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偉 ■中電投遠達環保工程有限公司,重慶 401122
工程項目建設展開的目的就是為了達成經濟目標,即獲得經濟效益,而經濟效益的大小受到決策、設計、施工以及總結這四個環節的影響。每一環節都有經濟要素的參與,為了使企業獲得較高的利益,需對項目建設的過程予以經濟學方面的分析,將投資風險與失誤降到最低,將利潤最大化。
項目建設的決策階段會對項目建設的整體條件進行分析,探究項目是否有開展的必要性。決策階段通常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資料,并對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這一過程中所做的工作都會體現出知識密集性的特征,與其它過程有著較為明顯的區別。
決策中的成本投入費用包括市場調查費、投資機會分析費與可行性研究費用等,通常情況下決策過程所產生的費用會在總體成本投入中占據大約1%的比重,因此它對整體成本投入的影響相對較小。但其產出對工程總投資的影響卻極大,有研究顯示,通常工程項目建設中決策過程對總投資的影響占到60%到70%左右;而決策過程對工程的使用功能方面產生的影響占到70%到80%。
就其具體的運行過程來說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制定項目建議書,建議書中要闡述項目建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為項目建設的展開提出必要的依據;對項目的市場前景進行預測;項目建設的背景與條件,包括資源、協作條件等;工程項目建設的進度安排;資金投入與收益的基本情況等。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分析,確定項目是否具有開發建設的價值。其次是對項目建設可行性的初步確定,這一階段要將建議書中的資金預算問題做精細化的處理,其預算結果的誤差不應當超過20%。最后是項目建設可行性的最終確認,這一階段要考慮到工程項目建設的細節,最主要的三個方面是資金、技術與社會環境,在資金上要保證成本投入在企業可承受范圍內,并有著較高的獲利空間;技術上要保證能夠提高工程建設的效率與質量,為經濟利益的獲取提供前提與保障;社會環境方面要保證項目建設是有市場的,與國家政策相符合,擁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設計過程對工程項目成本的影響最大,一般占到90%,這一過程中對技術與智力的需求最大,因此其投入也主要包括這兩方面,一方面是勞務支出,需對設計人員支付工作報酬,這在總體的成本投入中能夠占到2%到20%的比例;另一方面需要購置或預定建設中涉及到的重要設備與材料,這方面投入占到總成本的10%到20%左右,由此可以判斷設計階段的成本投入并不能夠對總成本造成較大的影響。再從其產出方面來看,設計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將工程建設的情況用圖紙表現出來,形成全面的設計方案。設計方案確定后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與成本投入也就基本確定了,從實際的項目建設情況來看,設計階段的產出對總投資的影響能夠達到20%到30%,而對使用功能方面的影響可以達到10%到20%左右,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設計過程對項目工程建設有一定的影響。
施工過程是工程項目建設的關鍵階段,其中資金與勞動的表現都較為突出。就投資情況來看,一方面需要對施工人員予以一定的勞動報酬,這在項目總投資中可以占到10%到20%左右;另一方面需要對施工中的材料、設備等方面予以投入,這部分投入在總投入中可以占到50%到60%的比例,因此可以說施工中的成本投入對總成本的影響最大,所以如果能夠對這一階段的成本予以控制,那么項目建設的整體成本都會隨之下降。施工過程的成本控制關鍵在于甲乙雙方在合同內對價格的把控,合同內的工程價格往往依據設計預算而制定,而影響設計預算的關鍵為技術的應用,所以項目管理人員應當對技術予以更新,通過工藝與技術的革新,提高項目建設的效率,從而降低成本。
施工過程包括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準備、租賃場地與設備、購買設備材料、具體施工等一系列階段,所以成本投入的名目較多,另外還要對施工時期的稅率進行綜合的考量。以設備的引入來看,要對租賃與購置的成本進行對比,看哪一種方式更為合理,在進行對比計算時可以采取凈現值法。若設備的適應壽命存在差異,那么則可以使用年值法進行計算。
施工過程的成本控制一般要依賴于工藝與技術的創新,例如在房屋建筑中應用的自保溫墻施工技術、橋梁設計中的鉆孔灌注樁技術等,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降低成本,也有利于簡化施工過程并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設計方案具有唯一性,工程建設僅能遵照一個方案進行,因此可以說不同的方案間存在著互斥性,此時需對方案進行對比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年折算費用法、凈年值法、增量投資分析法、凈現值法等。以增量投資分析為例,假設A方案的成本高于B方案,而投資額低于B方案,此時增量收益率=(A方案經營成本-B方案經營成本)/(B方案的投資額-A方案的投資額)*100%。當增量收益率不低于基準的投資收益率時,可認為B方案可行;若增量收益率低于基準的收益率時,則表明B方案不可行,A方案優于B方案。新技術的應用也不能夠沒有限制,一切要以經濟效益為評判標準。
工程施工過程的最后一個階段為竣工與驗收,這一階段會對工程進行總體的結算,并且對試運行的效果予以評估。結算工作主要會將項目建設的實際情況與施工計劃予以對比,將實際投資的情況反映出來。它不僅會對投資成果予以評定與檢查,也會為接下來的項目運行提供前提與基礎。
工程項目的總結過程是對項目建設的整體情況予以評定的過程,需要對項目建設過程中獲得的經驗與教訓進行系統的總結。從對以上三個過程的分析來看,項目建設呈現出了階段性的變化特征,其規律在于工作酬勞與項目各要素的成本費用都呈現出了由小到大的發展趨勢,且工作酬勞的變化幅度更為明顯;而產出對整體投入與項目使用功能的影響呈現出了由大到小的趨勢,變化幅度較為明顯。簡單來說,設計過程對經濟效益的影響最大,但設計工作又受到決策過程的影響,因此決策過程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視,因此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實現項目建設的經濟目標,需要對決策過程與設計過程予以關注,提高相關工作的質量。
工程項目建設若想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就需對建設的整個過程予以經濟性分析,做好每一階段的規劃。對項目建設的經濟要素進行分析后可以看出,施工過程對經濟效益的影響最大,但這一階段的工作取決于項目決策與設計階段,因此工程項目在建設中應當將重點放在決策與設計方面,利用凈現值法等經濟學計算方法對項目的經濟效益予以綜合性評定。
[1]韋龍林.公路建設中工程經濟分析的應用探析[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5(02).
[2]梁霞,劉力.論公路工程建設中機械設備的管理[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02).
[3]曹建鋒.對公路建設中的工程經濟分析的全面探討[J].中國外資,2012(09).
[4]薛錦源.工程管理中工程造價的控制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2(15).
[5]鄭文含,唐歷敏.控制性詳細規劃經濟分析的一般框架探討[J].現代城市研究,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