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超,劉 靜 ■.陜西省石油化工學校,陜西 西安 7006;.西安市五十五中學,陜西 西安 70038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的戰略構想。共建“一帶一路”致力于亞歐非大陸及附近海洋的互聯互通,建立和加強沿線各國互聯互通伙伴關系,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復合型的互聯互通網絡,實現沿線各國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續的發展,重點合作包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施行中,先行的交通方面設施互聯互通,被具體表現為公路、鐵路、航運等方面聯通,這樣就給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潛力市場,帶來巨大的機遇。
2011 年,國內率先開通從重慶經新疆到達歐洲的貨運班列,2013年,該班列貨物運輸額占經新疆阿拉山口至歐洲班列的80%以上,下一步將加強與沿線國家及國內省區市合作,更好地發揮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的作用。
其他省份紛紛加大投資。
福建省正在研究擬定加快融合國家“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總體規劃和行動方案,內容就包括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完善以鐵路、高速公路和海空港為主骨干、主樞紐的交通網絡。
陜西省重點建設交通物流樞紐和國際貨物物流集散中心,為企業“走出去”打通物流通道。
“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的基建熱情也空前高漲,給施工企業帶來機遇。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在《人民日報》撰文表示,將統籌謀劃陸上、海上、航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積極推進亞歐大陸橋、新亞歐大陸橋、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等骨干通道建設,努力打通缺失路段、暢通瓶頸路段。
在此背景之下國內外的建設投資會持續在高位,因而建設施工企業會面臨著巨大的機遇與挑戰,一方面實力雄厚的大型建設企業會進一步“走出去”獲取更的的市場份額,同時在現在更開放的市場也要面臨著其他企業的挑戰;另一方面中小型企業要在這一場投資盛宴中面臨的挑戰要大于機遇,受自身規模、水平、競爭力的影響,中小企業競爭中處于劣勢。中小企業要有所建樹就要在“一帶一路”戰略中找對自己的位置,就能抓住機遇,帶動企業有長足的發展。
巨大的建筑市場拉開了大幕,面對機遇要善于爭取,在激烈的競爭中,還要靠實力說話。練好內功,打好基礎,增強實力,才能贏得一席之地。而機遇與挑戰往往是共存的,要贏得機遇,就要面對挑戰,敢于承擔風險。這都需要我們建筑施工行業認真面對外部市場的變化,也要面對企業內部,強化各方面的管理能力,順應外部市場的變化。
只有認真研究市場,細分市場,準確定位,揚長避短,不斷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面對“一帶一路”帶來的國內外建設市場,眼界要更開擴,著眼于大局。研究每個可能項目的相關信息,包括人文、地理、氣候,甚至政治局勢等等。內在建設方面,要不斷學習新技術,管理上不管改進,苦練內功,增強企業綜合實力。學習進新的工程管理模式,特點在是一些規模較大、技術含量較高、管理難度較大的項目上要不斷總結經驗,提高企業競爭力。
現代企業獲得持續競爭力在于創新,創新是企業重要發展戰略之一。面對“一帶一路”的建設,新的問題和矛盾會層出不窮。如何使自己的企業能夠盡快接納融合各種新鮮的人和事,企業就必須不斷地創新,不斷的解決問題。要想良好的持續發展下去,還要不斷地跟蹤沿途各國的建筑技術發展的新趨勢,使企業的施工技術始終處于領先水平。在技術上,要力求掌握若干個獨有的核心技術。隨著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斷應用,新型結構的不斷出現,建筑施工技術發展速度很快。需要建筑施工企業迅速掌握信息,掌握新技術,并積極應用于工程項目中。
要特別重視和加強科技隊伍建設,努力培養造就一個學術和技術帶頭人隊伍,以老帶新,促進更多的年輕人脫穎而出,盡快形成一支數量可觀、門類齊全、結構合理的科技隊伍。為了滿足新市場的需要,必須對人才儲備提高要求。在“一帶一路”的建設中,不僅要充分發揮工程技術人員的聰明才智和首創精神,努力培養一支素質高、技術精的施工技術人員隊伍;還要重點培養一批國際化的建筑專業的人才與市場對接。
在企業內部建立技術創新機制,為廣大技術工作這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對于有重大科技創新的應給予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這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利用企業文化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培育企業共同理想,團結凝聚員工,煥發員工貢獻。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逐步提煉,對全體成員具有指導意義的共同價值觀念,因此我們要建立具有自身特性的企業文化,符合企業實際,對員工具有凝聚作用,有助于提升企業競爭力,保持企業可持續性健康發展
百年大計,質量為先。在國際市場上競爭,要靠質量打出自己的品牌。建筑企業質量控制主要在在施工過程質量控制,需要從施工過程的各個環節加強控制,落實責任,后續檢驗,以確保建筑質量。建筑企業質量管理使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得到了全方位地提高,思想中有了管理的意識,有了向管理要效益的意識。
(1)提高質量。施工質量代表著企業的技術水平與管理水平,關系到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因此,不斷改進產品質量、工作質量、服務質量,提高品牌知名度,創立自己在國際市場的地位,對于企業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2)創建文明工地。施工現場是企業開展工作的主要場地,施工現場的規范與管理水平代表著現場管理的水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企業對精細化管理的要求程度,通過開展質量管理的精細化管理,促進企業管理再上臺階對企業的長期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一帶一路”的建設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更加開放的競爭環境給企業帶來了機遇也是企業面臨了更大的挑戰,我們的建筑企業應該在這種變革中抓住機遇,面對風險,敢于挑戰,樹立中國施工企業在國際市場的新的形象,贏得更多的贊譽。
[1]楊眉,郭芳,姚冬琴.新絲路戰略的經濟支點[J].中國經濟周刊,2014(26).
[2]張智海.淺議通過資源整合提升建筑施工企業核心競爭力.鐵道工程企業管理,2014.
[3]“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奠定基石.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4.
[4]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中國勘察設計,2015.
[5]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就“一帶一路”建設有關問題答記者問.中國經貿導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