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對加強和改進干部考核作出明確部署。重慶市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堅持問題導向和從嚴要求,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扎實開展“優化考核助推區縣科學發展”專項行動,改進完善了區縣年度綜合考核評價機制。
本刊記者到區縣采訪時,經常聽到這樣的反映:現在的考核非常公平公正、公開透明,考核結果令人信服,評選的先進集體和優秀干部也具有公信力和說服力。
現在的年度考核,既不發獎金、不頒獎牌,也不開表彰大會,但各區縣為什么會如此高度重視?
采訪中,區縣干部普遍這樣說:除了我市政治生態好,領導干部敢于擔當、積極作為,想干事、能干事外,也說明區縣考核工作科學規范、考核結果運用充分,考出了壓力和動力,考出了正能量和精氣神。
區縣考核如此叫好,是因為它發揮了四大作用。
破解了長期以來區縣考核存在的五大難題
對區縣考核的改進優化,市考核辦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重點解決什么問題。通過改進優化考核標準、改進優化指標設置、改進優化考核項目,解決了長期以來區縣考核存在的五大難題。
一是強化科學導向,實施綜合考核,切實解決了“唯GDP論英雄”問題。堅持正確考核導向,注重全面考核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以及黨的建設情況,真正做到“不唯GDP論英雄”。
二是強化功能分區,實施差異化考核,切實解決了“一張試卷考大家”的問題。考核不再用“一張試卷考大家”,而是緊緊圍繞五大功能區域主體功能定位做文章,這個區域的主體功能定位是什么,考核就突出什么,就據此設置什么指標體系,增強考核的針對性、客觀性和科學性。
三是強化基礎保障,實施負面清單考核,切實解決了“一票否決”泛化、約束力不強等問題。改進后的區縣考核體系單設了“基礎保障類”指標,該類指標不設具體分值,遵循“有事法則”,設置負面清單,嚴格實行倒扣分,從而解決了“一票否決”泛化、約束力不強等問題,倒逼區縣堅持底線思維,扎實抓好基層基礎工作。
四是強化實考考實,實施客觀公正考核,切實解決了考核失真失實問題。注重用統計數據說話,注重日常考核,嚴肅考核工作紀律,堅決杜絕考核中的弄虛作假、虛報浮夸和人情考核、印象考核等現象,切實提高考核工作的準確度和公信力。
五是強化精簡整合,實施項目管理,切實解決了基層迎考迎評負擔沉重問題。實行“三個一律”:凡中央部委文件沒有明確規定的一律取消;凡不符合“五大功能區域”建設要求的一律取消;凡納入綜合考核的,其單項考核一律取消。通過加大統籌整合力度,大幅度精簡各類工作考核,極大地減輕了區縣的考核負擔。
真正成為引領全市科學發展的推進器
過去,區縣發展思路不清、“東一榔頭西一棒”,重點不明、“眉毛胡子一把抓”,以及發展同質、競爭無序等問題較為突出。現在,按照市委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差異化設置考核指標,引導區縣理清思路,走上了差異發展、特色發展、科學發展之路。
一是讓區縣明白了“能干什么、該干什么、干好什么”。在考核指標設計上切實糾正“一刀切”的做法,提出根據不同功能區域劃分,差異化設置考核指標,賦予不同的考核權重,從而明確告訴各功能區域“能干什么、該干什么、干好什么”。這樣就使一些不該有的壓力沒有了,本應突出的壓力進一步加大了,促使各地必須冷靜思考,完善發展思路,真正實現“科學發展、富民興渝”。
二是統一了思想,樹立起正確政績觀。在新的考核導向下,各區縣在推動發展過程中,更加注重把握規律性、提高科學性,不再盲目崇拜GDP,不再片面追求高速度,不再搞華而不實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牢固樹立起“功成不必在我”“抓生態環保、扶貧開發也是政績”“新官也要理舊賬”等發展理念,牢固樹立起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事業觀、政績觀。
三是促進了區縣差異發展、特色發展、科學發展。考核不再是用“一張試卷考大家”,而是因地制宜、量體裁衣,緊緊圍繞區域主體功能定位做文章,這個區域的主體功能定位是什么,考核就突出什么,就據此設置什么指標體系——差異化設置考核指標,引導區縣理清思路、各安其位,走上了差異發展、特色發展、科學發展路子。
強有力地推進了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
強化考核結果綜合運用,把考核結果與干部選拔任用、培養教育、管理監督、激勵約束良性對接,傳導了壓力、考出了動力、激發了活力,從而引導領導干部低調務實、少說多做,敢于擔當、積極作為。
一是倒逼區縣領導干部作風大轉變。過去那些名目繁多、導向不正確的考核被取消后,既化解了被考者的一大堆煩惱,又解放了施考者的自我束縛,促使區縣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切實轉思想、轉作風,徹底扭轉過去單純憑考核推動工作的狀況,真正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
二是推動各級干部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大轉變。“不簡單地以GDP論英雄”“大幅度精簡各類工作考核”等有力舉措,推動各級干部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呈現出四個明顯變化:由過去疲于應付考核到現在集中精力抓發展的變化;由過去盲目無序競爭到現在推進差異化發展的變化;由過去推進工作只靠考核到現在加強日常服務指導的變化;由過去糾結數據高低到現在注重真實發展水平的變化。
三是引導各級干部樹立了干事創業、創先爭優的實干作風。新考核體系運行兩年來,考核工作不但實現了公平公正,而且考得準、考得實,讓各級干部真切地感受到考核的公信力——讓各級干部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只有干得好才能考得好,要想考核得高分拿先進,就必須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實干”和“擔當”已經成為各級干部的自發行為。
全面促進了全市考核工作水平的提高
市委改進完善區縣綜合考核的意見下發后,各區縣緊密結合實際狠抓貫徹落實,做好與本地實際結合的大文章,促進全市考核工作有了新的轉變、新的發展,提高了全市考核工作科學化水平。
一是各區縣搞好對接,改進完善了自身考核工作。各區縣對接市委新考核體系,改進完善了自身干部考核工作。江北、渝北、巴南開發了各有側重、各具特色的干部考評信息系統,實現了日常考核動態化、年度考核高效化、綜合運用便捷化;大渡口、永川、璧山、梁平、忠縣對照市委考核辦法,對本區縣考核的內容、方式、結果運用等作出全面改進,構建了科學規范、簡單適用、務實高效的考核體系;開縣、巫溪、酉陽、彭水、萬盛經開區等地堅持立標、對標、達標的工作方法,普遍對市級考核所涉及的工作實行月調度、季評估、半年小結,加強動態管理;長壽在民調隊伍建設正規化、調查手段多樣化、指標設置差異化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二是形成了上下對接、層層傳導、有效落實的考核工作機制。各區縣將市里相關考核指標的考核成績計算到對應部門班子和干部的考核中,形成了上下對接、層層傳導、有效落實的考核工作機制。如黔江、涪陵、江北、大足、石柱將考核結果折算運用到區級相關部門年度工作考核中,與年終績效適度掛鉤;秀山建立獎懲機制,讓干得好的班子和干部有想頭,干得差的受警告或組織處理;南岸、合川、南川、潼南、豐都根據市委考核結果,及時兌現獎懲措施,激勵先進、鞭策后進;綦江對當年考核指標得分列倒數前兩位的相關部門進行誡勉談話,對連續兩年倒數第一的部門負責人進行組織處理;萬州規定,考核指標得分列全市后15位的,相關部門班子年度考核不得評為先進;銅梁、榮昌、武隆、城口、巫山高度重視民意調查中群眾反映問題的辦理,確保事事有落實、件件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