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俊生
(山西忠民路橋建養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運城 043600)
近年來,為了完善城市居住環境、減輕交通壓力,政府在道路工程建設方面做出了更多的努力。隨著城鎮建設的項目不斷增多,對道路建設的要求和需求量不斷增加,然而道路工程施工受到技術水平、施工管理、后期養護等因素的影響,存在不少質量通病。此外,由于道路工程的施工有別于一般的工程項目,更增加了機械施工的難度。因此,為了避免道路工程建設制約城市發展的步伐,必須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
道路工程是土木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了道路的勘測考察、規劃設計、施工建設和后期養護等過程。道路施工主要涵蓋了路基施工、路面施工、道路排水施工、附屬建筑物施工等內容。為了適應道路建設發展的需要,便于加強道路管理和道路質量監測,國家統一了道路建設質量的評定標準,以“合格”、“優良”兩個等級作為劃分依據。
根據實際施工經驗總結,道路工程施工中影響施工質量的因素主要分為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
1)自然環境。道路建設的質量與外界環境密切相關,除了城市道路外,絕大多數的道路都建設在城市周邊,其中地理環境、地質結構的影響最為明顯。此外,暴風、洪水、酷暑、冰雹等惡劣天氣,也增加了道路保養的難度。
2)施工材料。道路工程建設由于路程長度和施工難度等原因會涉及數量眾多、種類豐富的施工材料,材料購買質量不合格和后期材料使用不規范等問題將導致材料利用率、工作效率和道路施工質量低下。此外,由于施工周期長、材料保管和運輸等問題也間接影響到了道路施工的質量。
1)施工方案。道路工程投入施工之前,必須進行地質地形、河流水文的勘測工作,進而確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設計過程中必須考慮到道路的路基、路線、橋梁等關鍵問題,有時會給施工帶來難度,于是適當地調整設計方案。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是道路施工的前提和基礎,確保整個道路施工過程有序進行。實際施工中,由于勘測工作完成不到位,導致大量施工方案不能指導實際施工、設計漏洞較多。施工過程中頻繁修改施工方案,影響了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
2)施工技術。施工技術主要涉及了道路建設的設計方案、施工組織、工程規劃、質量監管等技術,其中設計方案的制定對道路工程質量的影響最為重要。先進科學的施工技術和優良的施工水平將直接提高道路工程的質量。而在實際施工中普遍存在施工方案不適用施工環境、強調施工進度不考慮施工質量、施工過程違背施工標準、操作不規范等問題。
3)施工人員。道路工程建設歸根結底是人的生產活動,施工過程中的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工作態度對道路工程質量的影響至關重要。施工管理人員的素質包括了管理統籌能力、突發問題解決能力、協調組織能力等;施工具體操作人員的素質包括了道路施工技能水平、道路規劃設計能力、機械設備使用和維護能力等。而目前的施工單位施工水平參差不齊、施工人員素質偏低,企業又缺乏培訓管理,導致道路工程質量受到影響。
4)施工設備。道路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機械設備的使用較為廣泛。在常見的道路施工中,普遍應用的大型機械化設備包括了運輸設備、勘測測量設備、道路施工設備和養護設備等。例如,起重機、挖掘機、攪拌機、切割機等,只要出現設備使用不規范和設備配置不完善等問題,就會影響到施工質量。
1)路面雨水井和檢查井周圍出現塌陷。在道路工程中,雨水井和檢查井受到輔助設施建設的影響,普遍在自行車道上施工建造。在長期使用過程中,雨水井和檢查井與路邊接觸部分常會出現塌陷問題,導致路面破損雨天積水,且過往車輛通過時會引發交通事故。該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與施工過程有關:由于雨水井和檢查井的存在,使得道路路面搗實過程不能采用碾壓機,而由人工取代,導致井位置周圍的路面層不夠夯實;雨水井和檢查井的施工技術是黏土磚塊砌筑,由于磚塊強度弱和砌筑縫隙大等原因,使得井容易發生形變,進而引發路面塌陷。
2)路面管道出現裂縫。在道路施工中,必須考慮到電纜管道、排水管道、燃氣管道等基礎設施建設。而在路床施工后建設的管道普遍存在路層緊實度不夠的問題,例如雨水管道被設計在路面下方1m處,距離地面較近,在道路使用時間增加后,由于負載能力變弱等原因,很容易產生路面縫隙和地面沉降的問題。
3)人行盲道板安裝不牢固。人行橫道的下坡路段會安放盲道口,由于傾斜路面的原因需要對道板進行切割,并且要超出路面施工。由于盲道使用頻率和施工質量不過關的因素,導致道板脫落問題頻發,成為盲道施工最普遍的問題。
4)井道蓋超出地面規定高度。道路施工中,窨井蓋的配備施工質量極差,嚴重影響到了施工質量和行車安全。最常見的問題就是,井蓋與井口不匹配,經常超出路面規定高度,后期使用過程中,會出現行人絆腳、井蓋破損等問題。
1)規范雨水井和檢查井的施工標準。在對雨水井和檢查井施工時,為了避免塌陷問題,必須加強對回填施工的控制,改良回填技術。中等井磚塊砌筑縫隙采用灰泥填充,每層的回填厚度必須小于10 cm,并分層碾壓搗實;小型井采用砂漿進行回填,回填厚度和搗實技術與中等井保持一致。此外,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應加強路面井施工的過程監管和質量檢查,減少該問題的發生。
2)加強管道施工路面的緊實度。管道施工的路面緊實度也可以通過管道底部回填施工處理。施工單位在處理管道護腳的狹小部位時,應先用灰泥填充密實,然后在回填20cm的灰泥并用人工和機械分別搗實,最后在管腳兩側放坡,避免上下直通縫的出現。
3)盲道施工方案強化設計。對盲道施工方案的設計中,必須考慮道板脫落的問題,在正式施工前,應對施工過程中的難點和注意點進行特別強調。例如,要求施工單位加強對砂漿材料、砂漿干濕度的要求,提高施工質量,并加強后期盲道道板的維護和修補。
4)整修井道蓋的施工過程。對井道蓋的施工,必須從源頭整修。首先要設計規格相投的井蓋和井道,其次在井蓋的澆筑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規范大小尺寸,可以通過尺寸模型來檢驗。最后,在實際交付使用過程中,要經常進行檢查,對于損壞的井蓋要及時修補,對于缺失的井蓋要立即補充。通過前期和后期的整修,減少安全隱患。
5)主觀視角防治質量通病。除了從客觀上解決施工中的問題外,還需要從主觀角度防治質量通病的產生。第一,樹立道路施工質量通病防治管理理念。施工單位必須提高自身素質,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并應用到實際的施工管理中去。第二,加強道路建設質量控制。由于道路建設的工期長、要求高等原因,必須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施工后期的道路養護工作。第三,強化施工人員管理培訓,創新施工技術。為實現高質量道路工程施工建設的目標,必須定期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能培訓,建立科學高效的員工管理體系。樹立創新意識,不斷更新施工技術,從而保證道路工程施工的質量不斷提高。
道路工程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利國利民的項目,必須加強對機械施工中質量通病的防治,提高道路施工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