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新教育是一次教育理念的創新,也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教育實踐,它包括觀念的轉變,能力的培養,方法的創新。針對當前技校語文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缺乏,迫切要求我們將新的教育方法和理念運用其中,給技校語文課堂注入嶄新的活力。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048-01
隨著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創新已成為時代的要求,語文是一門富有創新內涵的學科,而技校語文教學更是在創新領域有著不可估量的拓展空間。它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提高學生整體創新思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技校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一、更新教育觀念,營造創新環境
創新能力的培養,首先要轉變創新教育觀念。觀念是行動的先行軍,是一面旗幟。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仍有很多教師沿用傳統的教育模式,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教學方法上采用“填鴨式”的滿堂灌,認為教師講得清楚,透徹就是好課;學生聽得懂,記得牢就是成績。事實上,一堂課的好壞應該從是否能提高學生能力的角度來衡量。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要積極營造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求知狀態之中,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樂于表達,積極參與,能感受到自身價值之所在,從而體驗創造性學習的樂趣。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以真誠的態度對待學生,建立民主自由的氣氛,尊重學生的意見,鼓勵獨立思考,不搞一言堂,不用標準答案限制學生的思維。學生只要有體現自己獨到見解的地方,就要給予肯定,即使有錯誤,也要委婉指出,不要全盤否定,而要在鼓勵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修改和完善;培養學生不畏失敗,積極進取得精神。同時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質疑,形成自由探討,自由爭論的氛圍。正如韓愈《師說》中所倡導的“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探索問題的主動性,為學生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二、注重知識的傳授,夯實創新基礎
創新能力的體現要以知識為基礎,要以知識為前提。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曾說“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縱觀古今,所有的發明都是在知識特別是相關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才得以形成。一個腦袋里一點知識儲備都沒有的人是難以進行創新活動的。因此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而且要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構建知識框架。只有學生對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具有充分深入的理解,學生才能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觀點并進行創新;對舊知識理解得越深、思考的時間越長、就越能激發學生的質疑能力,從而有可能提出創新理念。
三、激發學習興趣,喚起創新意識
創設情境,設疑誘導。陶行知先生說:“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這句話在道出了提問的重要意義和重要價值的同時,也強調了巧問,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能夠精心設疑。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探究活動和語言實踐活動,教師必須以問題精心引導。為了提高提問的效率,教師如果能在問題之前,創設一種能觸及學生情感和意志領域的情境,步步設問,有意識地把學生引入到一種思考解惑的最佳狀態,才會獲得出乎意料的效果。教師要創設“投其所好”的問題情境,根據學生的心理,克服他們的畏難情緒,激起學生讀書、思考、求知的欲望。如教學《我看見了大海》一文,我們就可以向學生提出:現實生活中你見過一位身體有缺陷的女孩嗎?她是怎樣克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的呢?如果換成是我們,你有克服困難的好方法沒有?這樣就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了懸念,喚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大家的學習熱情高漲,興趣油然而生。
四、開展微笑教學,激發創新潛能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機智、幽默、聰慧也能創造一種愉快的課堂氣氛,以教師的樂教促進學生的樂學,用教師滿腔熱情的啟發誘導,幫助學生,使學生增強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信心,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讓課堂變得靈動豐富。如:如有女孩子上課愛照鏡子,你可以說“不是因為你的美麗而可愛,而是因為你的可愛而美麗,你不照鏡子也是很美的”。有學生課堂上愛開小差時,此時你哼唱一句“對面的男孩(女孩)看過來”,就會很體面地將學生的注意力拉回。有時學生在看到老師即將進教室,立馬安靜下來佯裝看書學習,你就可以非常高興地說“真是感動中國!”諸如此類做法可以有很多很多。這就需要教師開動大腦,豐富自己的生活閱歷,具備創新精神。試想如果你總是板著面孔極其嚴肅的上課,面對學生不是不足大聲呵斥就是厲聲指責。那么整個課堂氣氛只能是每個學生表情麻木,且死氣沉沉更無法從學生那里反饋出本堂課的教學效果。當然也不會看到學生的創新性思考,創造性發言。因此把微笑帶進了課堂,用溫和的語言,慈愛的眼神,鼓勵學生,并適時地給以表揚,漸漸地學生膽子大了,敢說、敢問、敢與老師討論了,課堂氣氛融洽了,學生創新能力也就有了,教學也就有了效果。
總之,語文教學在傳承民族文化為己任的同時,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個性品質的構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敢言敢想、異想天開、妙語連珠、勇于進取、堅持己見以及許多所犯的美麗的錯誤,往往是創新人才思維火花的精彩閃現。因此教師要做有心人,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在組織學生進行讀、寫、聽、說等實踐活動中,使語文學科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片沃土,讓埋在學生心底的智慧種子早日生根、發芽、開花,并結出豐碩的創新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