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習漢語是少數民族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國家和自治區的相關教育策略,新疆地區的少數民族中小學階段也應該采用漢語來學習其他學科的內容,由此也能夠得出,學習漢語對于少數民族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內容是很重要的,漢語教學就要講究一些策略,以此來提高漢語的教學效率,為其他學科的教學質量打好基礎。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089-01
引言
在教學漢語知識時,如何提高漢語課堂的教學效率,是每一位漢語教師都需要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新的課程標準強調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作為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作為一名小學漢語教師,需要在漢語課堂教學實踐當中不斷地進行探索、總結,從教學的實際需要出發,把學生學習漢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出來,讓學生都能夠在學習漢語的同時發現漢語獨有的魅力。本文主要圍繞著漢語教學展開,具體分析見下幾點,希望給其他的老師也能帶來一些幫助。
一、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展開教學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新疆小學漢語課堂教學當中,因為漢語作為第二學習語言,很多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是很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也比較低。因此,要想提高小學漢語課堂的教學的效果,要想提高學生學習漢語的水平,首先就應該激發學生對其的學習興趣,以興趣作為導向,展開教學效果不錯。一方面,為了降低學習漢語的難度,教師可以在漢語教學的過程中適當地結合雙語進行教學,讓小學生獲得一定的成功感。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情境教學。也就是說教師可以把漢語教學的內容借助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情境呈現給學生們,組織學生在特定的情境教學當中去學習相關的漢語,對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是很有幫助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夠收獲一定的樂趣。
二、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激活漢語課堂教學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再加上漢字本身結構比較復雜,數量比較多,語序和維吾爾族語言的語序還有所不同,再加上在這里又缺少學習漢語的語言環境,因此,一提起學漢語,很多小學生都覺得較為枯燥無味,有抵觸的心理。但是,漢語應該是小學階段最容易吸引小學生的科目之一。因為漢語既具有一定的工具性,而且人文性還比較強,和日常生活又有著密切的聯系,對學生的生活、學習都是很有幫助的。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漢語的積極性,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多靈活地使用一些手段,比如說形體語言、面部表情以及錄音錄像、簡筆畫;或者是通過講故事的形式、猜謎語的形式開展多樣化且趣味性十足的教學模式等,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讓漢語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多彩起來,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主動去學習漢語。例如,在探究《燕子媽媽笑了》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再適當地配上優美的音樂,然后再以講故事的形式對新課進行導入,小朋友們也都能夠在娛樂的同時,還能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探究一些新的知識。
三、多為學生創造漢語交流的機會
維吾爾族的小學階段的學生說漢語的機會少之又少,很多學生只是在課堂上學習一些漢語知識,但是在課外的時候一般都是使用本民族的語言進行交流,對于學習漢語是很不利的。作為一名漢語教師要適當地多鼓勵學生在日常的交際當中也要多使用漢語交流。教師和學生之間也盡量多使用漢語進行交流、溝通,鼓勵學生多說多練,盡量讓學生都能夠養成說漢語用漢語交流的好習慣,時間久了,學生的漢語口語表達能力也會有所提升。另外,現階段的中小學一般都是雙語學校,教師也可以借助雙語班和漢語班學生結對子活動,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雙語學生的漢語水平的。
四、善于與學生交流
漢語教師只有把教學當做心靈的交流,才能讓學生的漢語收到理想的效果。教師在教學漢語時,除了要傳遞一些信息、發展認知外,既要有較強的主觀感情成份,同時也要注意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也能得出,教師一個和藹的神情,期待的目光以及適當的手勢等,都能夠滿足學生模仿心里的需求,學生也會產生相應的情感來對待老師,這樣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對于激發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是很有好處的。基于此,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舉止言談都要大方有度,要經常關注學生的動態,并且再根據教材內容適當地加以表情或者是手勢動作。這樣,也更利于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而且還有利于提高教學的效果。
五、充分發揮教師的導向作用
盡管說小學生的語言學習主要靠習得,但是少數民族的學生學習漢語對他們來說畢竟還是第二種語言,外界的因素加上學生自身的因素導致很多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因此,作為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教師,在教學時,除了向學生傳授最基本的一些漢語言知識外,而且還要使得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聽說讀寫的技能外,同時也要重視培養與保持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與積極性,因為學生漢語言學習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于對語言學習興趣的保持的。此外,教師也要有一定的雙語教育的理論知識,要充分利用正遷移的優勢把漢語言的魅力呈現給學生,此外,也要把學生母語的積極促進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和學生一起分析學習漢語低效產生的原因,鼓勵學生主動去克服困難,進而再養成使用漢語進行思維的好習慣。
作為一名小學漢語教師,在教學漢語言知識時,要教會學生規范地使用漢語言文字。要想收到較為理想的效果,首先要讓學生端正學習漢語的態度,要讓學生明確學習漢語的目的:在教學時也要規范漢語教學,適當進行創新,讓學生都能夠在學習中發現漢語的魅力,進而喜歡上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