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生 ■廈門市全和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
在建筑工程整個施工過程中,工程造價審計工作的有效實施是至關重要的,是一個項目是否取得最大經濟效益的基礎,是企業是否在建筑業站穩腳跟的關鍵所在,是社會快速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無論是大型建筑行業還是小型施工管理企業,一定要高度重視建筑施工中的造價審計工作。
工程建筑是一個城市的面容,直接影響城市的美觀,而且也是一座城市的標志性建筑,要經得起風雨洗禮的,要有一定的實用性,能承擔其住宅和商用的要求,所以,建筑產品一定要保證其質量,經得起推敲,只有做好了建筑產品的質量監督工作,才能受到人們的好評,擁有好的聲譽,好的用戶,為以后接項目提供途徑,無形中為企業積攢人脈,擴大市場規模。從另一種角度來看,也是為企業節省工程成本的體現,為今后參與市場競爭打下堅實基礎,以便在市場中占有不敗之地。而由于對于這種建筑產品沒有具體的條文規定,建設標準,因此給造價成本的審計工作帶來很大挑戰。所以,在我們工作中,要善于總結在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對問題進行分析、概括,并找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將這些經驗都記錄存儲下來,為以后的建筑項目所使用。
無論是施工前期準備、施工進行中還是施工后期完成時,都要對其進行質量監控,做好質量保證工作。制定規范的質量檢測體系,建立完善的質量監督管理程序,不定期的對各個環節進行臨時抽查,將檢測出的不符合標準的環節進行修改和完善,確保工程質量達標,這為建筑工程造價審計工作的進展提供了便捷途徑。
在建筑過程中,從施工開始到工程結束都是人在操作的,要想保證工程建筑的質量,就一定要做好對人的管理,所以,人性化管理在建筑施工中尤為重要。在建筑施工過程中,要做到以人為本,激發工作人員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更好地完成項目施工工作。而在人性化管理的工程建筑中,工程造價的審計工作就需要擁有一批高素質、高技能、經驗豐富的專業人才隊伍,要確保工程項目在這樣一個健康環境下進展,質量得到有效保證,為企業創造最大價值。在此過程中,工程造價審計人員要客觀對待審計工作,公平合理的完成審計任務。
建筑工程中的造價審計的主要工作原理就是將審計理念貫徹于整個項目施工環節,在施工技術與方法中都要有所體現,通過對所產生的實際成本與之前預期的目標成本進行審核、分析,及時將產生成本偏差的影響因素找出并給予改正,確保每項工作內容都在預期范圍內,對各個施工環節進行跟蹤、監督,確保在目標成本的控制范圍內。在對工程造價進行審計的過程中,要有具體的組織結構,有專門的管理和組織人員,有嚴格的監督管理制度制定一定的獎懲措施。造價審計的具體內容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對套用單價的審核,二是對工程量的審核。套用單價審核就是先對換算的定額單價進行審核,然后審核換算單位是否準確,使用審核方法是否合理,接下來是對定額單價進行二次審核,確保最后計算結果準確。工程量的審核就是確定工程量的誤差是正還是負。在實際操作中,土方開挖的高度不大于設計室外高度就是正誤差,這時就可以按照圖紙數據進行審核計算。相反的,土方實際開挖高度大于室外高度就是負誤差了,這時就要按實際的尺寸進行測量計算工程量。
在對建筑工程造價進行審計時,常用到以下三種方法,即經驗審查法、重點審查法和全面審查法,而這些方法都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的:
工程建筑造價的前期準備階段的工作內容就是盡可能地收集最全的工程資料,詳細掌握工程建筑相關信息。盡量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因疏忽、漏計、重計等失誤,給工程成本帶來損害,確保工程造價的真實性、準確性。在準備工作期間,首先要做的就是確定工程造價的審計人員,接下來組織工作人員熟悉工程項目的各施工環節和具體各方面的文件內容,將協調后的工作內容和確定的條例下發給其他相關部門,確保整個工程項目使用一套操作標準。其次要做的就是全面掌握工程有關的各種信息數據和施工圖紙,掌握工程的施工規模、建筑性質以及施工流程。最后根據掌握的數據資料編制預算定額、預算成本、建筑價格表等,為后期的成本審查提供依據,為工程造價成本評估做準備。
在建筑工程造價審計過程中通常分四個步驟完成。第一,在施工圖紙基礎上審核工程量是否是依據施工圖紙來計算和結算的,審核實際完成的工作量與預期的工作量是否符合,有沒有超標現象存在等等。第二,根據項目進展的實際情況,對單價進行審核。第三,依照不同項目環節的審核標準對實際產生的費用進行審核,在此基礎上,制定問接產生費用的審核標準。第四,針對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審核標準,根據事實來進行審核,確保審核過程準確可靠。3.提高工程造價審核質量的策略要想提高工程造價審核質量,就要先加強對審核人員的綜合素質培訓,提高審核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審核質量的好壞完全由人來控制,因此,在這一過程中一定要掌握好對審計人員的利用,豐富審計人員的專業知識,提高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豐富審計人員的實踐經驗,確保審計結果準確可靠。其次,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確保有制可循。由于每個人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都不同,因此要依據人員實際情況,制定符合自身的審核制度,制定不同的標準和評價體系,還要考慮工程規模建設和實際項目結構組成,將成本與效益掛鉤,制定員工激勵制度。制度的確立還要有一定的靈活性,允許專業人員間進行溝通研討,相互交流經驗,相互協商,這不僅能夠加強工作人員間的交流,擴展他們的專業技能,還在一定程度上為工程造價的提高提供保障,對建筑工程的未來發展起一定的推進作用。最后環節就是根據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審核評估標準。
總而言之,筆者認為:做好建筑工程的造價審計工作,應科學合理的管理施工中的各項審計內容,確保使用成本都在預算成本的范疇內,確保實際產生成本不超額目標成本,確保各項審計的成本費用都有處可循,這樣才能為企業取得最大的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