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波 ■忠縣建設工程招標投標辦公室,重慶 404300
近年來,隨著工程建設領域市場的迅速發展,信息公開不規范、“暗箱操作”、企業信用缺失、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不健全等問題日益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招投標中弄虛作假,合同履約中的糾紛不斷,工程轉包、非法分包、掛靠等現象屢禁不止;聚眾鬧事、尋死威脅等過激行為仍時有發生。加強行業自律,加快誠信體系建設已成為規范建設市場的迫切要求。
當前我國正處于建設高峰期,建筑市場各方主體誠信意識還有待提高。建筑市場誠信體系的建立作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的治本措施,也是建筑業改革和發展的重要保證。隨著工程建設法規的頒布實施,《建筑法》、《招標投標法》、《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己經深入人心。
加強誠信體系建設有利于進一步理順各種體制和機制,促進信息公開,提高市場各方主體信用意識和履約意識。誠信體系建設使得施工企業違約成本進一步增大,誠信綜合評價對企業在招投標活動中的弄虛作假、圍標串標等行為作出不良行為記錄,有力規范了投標行為;層層轉包工程,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導致工程出現質量和安全問題等行為將得到有效遏制。監督部門更加注重標后監管,對在建工程合同履約、質量、安全、檔案管理等實施監督,確保工程建設從源頭到竣工全過程可控。建設市場陽光化操作,將為城鄉建設工作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隨著信用激勵機制的日趨成熟,企業實行征信信息共享的范圍將越加廣泛,信息的公開,一方面能鼓勵守信行為,在公開招投標、納稅、銀行信貸、公共服務等活動中優先采納信用良好的企業,從而給守信者提供便利和優惠條件,引導企業信用行為逐步走向規范,形成良好的社會信用氛圍。另一方面可以懲戒失信行為,使有不良信用記錄的企業,在建設領域受監督力度明顯增強,業務空間明顯減小、失信經濟成本明顯提高,信譽度明顯降低,切實加大了對失信市場主體的懲戒力度。
建設領域誠信體系建設作為社會信用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內容。把誠信體系建設與廉政建設結合起來,不僅對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范發展,打擊失信行為,維護正常的建設領域市場秩序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建立誠實守信的社會道德基礎,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將誠信綜合評價應用到招投標環節,突破了過去企業在招標投標中的經濟報價為單一競爭指標的競爭模式,對企業更新經營理念形成倒逼效應。多數企業認識到“管不好現場、得不到市場”,逐步摒棄“重經營、輕管理”的經營理念,更加注重企業口碑和形象,遵紀守法、誠信履約,依靠綜合實力參與市場競爭。現場質量安全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誠信綜合評價的得分高低。絕大多數施工企業都能按照誠信綜合評價的要求加強施工質量、安全管理,對存在的問題能及時進行整改完善。促使企業進一步提升質量安全管理水平。
當前,在城市建設發展日益加快的同時,也不同程度的出現了房地產歷史遺留問題。房地產開發企業延期交房、房屋無法通過竣工驗收拿不到房產證等違約情況屢見不鮮,群眾因此而集訪、群訪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房地產歷史遺留問題引發的上訪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社會穩定。誠信體系建設的完善,將從源頭上加強對開發企業、施工方、中介機構的監管,其信用等級將直接影響到其業務的開展;同時,監督機制也進一步完善,更加注重過程監管,加強建筑市場管理相關各環節、管理部門之間的工作配合與信息共享,從而實現房地產市場的規范,預防出現新的房地產問題,維護社會穩定。
要在建設行業廣泛開展誠信宣傳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圖書、報刊、網絡等傳播工具,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貼近群眾、生動活潑的誠信宣傳教育活動,對工程建設領域及其相關的人員包括建設行業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全方位宣傳誠信文化,普及誠信知識,提升誠信意識。善于抓典型事跡,用身邊的事去影響、去感染周圍的人,在行業內部加大宣傳,以演講、報告團等方式,組織誠實守信典型事跡的宣傳學習,把誠信守信的職業道德扎根于心,樹立起我們這個行業的精神典范,在全行業中營造誠信守信的良好氛圍。
傳統的監管模式因其制度的不完善等原因,面對現如今建設領域中出現的各種失信行為,暴露出了很多監管不到位的地方。因此,創新監管方式,不僅是城鄉建設工作面臨的重要任務,也是促進企業誠信履約的有效途徑。一是創新招投標方式,實行網絡招標或者電子招標,從源頭上控制圍標串標行為,杜絕“暗箱操作”,實現招投標市場的陽光交易。二是建立信譽保證金制度,將中標企業的投標保證自動轉化為企業信譽保證金,項目施工后,根據企業履約情況,退還其信譽保證金。三是強化對房地產開發項目資本金的監管,聯合中國人民銀行督促金融機構做好項目資本金的監管工作,嚴控資金的提取,對資本金的提取嚴格依據項目建設進度,采取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動態掌握機制,防止資本金的惡意抽逃行為。
各職能部門應結合當地實際,完善相應的考核機制、評價機制、曝光機制等。一是加強誠信信息平臺建設。建立和完善企業管理數據庫,將據采集、匯總、公示等一系列過程納入誠信信息平臺,既為加強管理提供參考,也是企業誠信評價的重要依據。二是逐步將企業誠信綜合評價在房地產開發企業、監理企業、招標代理等行業中開展和應用,建立起全行業、廣覆蓋的誠信評價機制,并在市場準入、資質管理、招標投標、評優評獎等方面綜合運用信用信息。三是建立標準統一的懲獎機制或曝光平臺。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作為該領域的監督者,在推動建設領域快速發展的同時,更應持續抓好反腐倡廉建設,堅守廉政底線,為開展城鄉建設工作營造風清氣正的環境。一是加強領導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強化政治理論教育,教育領導干部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確對待權力、地位和名利。二是加強紀檢監察工作,發揮人民群眾及媒體的監督作用。建立便捷直達的舉報投訴渠道,拓寬信息來源,重視信息收集,防微杜漸,凝聚智慧做好反腐倡廉工作。三是重大項目發揮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與服務作用。凡中央、省(市)、縣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紀檢監察機關參與監督,確保招投標過程實行陽光操作,相關領導做到不插手、不干預招投標具體工作,正確行使權力,防止職務犯罪的發生。
一是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監督作用。建立以會員單位為基礎的自律維權信息平臺,加強對信用征信和評估機構的監督;組織有關交流研討和業務培訓,開展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動態監管,努力提高建筑市場信用征信和評價工作的質量。二是充分發揮新聞媒介及群眾的監督作用。鼓勵新聞媒體對建設領域誠信違約情況進行曝光;設立群眾舉報專線或者信箱,收集對建筑企業更直接,更真實,更客觀的評價。
[1]楊波.建設領域誠信體制建設初探.中華建設[N],2014(2).
[2]謝棟華.關于對加強建設工程招投標市場信用體系建設的思考《中國招標投標》[N],2012.
[3]李家勛.工程建設領域誠信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現代管理科學[N],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