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波
時逢至圣先師誕辰之際,得以再度輔導參加“孔子杯”作文大賽,幸甚至哉!乘此第十一屆“孔子杯”作文大賽之東風,我們開展了“品讀《論語》,為文做人”系列德育活動。
教育的責任既要育英更要育德。中學階段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時期,是德育的重要時期。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古代文明,不僅影響著中國,而且影響著世界文明與進步。目前,國際上興起的孔子熱,孔子學院在許多國家的落成,已充分說明中國儒家文化的歷史滲透力和現實影響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為政以德”、“天下大同”等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這些思想對當今社會,仍有十分積極的影響作用。不論是教育工作者,還是將來承擔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當代中學生都有責任,有義務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思想。古為今用,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當代中學生應該借古鑒今,樹立遠大的理想,確立科學的人生定位和目標追求,正確選擇價值取向,力爭把自己培養成德才兼備的有用之才。
“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中處處有語文。”抓住這一契機,結合《論語》的學習,引導學生大量閱讀有關文章。引領學生品讀《論語》熱愛生活,關注生活,把作文大賽輔導之水的根基,培植于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中。建立讀書筆記,召開討論交流會,講述身邊的故事,朗讀《論語》比賽等等。“為文”與“做人”緊密的融入其中。“大賽”給了我們一個展示的舞臺,也給了大家一個汲取精神營養的好機會。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言,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千千萬萬的人組成了人類社會,這就決定了人人要遵守共同生活的行為準則和規范,即道德。只有道德,才能協調人們之間的關系,創造和諧世界;只有道德,才能綻放人生的魅力和光彩,讓人生更有意義。做一個有德之人,就是做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就是做一個大寫的人!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論語·為政》)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盡的。可以說,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比海深,是人間最偉大的力量。讓我們珍惜每一刻來孝敬父母。祝愿天下的父母都“壽比南山不老松,福如東海長流水”。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做人,當以誠信為先。何為誠信?誠實守信,表現在與人交往中,就是以誠相待,相互信賴;表現在工作和學習上,就是求真務實,實事求是;表現在對國家和集體的態度上,就是遵紀守法,忠于職守。
子曰:“仁遠乎哉,斯仁至矣。”(《論語·述而》)什么是“仁”?“仁”就是由“二”“人”組成的世界,在自己的心房中,要有他人的棲息地。仁是心田里愛的萌發,是心靈深處那根最善感的神經,是心曲中最溫柔的旋律。正因為這樣,仁者能克己,仁者能不害人,仁者能助人。也許我們不能成為有無限能量的太陽,那就讓我們做一支蠟燭,傳播愛、光明和溫暖吧!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什么是“義”?“義”,宜也,也就是道義、正義和大義。它是人在是非面前的正確選擇,也就是人在一切活動中只能遵循去做,別無選擇的最高義務和責任。“義”是中華美德之一,令人遺憾的是,當今社會義德正在離我們遠去,鑒于此,我們強烈呼喚義的回歸。
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論語·季氏》)禮是孔子思想體系的出發點。孔子認為禮治是社會得以安定的必要保障,唯有實行禮治才能建立“天下有道”的社會秩序。孔子認為仁是禮的實質,復禮是行仁的手段。我們現行社會所講的“禮”與孔子主張的“禮”的內涵已經有所不同。但“禮”在社會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做一個知禮、講禮、行禮之人是社會的呼喚,也是莘莘學子的目標。
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智者之所以成為智者,是因其有一種理智,是因其有一種明智,是因其有一種睿智。保持定力,不為外力所左右,不為誘惑所迷惑。心辨是非,知人識人。而今,我們看多了所謂的聰明人,將“智”演繹成一出算計他人的把戲;將“智”當成一個違法牟利的工具。聰明的你想成為一個真正的智者嗎?聆聽先哲的教誨,你定會茅塞頓開!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論語·衛靈公》)“君子”在《論語》中出現了101次,孔子賦予它極其崇高的稱號:他不但謙虛好學,志行高潔,而且有以天下為己任的理想與胸懷,又能發憤進取,自強不息,具有匡時濟世的學問和才能,是一個道德完人。他是孔子培養弟子的標準,也是一個為人的總方向。兩千多年來,正是這種道德完人,理想人格的“君子”形象,一直吸引和鼓勵著千千萬萬的有志之士,為能到這種境界歷經千磨萬難,終身砥礪不懈,也因此成就了他們的輝煌,為世世代代人們所敬仰。做“謙謙君子”是我們的理想,更會是我們的人生信念。
九月,鮮花再次開遍了校園,映著一張張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的笑臉。讓我們把一首首贊歌送給“至圣”孔子,在傳世經典《論語》中踐悟人生,“積小流以成江海”……
值此,對“孔子杯”作文大賽辛勤的耕耘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敬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