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在全面抗戰初期迅速擴兵,隨之產生了槍支彈藥嚴重短缺的問題。那么,這一困難究竟是如何解決的?概括而言,抗戰期間,中共部隊武器的主要來源有四:自產、繳獲、收編與撥付。
整個抗戰八年,中共部隊的自產武器,就步槍及擲彈筒而言,至多不過數萬支,顯然無法滿足其軍隊迅速擴大的需要。自產如此,那么繳獲又如何呢?一些數據顯示,八年抗戰期間,八路軍(新四軍)在武器彈藥的繳獲方面,確實相當可觀。這些繳獲,很可能更多地是來自于對偽軍的打擊,以及與國民黨“頑軍”的摩擦。
另外,在抗戰初期,收編曾一度是八路軍擴軍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其相當重要的武器來源。不過,民間武裝及槍支終究有限。
還有撥付,一是指國民政府的發給;二是指蘇聯的秘密援助。抗戰初期,蘇聯通過新疆到蘭州的公路援助國民政府。這個時期,八路軍駐新疆和蘭州的辦事處就順利承擔了秘密接收、轉運蘇聯武器的重任。這種秘密的武器彈藥援助,一直持續到抗戰勝利,至于具體數量及流向,迄今仍是謎團。 (摘自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