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華 無錫市建苑工程造價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江蘇 無錫 214001
“政府宏觀調控”和“市場競爭形成價格”是形成市場經濟計價體系不可或缺的兩個重要因素,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正是這樣一把雙刃劍,它以"政府宏觀調控、市場競爭形成價格"為指導思想,規范了承發包雙方的計價行為,為建立統一而有序的建設市場創造了公平、公正、公開競爭的市場環境。
政府宏觀調控。一是強調國有資金項目嚴格執行規范的有關規定,這與政府投資項目要進行公開招標是相適應的,從而使國有經濟投資項目從源頭上納入了國家宏觀調控的軌道;二是規定項目編碼、項目名稱、計量單位、工程量計算規則的四個統一。這一規定有四個好處:(1)便于充分發揮工程量清單的作用,避免了各方重復計算工程量,同時為投標者提供一個共同的投標基礎,克服各投標方由于工程量計算誤差所帶來的招標負面影響。(2)有利于評委實質性衡量比較報價水平及其合理性,有利于正確評標的實際操作。(3)有利于各地區及部門之間的相互溝通,為建設市場資源配置的公平合理競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4)有利于與國際通用規則相銜接,從而為加強國際合作、促進對外開放奠定基礎。
市場競爭形成價格。一是強調采用綜合單價法,由于“計價規范”不規定工料消耗量,也不規定消耗量單價,投標單位可結合自身綜合能力和市場情況自主決定投標價。二是強調實體性消耗與措施性消耗分開的原則,這一規定基于構成工程實體的消耗部分是由工程設計決定而相對固定,但如模板、腳手架、垂直運輸、施工排水等措施性消耗是由承包人的技術含量確定而相對靈活這一客觀事實。把技術裝備、施工方案、管理水平等具有充分競爭空間的個體因素與相對固定的工程實體消耗分開,有利于企業不斷提高技術含量,提高管理水平,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勝并贏得最大利潤指明了方向。
施工招標投標階段,施工企業在投標報價過程中科學合理地確定“綜合單價”是至關重要的,它直接關系著投標報價的競爭結果和中標后的經營利潤。如果報價偏高,則會因不能滿足招標人選擇合理低價的要求,而失去中標機會;如果報價偏低,則即使中標也會減少利潤,甚至還會因報價低于成本而失去競標機會。基于這樣的市場約束和要求,投標報價必須根據自身狀況和市場供求關系持慎重而負責的態度,這樣確定的報價應該是客觀合理的,也有利于后階段的有效控制。
工程實施投資監控階段,基于工程量清單報價所簽定的施工承發包合同是約束雙方的綱領性文件。在工程量清單項目名稱正確(工作內容、項目特征完整并準確地描述了發包工程的具體實際情況)、工程量正確(嚴格按照工程量計算規則準確反映了發包工程的全部內容)的基礎上,一般綜合單價不再變化,原發包范圍內工程量也不再變化。這時,發包人只要嚴格控制設計變更和現場簽證,便可有效控制工程造價,實現投資控制目標。
工程建設的結算階段,業主的投資增減與承包商的盈利虧損都會顯現但不起主導作用。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工程,在招標投標并簽定合同、工程實施階段規范辦理設計變更和現場簽證等資料的基礎上,結算過程就會相對簡單。主要的工作就是根據施工合同、設計變更和現場簽證等文件,對工程項目的量、價進行核定,工程量清單越準,合同條件變化越少,這項工作就會越趨簡單,投資控制效果也就越好。
1.3.1 發包方
發包方總是期望其工程價值的最大化,換句話就是實現三大目標的最優組合。采用工程量清單招標,中標價是各投標人針對同一招標內容經過充分的個體競爭所形成的價格,競爭的形成基礎應是管理水平上層的優秀企業采用先進合理的施工方案,報價的贏利目標也相對合理較低,這樣形成的中標價對發包方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降低投資成本實現三大目標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同時中標價又是以上層的管理水平和完善的技術措施為支撐,其一定的利潤空間避免了施工企業在工程實施階段因存在虧損風險而偷工減料,或是想方設法糾纏一些不合理索賠,甚至無視合同約束動不動以停工或其它偏激行為相威脅,而這些對發包方實現其預期的控制目標都是極為不利的。
1.3.2 承包方
工程量清單計價有利于規范業主招標行為,提高招投標工作的透明度,有效規避業主在招標中盲目壓價、弄虛作假、暗箱操作等行為,真正體現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從而為真正管理水平好、技術能力強的施工企業擴大市場份額、加快企業發展提供了公平競爭的舞臺。
同時競爭力水平較低的企業為了生存也必須努力改進,通過管理和技術的提升來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以求在激烈但不失公平的市場競爭中得于生存和發展。只有敢于迎接挑戰、敢于參與競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勝。
(1)實行工程量清單報價并不能從根本上防止施工單位由于串標引起的高價中標或低于成本中標引起的一系列問題,這就要求業主招標時要對發包工程有個期望價格,以招標控制價的形式對投標報價加于約束,以求在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下得到合理低價中標,切實保護業主自身利益。
(2)實行工程量清單報價,施工單位出于“早拿錢、多拿錢”的考慮廣泛采用不平衡報價的投標策略,業主應充分意識到嚴重不平衡報價的危害。評標時應分析是否存在不平衡的比例分配過分懸殊以致嚴重偏離市場價格的情況,結合發包工程的具體情況,將其作為一項重要權衡因素綜合評標。
(3)實行工程量清單報價,施工單位往往采用“低價中標、高價索賠”的投標策略。這就要求業主認真對待以下工作:設計盡量完善細化、招標文件盡量嚴密、工程量清單盡量正確、答疑及澄清盡量不留活口、評標詢標盡量全面、合同盡量回避風險、實施過程盡量控制變更、現場簽證盡量合理規范。這些工作業主有必要和設計、造價、監理、法律等相關專業人員通力合作,以求防范索賠風險或在發生爭議時使自己處于有利地位。
(1)實行工程量清單報價為施工企業自主報價提供了自由空間,同時帶來了競爭風險,這個風險源自報價能否以自身水平的客觀評價為基礎。如自我評價高于自身水平,則會損失利潤或低于企業成本而喪失中標機會,反之又可能會因報價高于競爭對手而痛失本可以有利潤空間的中標機會。這就要求施工企業必須以審慎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建立企業內部定額體系,為科學地采用投標策略提供可靠的基礎。
(2)實行工程量清單報價如施工企業只顧自身狀況而不管市場供求關系及自己所處的市場競爭地位,也必將在以市場競爭為主旋律的招投標過程中自食苦果。施工企業要想既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中標的可能性,又要追求多多益善的利潤空間,必須在充分了解自身的基礎上著眼以市場,根據市場的需求和競爭環境,科學合理地采用一系列投標策略,辯證地對待和處理“中標”和“利潤”這對矛盾,以取得市場份額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3)實行工程量清單報價推行的是一種合理低價的競標方式,如施工企業安于現狀,不注重降低消耗和技術管理水平的提高,就會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難以生存和發展。這就要求施工企業必須從生存和發展危機的角度重視管理水平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重視工程新工藝、新技術的進步,重視同各專業公司的廣泛合作,以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保持和發展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競爭優勢。
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實質上是一種企業自主報價、市場競爭形成價格的計價方式,它對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價、維護承發包雙方合法權益、促進雙方共同發展都是有利的。我們必須順應市場經濟發展規律,接受、掌握、運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并以此為契機推動工程建設各項工作,促進建設市場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