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曉明,袁子成,劉 濤,張盛艷 ■河南省煤田地質局資源環境調查中心,河南 鄭州 450003
近年來,對礦山資源實施開采過程中,存在著一些破壞地質環境的行為,會引發礦山地質災害的發生,甚至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例如,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因此,加強礦山地質災害治理已經成為礦山開采的重要內容,確保礦山開采順利進行,實現開采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本文具體提出了礦山地質環境災害治理的措施,并提出了一些建議和對策,加強對礦山地質環境保護。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礦業大國,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資源的需求量在不斷增多,礦山開采面臨著嚴重的挑戰。當前,礦山資源開發利用已經成為提升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行業之一,因此,加強對礦山地質環境的保護十分有必要。由于我國地形、地貌比較復雜,地質構造運動強烈,很容易誘發地質災害。近年來,大規模的開采礦山資源以及建筑工程施工建設,對地質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再加上人們對環保不夠重視,在長期持續性開采過程中,很容易誘發地質災害,導致礦山事件頻繁發生。雖然通過礦山整頓以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在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地質災害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總體來看,我國礦山環境惡化現象依舊沒有得到根本上治理,礦山防治水平有限,不利于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保護礦山環境、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已經成為礦山開采行業的一項艱巨任務。
目前,我國礦山開采過程中,很容易誘發水土流失、滑坡、水體污染、固體廢氣物污染以及地面沉降、坍塌等一系列礦山環境災害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并限制著整個開采行業的質量和水平的提升,筆者通過自身多年實踐工作經驗,歸納并總結到一些解決礦山地質環境災害問題的建議和措施,進一步加強對礦山地質環境災害的治理,具體有以下幾點:
礦山資源開采過程中,開采和利用大量資源的同時會造成礦區出現空區現象,影響周圍環境。礦山地面減沉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利用砂、廠砂爐渣以及尾礦等材料,對開采后的空區進行填充,避免出現坍塌、變形以及地面沉降等現象的發生,能夠有效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和污染。地質環境范疇中,沉陷對環境的危害性較大,尤其是在預計會對沉陷地面進行沖刷,破壞周圍土層結構,誘發泥石流或者是水土流失等危害。采用礦山地面減沉技術,能夠有效減少沉陷地表的面積,減輕對周圍環境造成的破壞,避免水土流失、洪流等自然地質災害的發生。
礦山開采中,大面積開采可能造成地面塌陷現象,對環境造成嚴重威脅,極易引發地質災害。為了降低開采對地質造成破壞,因此,必須要做好地質災害的治理對策,而種植復墾技術的應用,主要對塌陷地區實施復墾填充,以煤矸石為填充的主要材料,在復墾區域內進行種植,大面積的樹木和草,能夠避免水土流失現象的發生,降低對復墾區的環境影響,同時在填充區復墾種植過程中,必須要做好地面壓實處理,確保地基緊密度,提升復墾技術的應用效果。
近年來,隨著礦山開采行業在快速發展,環境保護工作越來越受關注,筆者通過上述介紹和探究,歸納并總結出環境保護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為此,提出了幾點關于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的對策和建議,希望能夠幫助礦山地質環境災害治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具體有以下幾點:
由于我國礦山資源比較豐富,礦山地質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率高,該行業對于提高國民經濟總值有著重要作用。礦山地質勘察是綜合多工種、多學科的一項極為復雜的工程,對于勘察人員的要求比較高,不僅要熟練掌握工程學、地質學的相關資料,更需要具備野外實踐訓練的經驗,只有具備綜合素質,才能夠根據礦山開采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做到因地制宜,采取針對性措施,從而降低對環境及其周圍環境的影響,提高礦山地質開采的效率,避免地質環境災害的發生。
結合礦山地質開采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相關管理法律法規,加強對礦山地質開采管理的力度,針對一些違規開采或者是不正當開采的行為,及時予以處罰和制止,嚴重時追究其刑事責任,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同時,還要抬高礦山資源開采的準入門檻,將環境保護工作放在首位,通過對礦山資源開采隊伍的資質進行全面審核,確保其技術水平、安全生產能力以及企業規模、環境治理能力等都符合相關規定,如有一項不達標,則不能正常進入開采工作。
通過獎勵機制來扶持施工企業積極投入新的開采技術和開采工藝,在提升開采質量和效率的同時,降低和減少對地質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鼓勵新工藝、新技術的大力推廣,不僅能夠提升整個礦山資源開采的效率,避免資源浪費現象的發生,而且降低了對周邊環境的破壞及影響,有利于環境及時恢復,提高礦區環境治理水平。
綜上所述,礦山開采是一項長期性、復雜性工程,隨著礦山開采規模在不斷擴大,對地質環境造成的影響也在不斷加劇,甚至會引發地質災害。本文通過探究礦山地質環境的現狀,對礦山地質環境的災害提出了治理措施。筆者通過自身多年實踐工作經驗,以及自身對礦山開采行業的深入了解,提出了加強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的建議和對策,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和探究,能夠進一步改善礦山地質環境災害問題,有效解決礦山開采過程中出現的地質災害問題及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進一步做好環境治理及環境恢復工作,提升礦區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實現礦山地質開采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1]周影.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及綜合治理研究—以安徽環山某生產礦山為例[J].吉林大學,2013(05).
[2]紀萬斌,紀鳳程.煤礦城市生態環境礦山地質災害治理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J].中國生產力發展,2014(12).
[3]張藝耀.對我國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的認識及建議[J].魅力中國,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