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文府 ■身份證號碼:452701198604012739,廣西 河池 547000
目前,我國配電通信系統的建設與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電力系統自動化趨勢的推動下,配電網建設過程中,電力通信網規劃也隨之為人們所重視。我國經過多年的努力,在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這與實際要求相比,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我國供電企業的很多實際需求,無法及時被反映出來,系統整體經濟收益欠佳,一些試點系統規模小,效益少,系統建設方案不夠完善,配網自動化建設與供電可靠性結合不緊密等等。另外,還受到電力通信網建設現狀的制約,我國通信技術的更新速度過快,相對來說,電力技術的更新速度遠遠落后于通信技術的更新發展,這樣一來,不斷更新的電力通信網設備就會成為電力系統的經濟負擔,在電力中,通信專業作為輔助專業,其從業人員素質較低,建設過程中,缺乏專業性,高素質人才,再加之企業重視程度不夠,投資緊缺,從而阻礙了配電通信網建設發展的進程。
進行配網通信系統規劃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要依據一定原則進行,首先就是經濟性與實用性,同時還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其次要以先進的設備和技術為依托,改造要適當。最后是立足整體,統籌全局。具體分析如下:(1)為保障配網自動化的順利行,提高其管理水平是關鍵,只有管理水平提高上去,配網通信系統作用才能夠最大限度發揮,同時,實現實時監控。配網通信網建設要以配網監控的范圍為依據,其監控范圍越大,所帶來的綜合效益也就越高。(2)重視通信系統適用性與開放性,進行配網通信系統規劃的時候,要以網絡的穩定,可靠為前提,根據各個區域的實際情況,在保障整體規劃效果得以實現的前提下,對各個區域進行段落規劃與部署。(3)不斷完善各項管理制度,規范生產流程,加大管理力度,促進管理水平的提高與發展。
配網自動化的體系結構,是其通信系統規范的依據,也就是說,在進行通信系統設計與管理時,首先要確定其配網自動化體系結構。現階段,兼具實用性與穩定性的體系結構是我國電力系統的首選。配網自動化與配網通信系統緊密相連,其主要的結構有三個部分,分別為:通信層、終端設備層以及主站層。通信模式不同,其結網形式也不同。一般情況下,通信網有公共無線網和專用網絡兩種。下面具體對配網通信系統模式進行分析:(1)主站模式。在電力系統當中,配網自動化的主站系統主要就是集中處理管理范圍內電網運行的數據和信息。各個采集終端的數據信息都是集中在中心數據庫。供電公司的一些下屬單位或者是客戶可以在自己的權限范圍之內對這些數據信息采用遠程的方式進行訪問和使用,這樣也就可以對下屬的一些配電網進行運行、維護、管理和監控。(2)配網的終端。在對配網自動化進行規劃和建設的時候,不需要對一次網架的結構進行比較大規模的改造。配網自動化主要采用的就是遙信,在對電網的故障回傳信號的時候,主要就是通過故障的指示器完成的,這樣在對故障進行排查的時候所用的時間就能夠縮短很多。配網自動化在適當的時候還會采用遙測,主要的目的就是對那些比較重要的公共變壓器的負荷進行監測。(3)通信模式。在配電網的管理當中,配網通信技術是一項非常關鍵的技術,它主要是以信息技術作為基礎的。通信系統對于配網自動化的好壞有著比較直接的影響。配網通信的現場環境都是比較復雜和多變的,面廣而且點非常多,所以如果通信的方式比較單一的話,那么就不能夠很好的滿足配網自動化的全部要求,所以如果要想實現配網的自動化,通信方式就應該要選擇混合和綜合的方式。
在經濟與科技力量的支持下,我國配網自動化及其通信系統的應用也更加普及,但是由于我國電力系統所面臨的形勢極為嚴峻,在進行配網通信系統規劃時,還是需要注意以下問題:(1)從通信方式來看,光纖通信是較為成熟,并且在配網通信系統中也極為重要。因此,進行配網通信規劃過程中,要重視底層建設,其重要的資源幾乎全部由光纖電纜傳送,為了最大限度保障光纜的可靠性,提高其利用率,就要將當地的配網信息點與分布密集程度情況相結合,這樣才能科學的配電通信系統光纜使用進行設計與規劃,另外,電信光纜的規劃模式,要根據匯聚,骨干,介入光纜模式進行,同時兼顧不同層面光纖芯數問題。(2)為了使更換的配電終端設備,不會受到更換通信模塊的影響,那么在對無線的通信設備進行終端設計的時候就可以采用內嵌式的模塊設計。如果配網的信息點是打算采用無線公網的方式,在工程實施之前,就應該要對區域內的覆蓋情況以及無線網絡的信號進行全面的調查,對于那些信號的強度比較弱或者不能夠很好滿足通信質量要求的地方,就需要和公網的運營商協商解決或者采用其他的一些通信方式。(3)進行配電通系統規劃建設,還需要注意的重要一點就是遠程網管,很多規模大,網管性能好的區域,其能夠為電力系統的運行提供便利,還能夠對網絡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出現問題,能夠及時發現,并為故障診斷提供必要手段,因此,配網通信設備最好是選用具備遠程網管功能,性能優良的產品。如果配網通信系統規模需要擴大,那么更具其實際需要,通信方式以及設備類型也需要進行相應的更換。
綜上所述,我國配電通信系統在規劃建設時,還需要各個部門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與配合,在電力通信網建設形勢較為嚴峻的情況下,做好配網內規劃工作,對上述問題,嚴格控制,科學操作,根據規劃原則,科學制定計劃措施,在推動配網自動化進程的同時,也為電力通信網絡的規劃與發展,提供依據和參考。
配網作為電力系統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其發展建設過程中,科學,合理的對其內部通信系統進行規劃是非常必要的。配網通信系統涉及的內容多,技術難度大,因此,實際進行中,必然會遇到很多問題同時還需要各個相關部門相互配合協作,規劃過程中,要嚴格遵循文章所述原則,結合配網實際需求與通信網特點,嚴格控制設備質量,這樣才能夠確保配網通信系統的順利建設,并穩定發展。當然,目前我國在此方面的力量還相對薄弱,也缺乏必要的管理,這就要求電力建設者們要正確對待困難,保有積極的工作態度,這樣才能夠為電力系統的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
[1]黃勻飛.配網自動化系統的應用研究fD1.華南理工大學,2010.25∶15-17.
[2]黃夢婕.配網自動化通信系統的研究ID].華南理工大學,2012.16∶8-11.
[3]江華,王慶,詹國紅,孫圓圓.EPON技術在銀川配電通信網建設中的研究和應用[J].光通信技術.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