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玲麗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那年的我們,搖頭晃腦,學著你的模樣,大聲朗誦,聲情并茂,殊不知這其中蘊藏了多少能量。多年以后,當我們開始深究這種正能量時,終于漸漸感受到你的言語充滿的魅力。短短二十章節,卻把“仁愛”“禮義”“德治”表現得淋漓盡致。所以,后來人們十分尊敬地稱你為“孔圣人”。
在百家爭鳴的年代,儒家思想一直熠熠生輝。外人眼中的你保守而又倒退。可你卻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毅然決然地選擇“知其不可而為之”。你積極入世,不顧他人反對的目光,而最終,你也贏得了世人的尊重。
“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你說,你只是不厭其煩的教別人不懈怠。可這恰恰是你作為智者的表現,作為仁者的風度。你注重啟發式教育,明確要求,達到了觸類旁通的目的;作為教育者,你貧而樂道,富而好禮,你認為身教重于言教,多做少說,身正為芒,你是弟子眼中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師。
“克己復禮為仁。”你以“禮”來規定“仁”,你認為實踐仁德全靠自己。“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每一點都是“仁德”的表現。“予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你說在父母的襁褓中得到三年懷抱的愛撫,就應該為父母守喪三年以報恩。這足以表明了你的思想修養。而這一切,讓你無愧于世人的敬仰、銘記……
泱泱大國,悠悠華夏,承載了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風景。回溯源頭,無論歲月如何蹉跎,也抵擋不了命脈的傳承。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那些風云人物仍如鉆石般雕刻在我們內心深處。時過境遷,也掩蓋不了他們如火如荼的氣勢。
你亦如他們,甚至勝過于他們。在那個年代,戰火紛飛,你博得了所有人的尊重。至圣先師,萬世師表,成了萬家傳頌的故事。作為仁者的你,虛心而又高尚。在世人皆醉之下,你用你的智慧開創了儒學。而《論語》則成了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為后代所流傳……
(指導教師:姚芳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