術的實際應用[J].價值工程,2013,32(6):95 -96.
[3]鄒曉青.結合工程分析大型地下室結構設計以及裂縫控制[J].華東科技:學術版,2013(1):127.
[4]湯祚勇,衛國華,施衛國 等.高屋建筑地下室貫通裂縫的成因與處理措施[J].中外建筑,2012(12):108 -109.
[5]楊剛,孫磊,肖穎.高層建筑地下室裂縫的成因及防治[J].科技信息,2011(14):285.
[6]陳壯忠.地下室外墻混凝土裂縫形成的原因及控制[J].中華建設,2012(11):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