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論語》
作者:馮國超 著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43098
版次:1
裝幀:平裝
紙張:膠版紙
印刷時間:2007-09-01
頁數(shù):296
開本:16開
內(nèi)容簡介:讀真正的論語,真正值得讀的論語。一部值得你終生典藏,能讓你一生受用的經(jīng)典力作。首次為《論語》配上200余幅精美圖片,使閱讀《論語》成為一種享受。文中配圖嚴謹,與文字一一對應,使圖文之間互相啟發(fā),充滿趣味性。集眾家之大成,譯文精致、流暢,注釋準確、客觀,導讀極具啟發(fā)性。
作者馮國超,1965年10月出生。1986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88年起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編輯部工作,長期從事中國哲學史及宗教學研究方面稿件的編輯工作。
《論語譯注》
作 ? ?者:楊伯峻
出 版 社:中華書局
I S B N: 9787101054194
版 次:2006年12月第1版
印 次:2011年9月第12次
開 本:16 開
定 ? ?價:26 元
內(nèi)容簡介:“半部《論語》治天下”,自古至今,無論在士人當中還是在老百姓中間,《論語》一書都是中國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論語》作為中華文化的源典,其論證的主張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國兩千多年的政教體制、社會習俗、心理習慣和行為方式里去。
楊伯峻先生《論語譯注》向以注釋準確、譯注平實著稱,是當代最好的《論語》讀本之一,在學術界和讀者中享有盛譽。但因其一直以繁體字本行世,也給不少讀者帶來了不便。為此,編者這次改用簡體字出版,以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
因為改用簡體字,原來的個別注釋不再適用,編者作了相應的調(diào)整。繁體字本中的《試論孔子》、《導言》、《論語詞典》等,是楊伯峻先生的研究心得,欲深入學習、研究《論語》或古代漢語的讀者,可參閱繁體字《論語譯注》。
《去圣乃得真孔子:<論語>縱橫讀》
叢書名:我們的經(jīng)典
作 ?者:李零 著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出版時間:2008-3-1
ISBN:9787108028716
內(nèi)容簡介:本書是《喪家狗》的續(xù)篇,它和前書不一樣,不是通讀,而是精讀。在這本書里,作者是把《論語》拆開來讀:上篇講人物,縱著讀;下篇講思想,橫著讀。作者叫“《論語》縱橫讀”。它和前書有共同主題:一是講圣人概念的變化,孔子為什么拒絕當圣人,子貢為什么要把他樹為圣人;二是講道統(tǒng)之謬,它是怎樣從孔顏之道到孔孟之道,再從孔孟之道到孔朱之道,四配十二哲都是怎么捏造出來的。
作者李零,生于1948年,祖籍山西武鄉(xiāng)縣,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主要從事考古、古文字和古文獻的研究。
《論語入門》
作者:黃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8月1日)
平裝: 311頁
開本: 32開
ISBN: 9787532544554, 7532544559
內(nèi)容簡介:本書對《論語》的解說平實而親切,力求在忠實原貌的前提下,又能結合現(xiàn)實人生加以發(fā)揮,使人領悟到經(jīng)典的魅力與價值。該書由三大塊組成:背景辭典;原著助讀,包括基本概念與范疇解讀與文本賞析;原著選(全)編,內(nèi)容有原文、注釋與翻譯。本書的特點是形式獨特、新穎,闡發(fā)既有厚重的歷史感,又有豐富的現(xiàn)實意涵,適合各種讀者閱讀。
《論語別裁》
作 者:南懷瑾
ISBN:7309032438
頁 數(shù):933
定 價:42.00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5年
裝 幀:平裝
開 本:32開
內(nèi)容簡介:臺灣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撰成的《論語別裁》,是一本關于《論語》的講演錄。書中對《論語》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詳細而又生動的講述。不僅有篇章結構、段落聯(lián)結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義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闡發(fā)。尤為新穎的是,作者將對原文的串講撮編為一個個歷史故事,蘊意深邃而妙趣橫生,這在眾多的《論語》章疏中是別具一格的。
《不讀論語枉少年》
作 ?者:謝然 著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12-1
ISBN:9787550703346
版 ?次:1
頁 ?數(shù):219
印刷時間:2011-12-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包 ?裝:平裝
內(nèi)容簡介:這是一本90后小作家對儒家經(jīng)典《論語》的另類且幽默、現(xiàn)實而深刻的解讀。作者從傳統(tǒng)經(jīng)典的眼光來猛烈批判現(xiàn)實,又從當下的眼光來深刻解讀傳統(tǒng)經(jīng)典。
這本書告訴你,讀《論語》很有趣,很好玩,孔子是個可愛的普通的神奇的智慧的老頭子,《論語》是一本值得所有少年認真品讀、用心玩讀的書,是一本可以當作小說來追讀的書.是一本長得最不像經(jīng)典的經(jīng)典。
這本書告訴你,讀經(jīng)典,其實可以讀得很輕松,可以讀得很平靜,可以讀得很幽默,可以風吹哪頁讀哪頁。
這94篇內(nèi)容相關又各自獨立的篇章,能解讀這個小作家不凡智慧的來源.
《論語今讀》
作者:李澤厚 著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版次:1
裝幀:平裝
紙張:膠版紙
印刷時間:2004-03-01
頁數(shù):538
開本:16開
內(nèi)容簡介:《論語今讀》完成于1989—1994年期間,為李澤厚先生的重要著作之一。先后對二十篇《論語》逐一讀解。其書的體例分為譯、注、記。譯章盡可能最大程度地保持原貌,采用直譯,對于專有詞匯如“君子”、“小人”則一律不譯,而重要的詞匯如“仁”“禮”“義”則有專章說明;注則參考朱熹的《論語集注》、劉寶楠的《論語正義》、陳樹德的《論語集釋》等多家注,力求精簡全面;記是作者的評論、札記和解說?;蛑v本文,或談哲學、或發(fā)議論,無一定之規(guī),明白透徹,文體活潑。
李澤厚認為,《論語》這本書所宣講、所傳布、所論證的那些“道理” 、“規(guī)則”、主張、思想,已代代相傳,長久地滲透在中國兩千年來的政教體制、社會習俗、心理習慣和人們的行為、思想、言語、活動中了。它已成為規(guī)范整個社會活動和人們行為的準則和指南,并且“百姓日用而不知”,由文化而心理,不僅極大地支配和影響了人們的思想、理解和認識,而且作用于人們的感情、想象和信仰,是有關中國文化的某種“心魂”所在。孔子和《論語》所代表的儒學,在塑建、構造漢民族之化心理結構的歷史過程中起到了無可替代、首屈一指的嚴重作用。
因為重要,李澤厚重新譯注了《論語》,并圍繞今日如何讀《論語》這個中心,寫下了自己的評論、札記和解說,統(tǒng)稱為“記”。它們長短不一,品類不齊;或講本文,或談哲學;或發(fā)議論,或表牢騷;或就事論理,或借題發(fā)揮;并無定規(guī),不一而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