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施施
道教對女性的尊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表現得非常獨特。在道教的神仙譜系中,西王母為女仙之首。在她的麾下,南有航海女神天妃娘娘(媽祖),北有碧霞元君,分別受到南北廣大香客經久不衰的崇拜。列入道教仙班的還有授黃帝符書以破蚩尤的黃帝之師九天玄女,以及以仙桃、美酒、佛手等獻壽的壽仙麻姑等等。此外,道教中上有依照陰陽五行的玄想而構想出的諸多月宮星辰系女神仙,下有根據干支、方位相結合而創建出的龐大的玉女神仙系統。再來,在道教的各種符咒、齋醮、存神等科儀方術中,崇拜女性神仙的事例也比比皆是。
縱觀道教發展歷史,可知其始終貫穿著一條“主陰”的思想線。作為道家思想“源頭”的老子有言: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認為陰陽相合而為和,這為提升女性意識,提高女性地位,起了理論上的先導作用。道教思想從陰陽和合的理論出發,以尊陽而崇陰為基點,形成了“重陰陽,等男女”的鮮明特色。這是道教最具人文色彩的亮光。中國道教所具有的陰柔色調,以一種特殊的文化樣式豐富了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內容。
另外,《太平經》也有云:“天地之道,乃一陰一陽,各出半力,合為一,乃后共成一。”“男女各出半力,同志和合,乃成一 家。”由此可見,在家庭倫理中,男女地位應該是平等的,男女和合的人道與陰陽和合的天道是對應的。此處也可以體現出道教對女性的尊崇。
道教還有一個不同于其他教派的特點,即對于婚姻的態度。 道教雖然也有戒欲、戒色的戒條,但是并不排斥婚姻。從某種程度上說,婚姻的存在,正是“陰陽結合”的最好體現。道教的婚姻觀,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男女平等的思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