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達韜
2015年4月的一天,武隆縣仙女山景區。
這天,武隆縣委書記何平一行前來視察。
“這是什么樹?”指著一棵大樹,何平問身邊的人。
大家面面相覷,皆不作聲。
何平當即指示,對每棵大樹進行登記造冊,并掛上標牌。
“為了不影響景觀,何書記要求所有標牌用木制的。”武隆喀斯特旅游集團董事長任良生說。
一個縣委書記,為何連樹木、標牌都管?
“每一棵樹都會影響我的政績考核。”何平開玩笑道。
兩難困境
履新武隆縣旅游局副局長之前,冉鏘鳳是武隆縣投資促進辦公室主任。
那時,冉鏘鳳有一項“特權”:“區直干部考核,我沒有民主測評這一項。”
“因為我‘樹敵太多。”冉鏘鳳笑言。
為何‘樹敵?
以前,在區縣干部考核中,GDP總量及工業增加值占有絕對權重。
為此,全縣上下都盯著工業招商引資。
作為縣投資促進辦主任,冉鏘鳳必須牽頭各個工業招商項目。
同時,她還有另一個任務。“歷屆縣委、縣政府都把生態旅游業視為武隆的主要發展方向。”冉鏘鳳說。
而生態旅游,依仗的正是武隆天然的山山水水。
因此,縣委、縣政府要求對引進項目進行嚴格審核,防止污染企業進入——任務落在縣投資促進辦肩上。
正是發展工業和保護生態,讓冉鏘鳳“樹敵”不少。
一次,一個招商團隊引進了一個大理石生產企業。
廠址已選好,設備已運來,工人也已到位。
但最后,該項目被縣投資促進辦叫停。
“這會破壞山體山貌。”冉鏘鳳說。
招商團隊把怨氣撒到冉鏘鳳身上:“費老大勁把我們招來,你們又不讓落地,這不是坑人么!”
這樣的情況,冉鏘鳳沒少碰上。
冉鏘鳳找縣領導訴苦,縣領導也只能安慰她:“市里要考核GDP和工業增加值,為了大局,你就忍了吧。”
其時,重慶對區縣的考核指標體系中并無“旅游”項目,GDP以及工業增加值才是大頭。
在“唯GDP”考核壓力下,旅游和工業成為一對矛盾,讓武隆縣陷入兩難困境。
工業棄速
隆泰鋼絲鋼絞線項目簽約武隆。
四聯LED藍寶石項目簽約武隆。
…………
前些年,盡管招商門檻很高,但富集的電力資源,還是讓武隆成功吸引了一批工業企業。
“武隆的水電、風電資源非常豐富。”武隆縣經信委主任景剛說。
當然,這些企業都是武隆千挑萬選的。
“凡是高污染企業,我們一概拒之門外。”武隆縣委常委、副縣長陳平說。
可是,就算限制了工業污染,但發展工業仍舊必須征地——為此,武隆縣規劃了近20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
人們似乎看到了秀美的武隆將被撕開一個個口子。
直到2013年,武隆縣委、縣政府作出決議——暫緩園區開發速度,只先行開發3個組團。
為何驟然降速?
這年,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出臺。
“市上不再考核我們的GDP和工業增加值,而是重點考核我們的生態發展。”陳平說,“旅游發展也被單列考核。”
這讓武隆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滿心歡喜:“我們堅持綠色發展的信心更足了!”
“不再發展工業,不要GDP了么?”新的“指揮棒”出臺之初,有干部問陳平。
“不是不要,而是要發展更適合武隆的工業。”陳平說。
為此,武隆縣進一步抬高工業企業入駐的生態門檻,同時將全部企業“引企入園”。
“加大產業向園區的集中度,最大程度減少對生態的影響。”陳平說。
按照“減速保質”要求,武隆縣工業園區的面積被限制在4平方公里以內。
節制旅游
2013年,武隆喀斯特旅游集團準備在仙女山開發一個四季滑雪場。
圍繞仙女山大草地,任良生精心準備了三個選址方案。
“仙女山大草地風光秀麗,游客集中——建成后,能盡快發揮效益。”任良生說。
前期規劃、專家論證等準備工作做好之后,任良生請來縣領導到現場勘察。
“旅游現在是重點考核指標,重點旅游項目必須由領導班子集體決定。”陳平說。
不料,縣領導一致給予否決:“三個都不行,不能破壞仙女山的一草一木。”
任良生一下傻了眼。
更讓任良生傻眼的事情還在后頭。
在徒步巡視一番后,時任縣委書記劉新宇指著一個山坳說:“可以選這里。”
一眼看去,任良生的心涼了半截。
“那是一個石漠化的荒坡,一棵樹都沒有。”任良生說。
選擇這里,就意味著前期的工作都白做了。
而且,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擺在任良生面前——這個地方遠離核心景區,建成后效益堪憂。
可縣領導班子決心已定:“生態是武隆旅游的本錢,不能為了短期效益,無節制地開發。”
在考核“指揮棒”引領下,“節制旅游”的理念很快就被貫徹下去——
在仙女山景區,每天的客流量被嚴格限制,一張票都不多賣。
在芙蓉洞,根據檢測到的洞內環境質量,分批分時段入洞參觀。
…………
而后的事實證明,“節制旅游”并不是小題大做。
綠色崛起
2015年5月25日,武隆仙女山鎮游客接待中心。
天空飄著蒙蒙細雨,一些散客盡情呼吸著清新空氣。
他們還不知道,他們或將見證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的誕生。
中午時分,200多輛旅游大巴車陸續駛入停車場。
車門打開,一支胸掛“同游武隆”標牌、頭戴統一小紅帽的超長游客隊伍涌向售票廳。
“我們組織了10121名游客從四川省的不同城市出發,來武隆景區游玩。”武隆景區四川大區經理曾亞軍說。
盡管天公不作美,但游客依然熱情高漲。
“這里景色太美了,尤其是天生三硚。”
“我以前到武隆耍過的,這次是帶家人來。”
…………
鑒于國內尚沒有任何景區有過一次性接待上萬人的例子,所以,武隆準備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
“這得益于我們有過硬的接待配套設施和旅游旺季接待經驗。”武隆縣旅游局長王德勝說。
2014年,武隆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900萬人次。
在旅游交出一份漂亮答卷的同時,2014年,武隆工業總產值更是首次邁上百億元臺階。
可喜的是,武隆縣工業經濟也呈現出“生態工業”的特征——
園區多數企業不需要排水,工業廢水循環使用。
噪音大的企業,均從低到高栽種三排消音樹苗。
…………
“在差異化考核引領下,武隆的生態旅游和工業發展不再是矛盾,而是實現了雙贏。”何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