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丹 廣州新翊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00
施工成本是建筑企業在進行建筑項目時所花費的資金,施工成本在整個建筑項目中占據了50%以上的比重,因此也成為各建筑企業進行成本控制過程中最關注的一部分。能夠對施工成本進行高效控制,使成本控制策略能夠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值得每一個建筑企業施工管理者進行探索。
建筑項目施工成本是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費用的統稱。從建筑項目的計劃角度出發,施工成本主要由施工場地管理、施工材料、施工人員的工資以及機械和施工技術應用幾個部分組成,因此,成本控制也從以上四個部分出發。
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法根據控制對象的不同有所區別,施工場地的管理費用通常是固定的,而施工材料成本則通過清單計價的方式進行控制。廣東省大部分建筑類企業對施工人員的工資控制采用了團隊績效和內部等級工資制的方法,而對機械和施工技術應用成本的控制方法選擇,則與各企業實際的施工內容和企業的經營實力相關。
不同的成本控制方法能夠發揮不同的成本控制作用,而無論是從哪方面入手進行施工成本控制,其最根本的目的還是為了減少施工成本的應用、在保證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的同時,使施工企業的利益達到最大化。然而,大多數企業在進行成本控制的過程中所關注的都是縮減開支,而并非將成本進行高效利用,甚至忽視了施工成本的應用效率計算,使得這一部分成本控制工作與施工實際發生了沖突。提高施工成本控制的效能,不僅能夠使企業盈利的目的實現,還有助于施工管理整體行為的科學化發展,下面,我們將對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問題進行探討。
對建筑項目施工進行成本控制是大多數建筑企業一直在追求的擴大企業利潤的方式,但是,成本控制始終都拘泥于節約人工費用、加強施工管理、保證施工質量或者對施工材料進行核對等方面,所提出的成本管理措施在理論上看起來十分科學,但卻難以進行實踐。成本控制的出發點是成本的構成而不是實際施工過程中的成本應用,這使得成本控制行為本身的功能受到質疑,成本控制行為究竟能為企業節約多少資金,產生多少效益,也沒有具體的評估原則。
建筑企業通常按照施工成本的結構選擇管理方式,對不同的成本內容應用不同的管理策略。以施工人工成本管理為例,廣東省聚集大量外來的農民工,這些人施工技術熟練但對施工管理和勞動法規并不熟悉,為了規避使用農民工造成的賠付成本風險和降低人力資源管理成本,企業通常以簽訂合同或者將管理委以工長負責的方式進行管理。這種管理方法最為簡便,也能夠節約成本,但是很容易受到人工流動性的影響,一旦某一施工小隊出現管理問題,就會影響到整個項目進程。可見,傳統的、刻板的管理方法并不能滿足施工成本控制的需要。
在建筑工程的具體施工過程中,常常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因素導致項目局部設計變更、材料變更、施工工藝變更等等,這些變更或多或少都會給施工成本造成一定的影響。來自于施工設計和施工工藝的變革通常是由房地產開發企業提出的,施工方必須嚴格審批需變更項目,一旦確定變更會造成成本的增加,就必須想辦進行控制。另外,建筑企業還需要正確預測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索賠事件,要對一些索賠因素做出預測,同時應該爭取工程保險來加強索賠風險的分散或轉移。但是,并不是每一個建筑企業都擁有這樣的能力對施工成本的變動風險進行規避,這也影響了成本控制的效力。
要使施工過程中的成本控制功能提升,就需要施工企業重視建筑人才和高新建筑技術的使用。例如,企業將施工管理進行外包,聘任專業的造價管理團隊進行成本控制,雖然企業為此付出了一定的人力成本,但成本管理效果的提高卻使企業的利潤率提高;又如,企業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選擇精度較高的機械和熟練的機械操作員,使施工的質量提升,減少質量檢測的花銷,避免施工中的返工,這也是對成本進行控制的一種方式。企業要提高成本控制的功能,就必須改變成本控制的出發點,從計劃控制改變為實際控制;使成本控制從成本構成角度轉為成本的利用率角度,只有這樣,成本控制對建筑企業利潤達成的積極作用才能夠徹底實現。
施工合同中通常包括施工的內容、施工的進度、施工質量和工程款數額,這種合同成為造價控制的標準之一。為了使這個環節的造價控制有效,首先,在簽訂合同時候就應該對合同中所包含的的內容進行嚴格的規定,例如,對施工的內容進行具體的、規范化的描述,并附上這個施工階段的材料數量和質量的清單;對施工的進度進行具體的規定,包括施工的總體時間和分階段的檢驗時間;使用何種方式進行工程計量和質量審核;如果不能按照合同進行施工,采取何種形式進行賠付等。在進行施工審核時,仍應以合同作為審核的主要依據,對施工隊所交付的工程進行計量和質量檢驗,并支付相應的工程進度款項。
對施工進行動態造價需要造價工作人員長期在工地滯留,同時需要各施工小隊和階段性施工負責人對造價變化進行系統梳理。然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并不是所有施工小隊的小隊長和負責人都對造價特別敏感,因此,傳統的動態造價也可能會出現差錯,導致施工成本管理失效。建議建筑施工企業對施工過程管理進行改革,使用精細化管理方式,將施工中的責任劃分到每個施工人員身上,以責任的承擔和工作責任的變化來觀察和記錄施工過程中的造價動態變化。由于施工責任與施工強度直接相關,因此,員工會對施工變革極為敏感,他們對施工變革的反饋比造價員和施工管理者更為精確,也能夠促進動態造價的精確性。
綜上所述,建筑企業對建筑項目的施工成本進行管理,其根本目的是為了使這部分成本達到高效利用,在提高施工效率、規避成本變動風險都是成功進行施工成本控制的表現,也都能夠滿足企業盈利的需要。廣東省的建筑類企業應該從企業經營實際和施工的基本環境出發,考慮成本控制方法的應用,只有這樣,施工成本控制才能夠真正發揮作用。
[1]楊彬.建筑工程施工項目成本控制與管理芻議[J].經營管理者,2015(03):125-127.
[2]吳姍姍.論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控制[J].現代經濟信息,2015(02):123-124.
[3]蔣榮.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措施探討[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10):124-125.
[4]劉志強.試析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徑與方法[J].價值工程,2014(04):118-119.
[5]徐雪峰.建筑工程項目施工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J].城市地理,2014(12):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