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皓,張 遠 ■筑博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湖北 武漢 430000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人們的生活品質及其追求也不斷提高,隨之而來的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日益加劇,以節約能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為最主要的切入點的經濟工作成為其他工作開展首要考慮的工作。建筑業作為能源消耗的大戶,每年新建、改建及拆遷建筑都要消耗大量的磚石、木材及燃油等,這也間接的造成林業大量砍伐從而致水土流失,礦山的過度開發造成山林自然環境破壞,燒磚造成的空氣污染嚴重等等,因而積極地實現能源的節約和污染的減少目標也是勢在必行的。因而,建筑的節能設計及節能建筑的建造在能源節約方面相較工業、交通等具有較明顯的節能空間以及節能潛力。
在現代我國的建筑節能設計中,影響住宅建筑節能設計的因素主要存在如下幾方面。
1.1.1 現代建筑理念致建筑體形系數增大,加重建筑耗能
在建筑學中,建筑面寬、建筑進深和建筑高度影響住宅節能。根據建筑體形系數的定義分析得出,建筑進行平面布局設計時,應盡量減小圍護結構的表面積與建筑體積總和的比值,以降低因體形系數過大而引起建筑表面的傳熱系數過高。現代建筑在設計中常常追求建筑立面形式的凹凸變化,使得建筑具有獨特的藝術性及體量感。實事證明,建筑平面越是凹凸多變,在建筑高度相同條件下,凹凸多變建筑體形系數比正方形或者圓形平面的體形系數要大,因而其建筑耗能量也較比圓形或者正方形平面大。
1.1.2 住戶采光、通風需求致窗墻比不達標
在現代住宅建筑節能中,窗戶是其較薄弱環節,隨著生活水平和品質不斷提升,住戶在購買住宅過程中勢必會把建筑良好的采光和窗戶的視覺景觀效果作為購房的主動力之一。因此,房產商越來越多的選擇能受消費者親睞的框架結構住宅,很大程度降低窗戶位置和窗戶面積的結構限制,為滿足住戶對視野和照明通風等的更高要求,房產商也逐漸選擇落地窗、飄窗、轉角窗替代原有標準類型窗戶。這三種窗戶增加了窗戶面積,從而使得窗墻比增加,不符合節能設計的標準。雖然這類大開窗的迎合住戶對建筑結構現代時尚、清新、采光通風良好的審美要求。但這樣的大面積的窗戶容易引起空氣滲透,大大增加了建筑能耗,不利于夏季隔熱和建筑節能。
1.1.3 住宅建筑的節能設計缺乏專業論證
目前,我國的許多住宅建筑尤其是一些大型的住宅建筑工程項目,通常情況下,在工程招標時都會面向國際進行招標,開發商們通過建筑工程的設計方案采納國外設計來作為住宅買點吸引民眾購買。然而一些國外設計方案雖在創意上較新奇、有新意,但其節能理念的設計上并沒考慮到地區差異性,其推崇的設計理念并不適合工程所在地,而且建筑造價亦相對其他國內設計方案較昂貴。但我國缺乏健全的住宅建筑節能設計論證機制,從而導致了很多問題項目出現。
1.2.1 建筑節能部分設計的費用低影響其服務的主動性
建筑節能的產生雖給建筑設計單位帶來很多項新的工作,但是建筑設計節能及審查出現時間不長,他們基本上都是2002 年以后才出現,在我國現階段設計費用收取的情況看,有相當部分建筑設計節能部分是設計單位為建設單位提供的低價甚至是無償服務,在經濟上沒有得到充分的認可,這使得建筑節能設計成為建筑設計的附屬品,很難發揮建筑設計在建筑節能方面的積極作用。
1.2.2 建筑節能的設計未得到明顯激勵
一方面,我國建筑節能設計付出的勞動并沒能在設計費用中體現出來,另一方面,我國現階段基本沒有國家和省級的專項節能建筑設計獎,即使在我國現行的建筑設計獎評定過程中,建筑節能設計在整個設計獎評價中權重很低,甚至評價過程中只關注經濟性和美觀,而完全忽略建筑節能。建筑設計單位的激勵是明顯不足的,在此情形下,建筑設計節能想發揮主動性可能性不大。
1.3.1 基于建筑節能市場的影響因素
在建筑節能市場的交易過程中。一方面,各類建筑業主的節能意識較為薄弱,無科學的手段來判斷節能建筑,購買節能建筑的主動性低;另一方面,建筑開發企業開發節能型建筑的后勁不夠。目前節能建筑的開發以政府推動為主,建筑節能市場處于一種缺乏又渴求的狀態。
1.3.2 基于政府政策和行為意識的影響因素
目前,在我國阻礙建筑設計節能發展,在政府政策及行為意識方面還存在以下幾種問題:
(1)政府節能意識不強。我國建筑節能工作始于上個世紀90 年代初,政府號召全社會使用墻體節能材料建筑,但基于各種情況,建筑設計節能的推進速度緩慢。建筑設計節能推廣工作順利與否,一定程度上依賴于相關政府負責人能否樹立起了強烈建筑節能意識,尤其是相關業務主管部門。據了解,目前一些政府基層業務主管部門的負責人有相當一部分人并非工程專業出身,他們對建筑設計節能的情況沒有很清晰的人事,導致他們的建筑節能意識淡薄,不能把建筑節能放到戰略高度來考慮。
(2)地方政府執行力不夠。近些年來,自建筑節能工作開展至今,各級政府相繼制定了一系列建筑節能目標,且取得一定的成果。但除了極個別地區以外,大多數地方政府并沒完成預期目標,主要原因出現在建筑設計節能工作方面,地方政府對設計節能的要求不高和執行力度不強,嚴重影響了建筑設計節能工作的開展。
(3)節能建筑的能耗標準缺失。近年來,我國的建筑節能法律大多較關注節能率,評價節能側重于數據的攀比,缺乏一個相對統一的能耗標準。事實上,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室內環境要求也在提升,進入普通民眾家庭的家用電器數量也呈現劇增的趨勢,使我國的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也呈現上升趨勢,到此為止,我國還沒有出臺一個統一的建筑能耗標準。
(4)建筑節能強制性的法律法規缺少。在我國,建筑節能很長一段時間里如脫了僵的野馬,處于無法可依的不受約束狀態。早期我國就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并也相繼出臺一系列的關于建筑節能設計的標準與準則,但并這些法律、法規未針對民用建筑制定建筑節能而制定,不具有針對性,實施過程中也讓摸不著頭緒。2008 年國務院于頒布并開始實施《民用建筑節能條例》,這則條例雖然使我國的建筑節能基本實現了有法可依,但要真正使其落到實處,還需要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是一個長期實施過程。
我國現階段居民對住宅建筑節能設計的認知的首要問題是不僅節能認識不足,而且意識較為淡薄。居民是建筑節能產品的購買者,購買的意識影響著購買行動,也左右著自身對住宅建筑的選擇,進而也間接影響到建筑開發商們的建筑開發行為以及建筑建造過程中節能設計理念。由于居民的建筑節能意識不強,對節能建筑及節能產品的需求存在著“可有可無的”想法,這也使得建筑節能設計單位在實際的節能操作過程中對建筑設計節能缺乏積極主動性。
當前的我國社會經濟正積極地向著可持續性節約型方向發展,而在住宅建筑業中,節能型建筑也正成為城市建筑未來發展的方向,建筑節能勢在必行。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積極的做好節能工作。使得建筑節能得到宣傳、推廣,緩解現代較緊張的能源危機,有效減少城市熱島效應,舒適民眾的城市環境。
[1]王良.住宅建筑節能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技風,2012(22).
[2]王慧慧.淺談我國建筑節能現狀及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0(07):186-159
[3]陳小龍,趙海鵬,陳詡.建設節約型社會背景下的建筑節能問題與對策[J].同濟大學學報,2008(10):120-124
[4]陳曉鷗.分析建筑節能設計的影響因素和措施[J].城市建筑,2013∶27-30.
[5]蔡妙玲.建筑節能設計常見問題分析[J].中國科技信息,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