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尚斌 山東翱特實業有限公司,山東 煙臺 264003
道路工程施工是一項時效性很強的工程作業,道路施工的施工要求會根據施工的不同階段發生不同的變化,且施工環境對工程也會產生較大影響,這就需要工作人員能夠有效的結合實際情況來進行針對性的施工。另外,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導致私家車的數量快速增長,出行自駕游、日常辦公使用私家車的人越來越多,這也意味著上路行駛的車輛越來越多。高負荷交通承載給公路的使用和保養都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因此,公路的施工質量也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公路整體施工階段,對質量影響較大的就是軟土路基工程,如果對應的施工路段軟土路基的處理不當,就會導致后續的一系列工作難以進行,如:路面不平、后期容易開裂等,嚴重影響了道路的正常交通和公路的使用壽命,甚至因為道路問題而引發交通事故,對司機乃至行人構成生命安全威脅。因此,保障軟土路基的建設質量至關重要。
路基填土工作是路基工程施工中的一項基礎工作,且路基填土后所造成的干濕狀態直接影響到了路基工程的安全性及穩定性。而路基中所含有的水分即干濕程度,都會和后期的施工質量存在密切聯系。如果路基在施工階段,不能夠嚴格根據實際的路面高度差去進行路基建設,那么一旦道路工程施工完畢,并投入使用,將會導致道路排水設施與路面的路基高度出現較大的誤差,這樣就會造成縫隙,道路經過雨水的沖刷,雨水會通過縫隙快速滲漏到路基內部,從而造成路基結構的改變,日積月累路基結構就會發生軟化。而軟土路基的出現彌補了上述缺點,軟土路基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能夠保證即使工程施工質量不高,導致雨水滲漏進路基內部也能夠根據結構的變化而變化,填補孔隙防止進一步的滲漏。另外,軟土路基的側向變形能力相比土體本身更強,這樣就導致了填土本身的含水量很大。壓縮之后填土排除的水分也更多,壓縮后的土層會存在一定的量空氣也需要排出,會造成更長的排出時間。
施工所在地的土層土質與地基的結構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需要在軟土路基建設施工過程中通過技術手段進行彌補。比如:在粘性土壤條件下進行軟土路基施工,就需要首先對土層進行壓實,否則土層過于松動,路基不穩嚴重影響道路的使用。而在土壤上進行道路施工則需要應用振動壓法對土層的砂礫與泥土進行分層、篩選。將砂礫壓實,保證土層的穩定性。
道路性質本身也會影響到所要應用的路基處理技術,而在道路工程施工的軟土路基建設中,往往是根據道路的建設等級而使用不同的路基處理方式。對于等級較高的道路就決定了需要更為嚴格的遵守軟土路基的建設流程;而如果建設的是級別較低的道路,就需要考慮資金成本因素,在保證道路安全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可以考慮等到軟土地基自行沉降之后進行路面鋪設,省略掉催動沉降的過程,可以有效的節約工程成本。
道路工程的施工環境,也決定著軟土路基的施工質量,在施工過程中不得不考慮到土層的共振、所產生噪聲對于四周居民日常生活以及地下水的流動結構對路基建設的影響等等。特別是在市區施工建設,不僅要防止造成過大的噪聲,還要保證路過行人的安全,這都對施工的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甚至某些情況下不得不使用高架橋施工,從而避免影響正常的主干道交通。
沉降處理通過加速固結而提高沉降總量的一種技術方式,加速固結不僅在加載預壓、豎向排水上有效的減少總沉降量,還能夠在沉降過程中及時的完成填埋土壤、石灰、水泥樁等過程。
穩定處理過程需要在軟土路基的建設過程中,及時的進行填土,鞏固施工成果,并且在穩定處理的過程中,需要擠時砂樁、石灰等原材料,從而有效的提高樁柱與土層之間的摩擦力,鞏固路基的穩定性,且慢速均勻的分填還能夠有效保障地基的承載強度。
表層處理技術通常應用與土質很差的施工路段,這樣的路段如果盲目的進行路基建設,將會導致道路根基不穩,后期容易出現裂痕、塌陷等問題。其主要的處理方式是在建設軟土路基的過程中加入一種用于鞏固土壤本身的特殊材料,從而有效的提高路基的承載能力以及抗變形能力。同時還需要注意,在使用表層處理技術的過程中,嚴格按照操作流程進行,但又要盡量簡化操作流程,保證工藝的統一性,防止出現路面不平的情況。且為了保證表層處理技術的有效性,施工人員在土質很差的路段施工過程中要做好大量的前期工作,例如:做好準確的土質含量化學測量,測量的內容有土質成分、強度、濕度、承載力等,之后根據圖紙的綜合測量數據來配比軟土路基的添加材料,從而保證軟土路基的建設性能,提高道路的耐久度以及穩定性,最大限度提高道路的使用年限。
因為表面處理技術更適用于土質較差的施工路段,本身帶有較大的局限性。而實際施工過程中對于一些土質較好的路段也需要進行一些技術處理,同樣為了保證軟土能夠替代原有的土體形成高強度的路基。在這樣的處理過程中,可以應用置換法,方法主要利用爆破技術來強制性置換道路的土體,從而完成軟土對原有土體的替代。該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層的耐久性和承載力。同時,因為適用范圍廣,而被廣泛應用到各種施工條件下的作業過程當中。但需要注意的技術問題是,對于置換過后的土體,仍需要人工進行夯實,確保新土體的穩定性。但該方法也要求工作人員具有一定的施工經驗避免損壞優質的土體,從而增加了施工成本。
加載技術是指在路基建設過程中,需要人為的對軟土路基進行壓實,并保證路基的平整性,改善軟土路基的力學性質。通常加載技術的應用過程需要利用重型壓路機來完成,對于修繕的路段要進行反復壓實。這樣才能夠保障施工路段中軟土路基中的水分被充分排出,從而達到工程的施工標準。但在施工過程中也需要注意工作流程的監督,并隨機抽查,保證壓實的程度能夠滿足道路建設需求。
除了上述最為常見的三種方法之外,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還可根據實際施工需要應用到其他的軟土路基處理辦法,例如:砂墊法,主要是指在建設完畢的軟土路基層上再覆蓋一層厚度為0.6 到0.9 米的砂墊層,這樣便于固結軟土路基的不排水層,有效減緩沉降速度,確保土層的結構穩定。
拋石擠淤法,在軟土路基的底部摻入少量的碎石片,然后對軟土路基壓實,能夠利用碎石片的體積擠壓淤泥的空間,從而有效排出淤泥。也因此,軟土路基的結構更加單一,更有利于提高軟土路基的強度和穩定性。高強度的軟土路基也能夠更好的適應各類極端環境的考驗,提高道路的使用壽命。
綜上所述,上路行駛的車輛不斷增多,人們對于道路的依賴性越來越高,一方面提高了出行的效率,而另一方面也給道路工程的建設帶來了不小的壓力。高負荷的道路使用,要求道路工程的建設質量越來越高,才能夠保證道路的使用壽命。而作為施工中重要的軟土路基處理環節,一定要慎之又慎。根據實際的施工路段采用合適的處理方法,保證軟土路基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從而有效提高道路工程的質量,提高道路的使用年限,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1]封永濤.淺談公路工程軟土路基施工技術[I].建筑與文化,2013(07).
[2]何軍民.市政道路工程軟土路基施工技術淺析[U].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