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莎莎
2015年6月19日,端午節。
江津區塘河古鎮第六屆龍舟文化節正式拉開帷幕。
龍舟競渡、婚俗展覽、富硒美食節等精彩節目一一上演,游客流連忘返。
“最近兩年,塘河文化節人氣越來越旺了!”村民程淳昌感慨。
“不考核工業指標,我們可以專心發展旅游了!”塘河鎮黨委書記李艷說。
變化的不只是塘河——江津各個鄉鎮都實現了錯位發展。
這一切,得益于市委建立了差異化考核體系。
集體困惑
2006年初,一家造紙企業造訪重慶。
“我們將在重慶近郊區縣中選址建廠?!逼髽I負責人說。
消息一出,不少近郊區縣摩拳擦掌。
這其中就有江津,負責招商的團隊多次開會分析應對之策。
“聽說,人家都跑到江北機場接那家紙業公司的考察團隊了!”
“現在,跟我們競爭比較大的是周邊的幾個區縣……”
“我們必須拿出更大的優惠政策……”
幾經交手,最終江津還是遺憾失手。
最后,那家企業落戶永川。
“當時,我們都知道造紙行業的‘制漿環節屬于高污染工藝,卻還是爭得頭破血流!”作為當時招商團隊成員,現任江津區經信委主任的漆曉強無奈地說。
如此高污染企業,為何還如此搶手?
“‘一張試卷考大家之下,各區縣都搶著做大經濟總量!”江津區委常委、組織部長敖天才說。
同樣困惑的還有時任江津區某鎮副鎮長老馬。
2011年9月的一天,老馬一進辦公室,就迫不及待地查閱昨天的轉戶排名。
“又倒退了兩名!”老馬皺起眉頭。
怎么辦呢?
突然,老馬有了主意:“把敬老院里的五保戶轉成城鎮戶口,他們還可以享受更多低保!”
于是,老馬馬上行動起來。
如其所料,當天該鎮的排名跑到了前幾名。
“可是,明天又怎么辦呢!”老馬陷入焦慮中。
在“雙百”城市建設的壓力之下,江津每天都要考核鄉鎮的轉戶人口和城鎮化率。
“當時,城市建設貪大、貪快,給基層造成很大壓力。”采訪中,已退休在家的老馬對記者說。
和很多區縣一樣,江津陷入發展困惑中。
差異考核
對于基層的困惑,市委、市政府早已開始謀劃新的發展思路。
2013年9月,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出臺。
“江津被劃為城市發展新區——全市工業化、城鎮化主戰場?!苯騾^委書記陶長海說。
同時,配套功能分區,市委提出了差異化考核的思路。
2013年12月,《關于改進完善區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的意見》和《區縣經濟社會發展實績考核指標體系》下發。
“不再‘一張試卷考大家了,差異化考核更科學了!” 敖天才眼前一亮。
于是,江津馬上研究考核指標,對比前后的變化。
“加強了經濟發展貢獻度的考核,提高了經濟發展類考核指標的權重,注重考核工業經濟、新型城鎮化,增加了生態保護、文化發展的考核指標權重?!苯騾^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區綜合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朱永江說。
考核“指揮棒”一變,江津立即調整發展思路。
“我們將‘雙百城市的目標調整為建設‘產城融合的美麗濱江城市,并完善了‘工業為要,五業互動的發展思路?!碧臻L海說。
與此同時,江津也出臺了對接的差異化考核的文件通知。
2014年4月,江津區委組織部相繼下發《關于印發〈2014年江津區處級領導班子實績考核指標〉的通知》和《關于分解2014年重慶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考核指標責任的通知》。
考核的導向效應,隨即在各級干部中次第產生。
取舍有道
2015年4月,江津區白沙工業園。
園區管委會副主任袁偉接待了某企業考察團隊。
“我們想在白沙建50萬噸的潤滑油生產廠……”考察團隊負責人說。
袁偉并未表現出太大的興趣——他心里緊緊繃著一根弦。
“環保能不能過關、投入產出比如何等,都是我們現在要考慮的問題。”袁偉說,“江津招商引資,不再來者不拒了!”
在江津,白沙工業園屬于起步較晚的園區,急需快速發展,即便如此,在綜合分析后,園區管委會仍決定放棄這一項目。
“最主要是環保不過關,到時我們生態保護這一項的考核會掉分。”袁偉說。
2013年以來,江津將上百家企業拒之門外,包括一家年產值50億元的玻璃企業。
2014年3月,江津拒絕了一個包含30多家電鍍企業的產業園落戶。
…………
在嚴把門檻的同時,江津又大力引進優質企業,改造升級傳統產業,發展循環經濟。
“對環保優質企業‘主動跟,蹲點守候;對高污染企業‘被動跟,接待來訪,但拒之門外?!逼釙詮娬f。
對于基層鄉鎮來說,差異考核也給它們松了綁。
“基層鄉鎮考核分兩類,一類鄉鎮有工業考核指標,二類鄉鎮就沒有?!敝煊澜f。
石門鎮就屬于二類考核鄉鎮。
“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過快追求城鎮化了,現在是新型城鎮化?!笔T鎮黨委書記羅英說。
如今,石門鎮還依托石門大佛等旅游資源,發展起了鄉村旅游和特色效益農業,更加注重改善民生。
產城融合
“產城融合示范高地,宜居宜業幸福新城?!?014年初,陶長海給雙福新區重新定位。
從“工業園區”到“雙福新區”,再到“產城融合示范高地”,雙福的定位更加科學。
“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融合是我們的發展路徑?!彪p福新區管委會主任李勇說。
于是,雙福在發展園區工業的基礎上,狠抓城市配套建設。
輕軌、重慶交通大學、雙福國際農貿城、奧特萊斯等項目落戶雙福,一次次令人驚艷。
“交通、教育、醫療、餐飲……配套齊全?!崩钣抡f。
這一切成了吸引企業和人才的重要砝碼。
2014年11月17日,雙福新區“聚三篇”餐廳。
張碩和家人舉杯言歡,慶祝回家鄉工作周年紀念。
那年,香港大學法學博士畢業生張碩,聽著王力宏的《落葉歸根》回到家鄉雙福。
雙福的發展為他提供了施展才華的空間,現在,張碩已是雙福某專業市場的法律顧問。
“年薪20萬元,企業提供了一套住房……”張碩興奮地說。
房子、車子都有了,張碩決定在雙福尋找另一半,扎根家鄉一輩子。
“以后小孩上學,從幼兒園到博士,全部配套齊全?!睆埓T說。
如今,雙福新區入駐企業340家,產業工人達4萬人。
“2014年雙福新區工業產值達395億元,2015年預計突破460億元?!崩钣滦判臐M滿。
像雙福這般,在新考核體系引領下,江津正向產城融合示范區大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