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書杰,耿高興 ■河南永盛環境檢測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0
之所以施工質量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是因為它是建筑工程的生命。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大幅提升,建筑工程投資項目持續增加,相應的建材生產企業以及建筑施工隊伍也隨之壯大。然而由于沒能有效的進行施工質量管理,促使全國各地大小工程質量事故時有發生,這嚴重危害了國家以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的社會影響極為消極。
人員多、涉及工種多、環節多這是建筑工程的主要特點,并且每一個項目工程所處的施工環境、項目屬性、項目功能都是不同的。由此可以看出,影響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因素不是單一的,是多方面的。
服務人員、施工操作人員、技術人員、領導者等等這些都是影響施工質量的人為因素。
(1)服務人員如果在生活以及技術上沒有服務好,并且沒有一個良好的質量觀念,那么對施工質量就會有間接的影響。(2)施工操作人員、技術人員,如果沒有一個嚴謹的工作作風、技術水平不夠專業,那么操作規程、質量標準就無法得到嚴格執行。(3)施工企業領導者,如果素質不過關,決策能力不強,那么管理制度、目標管理、質量規劃、施工組織等等方面將得不到有力保障,因此施工質量直接會受到影響。
因為人是建筑工程項目的主體,施工人員更是項目的直接操作者和執行者,是影響施工質量的最直接因素,也是保障施工質量的前提與基礎。因此,要確保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必須要考慮人的因素。
所有的建筑工程都是由施工材料筑成的,它是工程的物質條件,如果施工材料不符合工程標準,那么施工質量也絕對不會符合標準。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如果對材料采取全面檢查,困難程度非常大,因為用量大、種類多,采取抽樣檢查的方式固然好,但無法避免會有遺漏。另外,一些工程為了節省投資、減少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所采用的材料在技術、規格、品種方面都不符合工程標準,為施工質量埋下隱患。還有,一些采購人員素質不過關,無法對材料進行有效控制,或者為了從中獲取利益、回扣等等,從而使質量得不到保障。再有一些企業約束機制、管理機制嚴重缺乏,不合格的材料就有可能混入施工中,從而影響施工質量。
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所采取的施工組織、檢測手段、組織措施、工藝流程、技術方案等等,都屬于施工方法。如果施工組織不夠完善,或者沒有嚴格的按照計劃去執行,那么施工質量就會出現問題。再有如果技術方案不過關,那么無論施工中怎樣的執行,最終的施工質量都得不到保障。總之,如果施工方法中有一處環節沒做好,那么整個工程都會受到影響。
人文環境、勞動環境、管理環境、技術環境等等這些都是影響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環境因素,其中人文環境包括建筑施工地的社會治安、風土人情等等;勞動環境包括工作面、勞動工具、勞動組合等;工程管理環境主要包括,質量管理制度、質量保障體系等;最后技術環境,包括氣象、水文、地質條件等等,其中氣象條件主要包括嚴寒、酷暑、暴雨、大風、溫濕度等等,對施工質量會產生直接影響。
對建筑工程施工質量起決定性作用就是工程中的人員,包括操作施工人員、管理人員等等。一個建筑工程要想從根本上使施工質量得到保障,那么必須要保障擁有高素質的施工操作人員、管理人員,反之,施工質量就會失去控制。因此提高施工操作人員以及管理者的素質是必須進行的工作。
(1)提高工程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一定要要讓施工人員樹立企業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的觀念、靠數據說話的觀念、預防為主的觀念、質量第一的觀念等等,這樣才能保障質量。另外,還要把提高質量落實到每一個人,當做責任、工作任務去完成,實施賞罰分明的工作制度,這樣慢慢提升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
(2)做好人員培訓。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安全知識、施工技術等等,以達到提高施工人員素質的目的。對于一些特殊工種如鋼筋連接、防水作業等等,一定要經過嚴格的培訓,通過考核,并且擁有相應的資格證書才能上崗工作。對于工程中的一些技術難點、要點以及重要的技術環節,一定要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參與下完成。
(1)首先第一關就是做好對采購人員的管理,必須要保障采購人員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具備高水平的鑒定能力。另外采購工作必須要交給忠于事業、政治素質高的人進行。
(2)施工材料的選購要以擇優進貨、綜合比較、廣開門路為原則。施工材料提供商一定要具備相應實力,所采購的設備、材料必須要有使用說明書、材質證明、合格證等等。
(3)施工材料相關負責人要對材料進行定期、不定期,有計劃、有系統驗收檢查,檢查材料是否具備試驗報告和說明書,對一些特殊材料如混凝土、防水材料、水泥、鋼材等等要進行抽樣試驗,以確保材料質量不出問題。
要想使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得到保障,那么就必須制定相應的施工方案。施工前要有整體的施工方案,另外在每一個分工程,或者重點施工環節上也一定要制定相應施工方案。在施工方案的處理上,一定要實施分級審批制度,方案審批通過之后,還要做出樣板,這樣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修改,達到設計標準之后,才可進行施工。另外在方案制定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工程實際進行,從經濟、操作、組織、工藝、管理、技術等等方面進行分析,以保障施工方案操作方便、工藝先進、經濟合理、技術切實可行。這樣才能使施工質量得到保障。
(1)在施工前,施工單位一定要對施工質量形成的全部過程進行系統的設計與分析,形成相應的表格、報告、指導書、質量手冊等等,質量管理體系中的人員必須要明確,每一個項目都必須有相應的負責人,做到層層把關。對于各分項工程、項目重點、項目難點要編制相應的質量預防通病措施,以防止問題發生時,沒有應對措施。整個工程一定要采取醒目經理負責制的形式,將工程責任層層的落實到人。
(2)對現場管理人員來說,一定要明確管理標準、管理目的,一定要有相應的管理制度、使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等等。管理主要內容包括審查施工單位施工方案,施工組織設計是否合格,是否有相應的質量評定考核制度,是否有相應的施工技術標準。
控制好建筑工程施工質量,使整個工程質量得到保障,這是必須要做到,也是堅決不能放松的,因為它關系到的不僅是建筑的使用壽命,更關系到人民的財產以及生命的安全。若要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那么施工人員質量意識、施工技術要得到提高,施工方法和原材料需要加強,質量管理體系要得到完善。本文從影響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因素出發,再對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措施進行分析探討。希望對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提高有借鑒作用。
[1]張燕芳.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研究與實踐[D].華南理工大學,2013.
[2]劉世榮.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改進對策實證研究[D].長安大學,2014.
[3]施哨兵.淺談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J].四川水泥,2014,11:47.
[4]陳金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科技致富向導,2011,02:196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