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新 高淑一
自21世紀初實施課程改革以來,語文課程改革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等多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和可喜成績。然而,在與現實生活相關聯方面,語文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尤其是2014年北京市教委發布《北京市中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改進意見》以來,切實解決語文教學與社會實踐整合和經典文學作品閱讀量不足等深層次問題正逐步得到認識和解決。房山區為了“加強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應用的聯系”“不斷開發、豐富閱讀資源”“積極拓展閱讀視野”,一方面將PISA中國獨立研究經驗落實在語文與現實生活相互結合層面,另一方面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閱讀經典名著。
如何在課堂上指導學生閱讀長篇名著,這是在推進名著閱讀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房山區的經驗告訴我們,在課堂上指導學生閱讀名著,首先,做到師生同讀,既不能只是教師要求學生去讀,教師只當檢察官;其次,在課堂上,教師要想辦法采取各種形式指導學生閱讀、專題閱讀、主題閱讀,可開展交流討論、成果
匯報等。
房山區的經驗告訴我們應摒棄應試思維,在北京教育改革難得的良好環境中,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地做點兒研究,切切實實地解決一些問題,扎扎實實地拿出一些經驗,推出一批教師。當我們把立德樹人、傳承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課堂與社會實踐相互結合放在改革中心位置時,相信語文教學定會結出豐碩成果,走出一批語文教育的“新人”。
正如北京市房山區行宮園學校李萬凱所說,PISA閱讀的認知目的是訪問檢索信息、整合和解釋文本、反思和評價本文,這正是語文閱讀的核心能力。而且,PISA題中的閱讀目的和情境分類表述清楚,包括:一是為了個人應用而閱讀;二是為了公共應用而閱讀;三是為了職業而閱讀;四是為了教育而閱讀。其閱讀選文強調情境性和生活性,這會為語文閱讀教學注入新鮮血液。參與項目組的各項活動,可讓教師自身教學水平也會得到提高。參與《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編寫,也需要閱讀大量的理論書籍,了解PISA閱讀能力層級,加深對PISA閱讀的認識,找到閱讀非連續文本的策略,即通過“整體把握”來“概括完整信息”,通過“定向瀏覽”來“獲取需要信息”,通過“判斷比較”來“篩選整合信息”。
總之,PISA閱讀會為語文教學注入活力,“讓語文走進學生的現實生活,讓語文豐富學生的精神境界”,這也將是我們的努力方向。
北京市房山區韓村河中學教師李香閣則認為,PISA閱讀能力測試文本讓其大開眼界,語文課上多了生活化閱讀的內容,多了趣味和意義,這是因為PISA閱讀是生活情境式的,是真正的生活化閱讀和生存式閱讀,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有利于生活與生存教育。而且,研究PISA閱讀能力,讓其找到它與中高考閱讀能力的異同,捕捉到中高考的改革方向,提高自身的閱讀教學能力。“為生存而學習”的PISA閱讀教學讓語文教師會大膽地把PISA閱讀觀念和內容帶進課堂,不僅會促進中高考,還會提升學生生活閱讀能力,一舉兩得。
北京市房山區長溝中學教師王磊認為,今年學生的語文成績不錯,這與學生的成功和PISA閱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是PISA閱讀為語文學習提供了源源不斷的
養分。
一個教師僅僅能及時地反思教學,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是不夠的,教師的教育理念必須符合社會發展。作為青年教師,非常慶幸在職業生涯開始時恰逢PISA中國獨立研究活動的開展,讓他有著和別人不一樣的起點,帶給他和學生不一樣的閱讀體驗。隨著對PISA閱讀素養的理解加深,他深刻認識到這個時代需要教師在教育思想、工作態度和工作方法上,以傳統教學實踐為基礎進行變革。
教師的真正發展,是從教育思想的轉變開始的。教師應用不同的尺子,發現孩子與眾不同的長處。我們不僅要給學生一個漂亮的分數,更應教給他們一把打開未來世界大門的鑰匙,而PISA閱讀所崇尚的素養,就是這樣一把金鑰匙。
(作者單位:1.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 2.北京市房山教師進修學校)
(責任編輯:孫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