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帆 ■長安大學建筑學院,陜西 西安 710018
奧斯卡·尼邁耶作為現代主義的探索者沒有盲目運用勒·柯布西耶的方法與原則,而是將其轉變為帶有自身的個性特征,開創了巴西的建筑文化。他說:“并不是正確的角度吸引,也不是直線,也不是人類造出的堅硬的,沒有彈性的線條,所吸引我的,是自由的,感性的弧線,在我的鄉村中,我在河流中找到這種線條,在天空的云朵里,在我喜愛的女人身上。”體現了他對于美的追求。
在三權廣場雄偉的廣場中軸的端點矗立的國會大廈距今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了,整個國會大廈外形簡單明了,整幢大廈水平、垂直的體形對比強烈,而用一仰一覆兩個半球體調和、對比,豐富建筑輪廓,構圖新穎醒目。三權廣場將分散的建筑結合起來,每一個建筑都像似雕像一般有和諧的相統一。他所設計的建筑,如巴西利亞大教堂,大膽創新的結構與建筑特點形成獨具韻味的一件藝術品,巴西司法部大樓特有的變換的拱形柱及建筑立面涌出的水柱使得建筑既有雄偉之感又有輕巧流動之意。他的每一個建筑都是獨特的,不可復制的。
有人說他做出一個建筑,像云朵一樣輕盈,自由,感性,看起來像里約熱內盧的山中景象。這也是我對于他的建筑的第一印象。我喜歡他創造出的簡單的幾何形,純粹的輪廓帶來的美的感受。美很重要,它能使人忘記為什么而建,只會不知所措的驚嘆。而尼邁耶對于美的追求并不只是因為個人喜愛,他認為大部分的建筑是使富人受益,亂遭的窮人沒有權利,而他的目的是使他所設計的建筑即使是被富人使用,但卻可以以美的形態使窮人駐足。這是他對于社會的一種責任感。都說現代主義是理性的,而他卻是感性的現代主義,他所表達的情感都融入到建筑中,在我看來,他所創造的并不是現代主義的機器式的建筑,而是感性的,具有情感的建筑。
建筑就是創新,求異,令人驚奇。尼邁耶的思想一直存在于他的建筑中,他追求的是建筑與藝術相融合,創造獨一無二的建筑。他是真正的創造者,為我們青年一代樹立了典范。一直以來,對于設計而言,創新都是至關重要的。對于我們即將步入社會的學生,總認為社會是創新的終結點,我們最終只會在工作崗位上做無關輕重的活兒,而尼邁耶的創新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即使身邊都是一樣的事物,我們也應保持一顆創新的心,保持自己一直所追求的。
“奧斯卡,在你的眼里總能看到里約的高山。”因為它的獨特,巴西利亞成為最年輕的世界遺產。尼邁耶將柯布西耶的現代主義原則轉變為獨具巴西特色的建筑。現代主義的建筑直至今日還占據城市的大片土地,不禁讓人感嘆,我們千年歷史如今只能從古跡中追尋。我們對于現代主義的盛行是照搬照抄,中間缺少的是建筑師對于與本國文化的結合,沒有使現代主義成為屬于我們的中國主義。這也揭示了我們對于自己國家文化了解與認識不夠深入。尤其國際化廣受我們青年人的喜愛與追求,總想著追求新鮮的事物,造成了對于國民文化的缺乏。尼邁耶在現代主義發展中仍能夠創造出本國特色,值得我們去學習。或許我們國家仍處于建筑設計的矛盾與探索之中,但只要建筑師們“眼里有中國”,我們就能創造出屬于中國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