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振華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石油分公司,湖南 長沙 410008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增長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由開放之初的高速增長發展成為現今的平穩增長,經濟發展環狀態也開始逐漸邁入“新常態”。這一時期雖然為我國各個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是也同時帶來了挑戰。建筑業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新常態下建筑業的發展面臨的經濟環境形式也尤為復雜,只有作出必要的改革與創新才能夠在新常態下實現可持續發展。
為此,本文從經濟發展為施工項目管理帶來的機遇以及面臨的挑戰出發,重點探討了新常態下施工項目工程管理的創新思路:將創新意識融入到管理觀念中,項目組織結構上的創新,各階段成本管理的創新,質量管控上的創新,質量管控上的創新。最后得出:施工工程管理工作,要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不斷的研發全新的管理模式。管理人員也要打開思路,將我國以及國外各界的先進管理理論進行不斷實踐,以達到建立現代化施工項目管理體系的目標,同時為建筑行業助力我國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施工項目管理就是在完成項目建設的過程中,對項目的設計過程、施工過程以及施工進度等多方面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伴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形勢的飛速發展,建筑工程的施工項目管理也開始運用系統的管理觀念以及技術手段;除此之外,改革開放政策帶來的便利也讓我國工程項目的施工管理方式有了走出國門的機會,在這期間,國外發達國家的項目管理技術及手段也為我國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
探討新常態條件下施工項目管理工作,其面臨的挑戰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經濟增長速度減慢影響建筑產業發展,產業機構調整帶來的壓力,產業創新能力較差,面臨更多的經濟風險危機。
一直以來建筑業的發展都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這主要是由于建筑產業自身規模較大的特點所決定的。自從我國經濟增長開始逐漸趨于平穩,建筑產業也度過了過去的飛速擴張時期,2011年以后,建筑業每年的增速下降2-3個百分點。這種增速減慢的趨勢也開始讓建筑產業不得不對自身的各個方面進行調整,尤其是在成本管理上的力度不斷在加大。
伴隨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產業機構也在不斷優化,生產制造業已不再占據完全的主導地位,以服務產業為首的第三產業開始逐步成為經濟支柱,這為建筑產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壓力。再加上城鄉差距的不斷縮小,建筑項目已經不再僅僅局限于大中型城市,而是開始逐漸向三四線城市轉移,建筑產業鏈結構必然面臨著整改。另外,資金結構的變化也為建筑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民營投資機構正在不斷興起,建筑產業的競爭局面越來越激烈。
我國的建筑產業發展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是靠巨額的資金投入,這主要是由于過去我國資金成本比較集中的經濟形勢所導致的。新形勢下我國的經濟發展開始逐漸轉向創新型產業結構,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創新技術才能夠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得到生存。而建筑產業相對在技術創新方面投入的精力比較少,創新能力還有待于提高。
自從我國加入WTO以來,我國的經濟形式開始與國際接軌,尤其是在風險的防控方面,我國的危機意識還比較薄弱,也沒有經驗豐富的風險防控體系,這樣的客觀形勢導致我國經濟結構中的弱點開始顯露。這種客觀經濟形式也同樣為我國的建筑產業有序運行帶來挑戰,金融危機、債券危機等都對建筑項目的資金鏈產生重要影響,甚至直接導致項目中斷。
新常態下施工項目工程管理的創新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將創新意識融入到管理觀念中,項目組織結構上的創新,各階段成本管理的創新,質量管控上的創新,質量管控上的創新。
在新常態下,施工項目的管理工作應該融入一定的創新意識,同時注重建立完善的創新體系。首先,在人才的管理過程中,應該注重對人才創新能力的培養;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鼓勵員工進行創新。其次,在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方案上進行不斷的創新;施工項目的管理不是對單一的某個過程進行管理,而是貫穿了整個項目,因此要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案;而管理方案的模式同樣不是千篇一律的,很多其他種類項目的管理手段都可以借鑒過來,同時融入新的因素,為提高管理效率提供體系支撐。
我國對施工項目的管理一直都是合同制的管理方式,也就是說工程企業只需要負責合同期限內的工程建設工作,對項目建設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負責即可;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很多的工程建設企業在施工的過程中為了一己私利而不注重工程質量,最終導致很多后期的質量問題頻發。另外很多的施工企業的內部人員結構也都過于死板,管理層人員的管理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監管機制。在實際的項目施工過程中,應該明確施工企業與工程責任部門之間的義務關系,在這基礎上進行管理方式的創新,從而不斷開發出與時俱進的組織架構模式。
在新常態下,施工項目能夠在人力成本以及材料成本都不斷上漲的情況下繼續盈利才是項目的終極目標,因此各個階段的成本管控是施工項目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在項目施工之前,都會經歷一個項目設計、預算的階段,這個階段的成本管控主要就是對項目建設的目標、規模以及投入成本各個方面預算的控制。具體的措施就是項目設計初步成型后,由專業的工程造價管理人員對設計方案進行評估,同時估算工程的可行性以及合理性,最終促使方案能夠以成本最優的方式被施行。這個階段的成本管理創新主要就是在評估階段,可以參照一些國外先進的評估體系,同時對一些可預見的風險進行預防,避免因小失大。
對項目施工過程中的成本管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材料采購的成本控制;二是對施工現場材料使用及人力操作成本的控制。工程項目的采購是工程建設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只有材料以及施工機械及時的供應才能夠保證施工的正常進行;實際的采購過程中采購成本一般都有很大的節約空間,除了采購人員自身要注意采購成本控制以外,工程企業也應該適當的對采購工作進行管理和監督。新常態下,施工企業可以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體系,對采購原材料的報價進行限額,同時對采購明細進行整合評審。針對施工現場的材料使用及人力操作成本控制主要就是根據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進行操作,在工程方案大方向的指導下,對具體的操作環節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在保證工程能夠在計劃時間完成的同時最大限度的節約成本。新常態下,施工現場管理人員應該定期對施工現場材料的使用狀況進行掌握,比如檢查施工現場的廢料率是否在正常范圍,超出預計的廢料原因有哪些,并且對這些問題進行適當的整改。另外,施工企業可以聘請經驗豐富的施工現場管理專員,對每一項工程的進度進行督促,提出合理意見,達到以最節省人力的方式完成項目施工的目的。
施工項目創造出收益的多少關鍵在于項目的質量,只有施工項目的質量達標,并且能夠完成預期的使用才可以說項目是成功的,因此做好質量管控是施工項目的關鍵所在。施工項目的質量管控主要就在與施工現場以及驗收完工的質量管控;現場管控主要就是保證每一個施工階段的成果都能夠達標,在整個工程完工后的驗收過程中也要對每一項施工成果進行抽查,只有全部達到標準才可驗收。新常態下,工程的驗收也應該結合國際標準,同時利用國際上先進的檢測儀器,在節省驗收時間的同時提高檢測質量,這也是當今國際工程項目驗收的一種必然趨勢。
技術創新是提高生產力的重要方式,尤其是某些核心技術上的創新能夠直接提高工程項目的效益。新常態的經濟形勢下,掌握新技術的企業往往能夠在激烈的競爭形勢下勝出,實現可持續發展。項目工程的施工管理過程中更是要對技術創新引起重視,成立專門的技術創新小組,不斷優化項目的技術管理結構,為工程項目的順利完工提供技術保障。
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我國的經濟平穩增長的趨勢將會一直持續下去,建筑產業在這個時期的發展雖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但是更應該看到的是擺在眼前的機遇。工程項目的施工管理更是要在遵循國際經濟發展整體趨勢的前提下,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不斷的研發全新的管理模式。管理人員也要打開思路,將我國以及國外各界的先進管理理論進行不斷實踐,以達到建立現代化施工項目管理體系的目標,同時為建筑行業助力我國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1]李文明.加強建筑項目工程管理的策略研究[J].科技與企業,2012(20).
[2]李德盛.探究加強建筑項目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J].低碳世界,2014(15).
[3]許飚.建筑企業管理及建筑項目工程管理分析[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09).
[4]羅永新.淺議建筑施工企業項目工程管理中的風險管理[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8(21).
[5]肖洋.淺談對項目工程管理的幾點看法[J].四川建材,2014(02).
[6]倪帆環,王夢捷.項目工程管理的優化與精細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05).
[7]李青蕊.項目工程管理中的造價管理探究[J].經營管理者,2013(21).
[8]林耿標.房地產開發項目工程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物業(上旬刊),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