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欣 ■江西云碧峰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委員會,江西 上饒 334000
在房屋建筑的施工過程當中,目前建筑的規模以及建筑的設計難度決定了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大范圍的使用到混凝土的施工技術,一方面是為了保證整個建筑的穩定性,從而保證在承受較高的壓力的情況下不會出現明顯的沉降現象。而大體積混凝土在施工中還需要考慮到如果在施工中保護措施不好,同時會導致裂縫現象的發生。因此,這對于我國很多技術施工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對混凝土建筑而言,設計人員需要考慮到的因素非常多,但是最終需要確定的就是建筑的剛度,剛度和很多因素有關系,例如除了和建筑使用的材料有關以外還需要考慮的是當地建筑的地勢情況,從而提高混凝土建筑的抗震能力。任何物體在一定范圍的壓力下都能夠自動調節,而高層建筑也是一樣,一方面需要提高建筑的抗壓力能力,另外一方面也需要考慮到建筑的柔韌性。
(1)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混凝土的施工中,混凝土的配合比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水泥的選擇是根據一定施工要求進行的,因此在攪拌材料之前,要進行嚴格的計算,在比例上要執行相應的標準。混凝土的配合比對于工程質量是至關重要的因素,設置比例不容許有一點差異。如果設置比例出現問題,就會給整個工程帶來不可預知的危險。設置比例要由專人負責,在配比時要有嚴格的監控措施,不能因為施工人員的因素造成重大損失。在攪拌時間和投放材料上,要符合工程的順序和標準。
(2)混凝土的運輸和泵送混凝土的運輸是混凝土施工工藝中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影響的施工內容,混凝土的運輸一般都是由攪拌運輸機進行完成的。管理人員要在運輸過程中,對運輸的時間和路線有明確的規劃設計。如果運輸時間和運輸距離出現明顯的偏差,混凝土的質量就會發生變化。到達施工場地后,就會出現無法卸載的情況,嚴重的會出現混凝土質量嚴重受損。
(3)混凝土的澆筑與養護混凝土的澆筑工作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點內容。混凝土澆筑中,容易出現冷縫問題。在澆筑過程中,就要求施工人員要把冷縫問題降到最低。澆筑施工中,要注意柱與梁之間的銜接等技術問題,澆筑過程要嚴格符合技術標準。混凝土澆筑后,需要進行必要的養護。養護就是要求混凝土在規定時間內保持一定的濕度和溫度。養護一般要在混凝土上澆水,并且覆蓋草簾和塑料薄膜。養護的時間分為7天和14天,混凝土養護工作是混凝土施工的最后一步。養護工作要細致,要進行全天候的觀察。
(1)模板施工技術鋼筋混凝土大都是利用,模板進行結構的塑造,因此關于模板的施工技術在鋼筋混凝土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安裝相關模板前,應該充分的了解設計圖紙的具體構成,對于建筑的基本結構的狀況有所了解,并通過現場勘查以及對現場條件的分析,對立模及支撐的程序有個初步的設計,同時也要把鋼筋綁扎等工序加入到初步設想的程序中,最大程度的減少不同工序的相關干擾。接下來就是模板的豎立,要多次測量模板的尺寸,確保其符合設計要求。為了避免澆搗中會出現裂縫等現象,模板的結合點一定要與支撐緊固,確保其的牢固性,特別是一些用振搗器緊固的部位。為了發揮模板的最大功效以及可循環使用的次數,在模板使用過程中應該盡可能降低施工過程對模板的損壞。如果混凝土水化熱反應嚴重,要對拆模時間有一個準確的把握,以防混凝土因溫差而產生變形或者裂縫,影響房屋建筑的質量與安全。
(2)澆筑技術在房屋建筑中柱、梁、板等通常都是使用混凝土澆筑的部位。在澆筑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一定的順序,注意施工過程中的細節問題,以防出現不可預測的錯誤影響鋼筋混凝土的性能。在對柱子進行澆筑工作時,一定是在模板安裝完之后在進行澆筑,澆筑順序一般為先澆筑兩邊在澆筑中間,這種澆灌順序能夠最大限度的使柱子保持直立不變形,能避免由于模板吸水從而產生的力對柱子產生影響。當柱子高度不同時,對于柱子的澆灌方式也不相同,當柱子的告訴大于3.5米時,澆筑的方式一般選用分段的方式,當柱子的高度小于3.5米時則可以采用從上到下一次性澆灌。
(3)鋼筋搭接技術在我國建筑業中,鋼筋搭接技術應用十分廣泛,在鋼筋的連接方式上根據相關規范的規定應該采用的是接焊接連與機械連接。但是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由于鋼筋的質量問題,以及施工方成本的問題,在選擇搭接方式時,往往不遵守規范的規定,而是采用成本較低,性能較差的搭接的方式。這些方式往往會由于箍筋尺寸不能調節以及縱向鋼筋間距在區域里比較小等原因致使柱子的箍筋不能緊密的靠近縱向鋼筋。在一般的建筑結構體系內,總會存在少許的異形柱,他自身寬度以及兩側混凝土的厚度加起來差不多250毫米,如果在這種條件下在柱端在配置規格為25的縱向鋼筋兩根的話,那么鋼筋之間就只有差不多100毫米的間距啦,如此小的縱向間距對于截面的影響不會太大,但會致使搭接尾部影響柱子抗彎能力,這對柱子的整體結構以及柱子的抗壓性有著一定影響,甚至還會對整個房屋建筑的穩定性能有著一定的消極意義。
在未來幾年中我們的混凝土使用要有新的發展,目前已經具備普遍推廣C50—C80高強混凝土的基本條件。在目前一些發達國家混凝土強度的使用已達100MPa。筆者認為,如果我們采用了高強混凝土可帶來很大的技術經濟效益。同時在設計高強混凝土結構時必須注意加強構件的延性,要改變過去習慣追求低配筋率的傾向。高強混凝土的施工必須有嚴格的質量控制和保證制度,材料的試配和高效減水劑的使用應該在有經驗的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
在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建筑工程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程活動,在施工過程中,會遇到多種突發問題,會出現一些人力不可預測的困難。因此,在建筑工程整體施工過程中,要注重各個環節之間的配合、各個階段的檢查和驗收、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混凝土技術在我國的應用已經非常廣泛,但是需要改進和提升的地方還有很多空間。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注意后期的養護工作,從而使裂縫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使房屋建筑整體的質量得以保證。
[1]潘琴芳.高層房屋建筑防止混凝土溫度裂縫的施工技術措施[J].科技資訊,2008(5).
[2]王鐵夢.工程結構裂縫控制[M].北京:北京工業出版社,2003.
[3]胡健.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制[J].山西建筑,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