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李淑芹,女(1967-),碩士畢業,教授。工作單位: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生態工程系。
摘要:鮮花是人類朋友,她不僅美化了我們周圍的環境,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感情,陶冶了人們的情操。尤其在現代社會,鮮花更成為交往中的一種時尚的高雅禮品。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014-01
鮮花是人類朋友,她不僅美化了我們周圍的環境,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感情,陶冶人們的情操,尤其在現代社會,鮮花更成為人際交往中一種時尚高雅的禮品。
一、禮儀鮮花的起源
禮儀鮮花的起源同其他禮儀一樣,是由習俗形成的。先民們通過寄情鮮花來傳遞感情而形成的良好的鮮花禮儀習俗,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花文化財富。例如,蘭草氣味芬芳就有了“不以無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瑣。氣若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 的優美佳作,用以比君子(《猗蘭操》、《離騷》、《蘭》)。因為芍藥可以分株繁殖,別名離草,故朋友相別贈以芍藥,表達依依惜別之情,所以離別贈芍藥是古代中國最風行的鮮花禮儀。在古希臘,由于戰爭頻繁,涌現出了一批批戰斗英雄,人們用鮮花迎接凱旋歸來的壯士,把最能表達崇敬之情的鮮花送給他們。鮮花禮儀歷經數千年延續到現在,盛行不衰,并逐漸國際化。這一發展過程,經受了時間和空間的考驗,表明鮮花禮儀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鮮花禮儀具有無窮的魅力和獨特的作用。
二、花意花語
鮮花來表達的語言實在太豐富了,首先要了解花語花意,才能使花卉展明月之精華,匯天地之靈逸,有自在自得之美。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們愛花,不僅因為她五彩繽紛,姹紫嫣紅,還因為她具有一種象征美(意蘊美)。
我國歷代對鮮花進行吟詠的歌賦不勝枚舉,流風遺韻,千古不衰,經過長期演化,人們賦與各種花一定的寓意,以傳遞感情,抒發胸臆。如牡丹: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競夸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 蘭花:不以無人而不芳,不以清寒而萎瑣,氣若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菊花:寧可抱香枝頭死,何曾吹落北風中。考試及第譽為“折桂”,奉獻桃子祝老人長壽,贈石榴是愿新婚夫婦多子等。
花語是各國、各民族根據各種植物,尤其是花卉的特點、習性和傳說典故,賦予的各種不同的人性化象征意義。是人們用花來表達人的語言、某種感情與愿望,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逐漸約定俗成的,為一定范圍人群所公認的信息交流形式。花語雖無聲,但此時無聲勝有聲,其中的涵義和情感表達甚于言語。
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豐富多彩,花語也隨之花樣翻新、新穎生動、變化萬千。玫瑰花是“愛情之花”。特別是2月14日,西方情人節,在愛情之河暢游的年輕人,都用此花獻給自己的心上人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在古希臘神話中,玫瑰集愛與美于一身,既是美神的化身,又溶進了愛神的血液。可以說,在世界范圍內,玫瑰是用來表達愛情的通用語言。玫瑰代表愛情,但不同顏色、朵數的玫瑰還另有吉意!白玫瑰的花語是我足以與你相配;紅玫瑰花語是熱戀;粉玫瑰花語是愛的誓言,藍色妖姬花語是我對你特別的愛戀。不同數量的鮮花也有不同的花語,如一枝藍色妖姬花語是相守一生,兩枝藍色妖姬花語是相遇是一種宿命,三枝藍色妖姬花語是你是我最深的愛戀希望銘記這段愛情故事。這些詳細具體化的花語更加豐富了鮮花禮儀。
三、禮儀鮮花的應用形式
鮮花在禮儀交往中的作用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加深而越來越大,并成為社會交際中的一個時尚禮品。鮮花在禮儀交往中主要有以下幾種應用形式:
花束:包括普通花束和新娘捧花。主要使用各類包裝紙、絲帶等配材,對組合好的鮮花進行各種不同風格的包裝,單手可握,雙手可捧。可用于迎送客人、訪友、慶典儀式上的獻花、饋贈禮品、結婚等場合。
桌花:使用針盤、花瓶等容器將花材固定在花泥等固定物上,形成不同的風格。可用于辦公室、餐廳、接待處、飯店前臺、會議室等場所。
花籃:,使用各式花籃,在籃內放入花泥,將鮮花插于花泥上,創作出不同風格的插花形式。可用于饋贈禮品、舞臺擺放、廳堂裝飾、慶典開幕以及追悼會等場合。可分為禮品花籃、慶典花籃、裝飾花籃、悼念花籃等幾個類型。
裝飾花;包括胸花、頭花、腕花、肩花等。一般用于出席各類大型集會、重要會議、晚會、開幕式、結婚典禮等場合佩戴于胸前、頭上、腕上。只需較少的花材和配葉,制作出典雅大方的花型,起到裝飾的效果。
四、送花禮儀
送花是一門學問,不是任何鮮花都可以送給友人的。在選擇鮮花作為禮物時,至少要在其品種、色彩和數目等三個方面加以注意。鮮花的色彩豐富多彩,不同的民族對鮮花的色彩有著不同的講究。在我國,紅色的鮮花是最受歡迎的喜慶之花,白色的鮮花則常用于喪禮。
送花也是一門藝術,由于民族風俗不同,送花亦有忌諱。出國訪問,考察或旅游,有時為表示感謝主人的盛情,送些鮮花以致謝意,但不能亂送,否則會犯忌,因為不同的花在不同的國家表示不同的感情。
印度和歐洲國家,玫瑰和白色百合花,是送死者的虔誠悼念品;日本人討厭蓮花,認為蓮花是人死后的那個世界用的花。在拉丁美洲,千萬不能送菊花,人們將菊花看作一種“妖花”,只有人死了才會送一束菊花。
巴西,絳紫的花主要是用于葬禮,。
德國和瑞士,送朋友妻子或普通異性朋友,不要送紅玫瑰給他們,因為紅玫瑰代表愛情,會使他們誤會。德國人視郁金香為“無情之花”,送此花給他們代表絕交。
俄羅斯、南斯拉夫等到國家若送鮮花的話,記住一定人要送單數,因雙數被視為不吉祥。
法國人忌諱黃色的花,認為黃色的花是不忠誠的表示。
羅馬尼亞人什么顏色的花都喜歡,但一般送花時,送單不送雙,過生日時則例外,如果您參加親朋的生日酒會,將兩枝鮮花放在餐桌上,那是最受歡迎的。
百合花在英國人和加拿大人眼中代表著死亡,絕不能送。
我國著名的科學家高士其先生曾說:“花代表了人類的許多感情:真摯的友誼,純潔的愛情,崇高的信仰;花體現了人類的許多精神;堅韌不拔,傲然不屈;神圣貞節;花象征了人類的許多愿望:幸福和平,自由獨立,健康快樂……”。這些鮮花的無聲語言,抒發和寄托了人們豐富的情感。正是如此,將鮮花作為禮物,是其它任何禮品都無法替代的。而懂得鮮花禮儀是我們現代人必備的禮儀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