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理在初中階段的學科當中也是一門比較重要的學科。學習物理,讓學生對一些物理現象和規律有所了解,對學習其他學科也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物理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如何讓學生喜歡上并學好物理這門學科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088-01
初中階段的物理學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相比較而言,物理是初中階段所有學科中難度較大的一門學科,這也就導致了很多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不高。要想提高物理課的教學效果,需要師生之間的共同努力,因此,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就顯得很重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也有利于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物理知識的積極性。本文主要從以下幾點進行說明,希望給其他的老師提供一些好的借鑒。
一、上好第一堂課,充分吊起學生對物理的學習“味口”
物理是一門自然學科,物理又是一門理論性比較強的學科,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教學措施是很難激發學生們的探究興趣的。所以說,要想激發學生學習物理學科的興趣,上好第一堂課,給學生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對學生今后繼續學習物理知識都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時,用心去教,便于把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出來。例如,教師在上第一節課時,可以先拿出一個杯子與一張紙,先讓學生檢查一下杯子和紙是不是普通的,然后再裝滿一杯水,把紙放到杯子的上面,這個時候再問下學生,杯子倒過來以后紙會不會落下來呢,水會不會流出來呢,讓學生們先討論一下,這個時候教師再做出倒杯紙托水的實驗,此時學生們也都會發出贊嘆之聲,他們也都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驚異和喜悅,這種直觀的演示能夠把學生們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和高漲的情緒充分調動出來,為新課的導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教師要以良好契機為抓手,立足于誘導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物理課教學當中,教材中有很多的內容都是能夠引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的。因此,物理教師要以良好的契機作為抓手,立足于誘導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完“慣性概念”的知識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做這樣一個實驗,拿一只筆套豎立在講臺邊緣的紙條上面,然后問學生們:誰能拿出筆套下面的紙條,然后又不接觸或者是碰到筆套呢?做法可以用手捏住紙條的一端,用另一只手的食指迅速的打擊紙條,這樣也能夠使得學生在親自動手實踐操作過程中,既能提高參與的興趣,而且還能夠使得學生在小實驗中獲取相關的知識,鞏固相關的知識。
再如,在研究“平拋運動規律”的教學內容時,也可以借助教室內唾手可得的粉筆頭來完成一個實驗:把一支粉筆頭置到講臺邊緣的操作平臺上面,然后再用米尺敲擊一下粉筆頭,使粉筆頭沿著水平的方向飛出去,而且還會在水平地面上留下一道痕跡。如果使用米尺,如何才能求出粉筆頭沿平臺面飛出時的速度呢?需要測量哪些數據呢?借用米尺是不是也能測出速度?這一實驗則能夠較好地誘導學生繼續探究平拋運動規律的興趣和積極性,促使接下來的教學順利開展。
三、有效穿插故事,優化教學效果
很多學生都比較喜歡聽故事,他們對一些趣味性比較強的故事或者是一些歷史典故等都充滿了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基于此,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穿插一些物理學家探究學習、總結物理原理的一些趣味性的故事或者是歷史典故等。在向學生傳輸一些知識的基礎上,穿插一些物理學家實踐探索物理知識時的精益求精的精神,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還會對這些知識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為使得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奠定基礎。例如,在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適當地穿插一些阿基米德是如何由洗澡受到啟示的一些趣味十足的小故事,讓學生在故事的感染下激發出學習的興趣,并促使學生形成由生活之中的點滴現象及時的總結、探索、善于發現問題的好習慣。再如,在探究“重力知識”的相關內容時,教師也可以適當地向學生介紹一下牛頓是如何由蘋果落地總結出了牛頓物理定律的,學生們也會在教師繪聲繪色的講解中更加集中注意力,然后再通過教師的及時點撥、引導,及時地鞏固這些物理知識,而且還利于學生明晰重力、浮力等概念知識,便于提升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記憶能力。
四、恰當引導,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一節高效率的物理課必須重視導引環節的有效設計。良好的課堂設計也一定會引起學生對相關物理知識的探究興趣,這樣的教學也符合學科特點以及教材自身的性質。例如,在探究“電壓”這節內容時,學生學習這節知識點最大的困難就是這節知識比較抽象,既看不見、又摸不著。如何才能讓學生切實相信電壓的存在則是這節課的教學關鍵。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可見度較大的水流,指導學生間接觀察,進而再感受電壓的存在,給學生的感官帶來足夠的刺激,這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通過水位的演示裝置,讓學生對水壓現象產生一探究竟的興趣。然后再通過類比方法,借助問題去驅動學生對水壓的有效思考。這樣也利于激發學生主動探究電壓的相關知識,教師也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借用已經學的水流知識來分析水輪機的工作原因,進而再逐步過渡到電壓的概念建立上面。通過恰當的引導,也有利于促使學生對本節知識的有效掌握,對于激發他們探究知識的興趣也是很有幫助的。心理學認為,在適合的條件下,每一個人所具有的學習發現、豐富知識和經驗的潛能及愿望是能夠釋放出來的。
總而言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物理課堂教學當中,要做到以學生為本,才能充分把學生的學習潛能發揮出來,其中,充分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也才能夠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動出來,學生也會自覺地去學習、去探究,這樣的物理課堂教學也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還能促使新課程理念的精神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