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堂高效率的課堂教學過程主要包括新課的導入、講授知識、知識總結、鞏固練習等幾個步驟。其中,新課的導入則是整個課堂教學的開端。一個好的開端能快速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一個好的開頭還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整節課的有效教學奠定好基礎,促使整個課堂教學都能夠有序進行。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091-01
引言
俗話說:“良好的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恰當且引人入勝的導入環節也猶如優美樂曲中的一個前奏、精彩戲曲中的序幕等,都是能夠迅速激發學生的學習注意力的,而且還利于創設好的教學情境,為接下來的新知識的探究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主要圍繞著導入教學展開幾點自己的教學見解:
一、設計情境進行探究性的教學導入
高中階段的學生情感比較豐富,而且比較感性,生物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結合教學內容,開設相關的情境教學,在情境中提出具體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根據問題導入新知識。這樣的導入方式能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勾起學生對知識的欲望,便于學生主動地投入到問題的探究中來,為新課的講解營造了較好的氛圍。例如,在探究“遺傳基因知識”的相關內容時,就可以這樣對學生進行設問“同學們,你們的父母是雙眼皮還是單眼皮呢?你自己是雙眼皮還是單眼皮呢?你們知道雙眼皮與單眼皮是由什么來決定的呢?”這樣的問題能夠快速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能夠很好地調動課堂的教學氣氛,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意識也被充分地挖掘出來,這樣對接下來的教學是很有幫助的。
二、結合學科特點,做好實驗導學工作
生物學科主要是以自然界萬物作為研究對象的,小到肉眼無法識別的微生物,大到比人類大數倍的龐然大物等。以生命研究作為對象也就意味著在生物教學當中需要結合相關的實驗進行驗證,通過實驗能夠把一些較為抽象的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而且還更容易被學生掌握。在講授新知識之前,可以先做一些實驗,便于激發學生們的興趣,比如說,在探究“根對水的吸收”這一章節的相關知識時,就可以在上課之前先讓學生看一個實驗:直接把鹽等物質撒放在黃瓜片上,仔細觀察幾分鐘后,就能夠看出有水分溢出來了,這樣簡單易行的實驗能讓學生更為直觀地觀察到根對水分吸收現象的發生。在探究“淀粉遇碘變藍”的相關實驗時,也是可以在課堂講述相關原理前,拿饅頭和碘做相關的實驗,這樣也便于學生更加直觀地發現其中的問題,然后再找出問題、解決問題,對接下來的新課的講解都是有很大幫助的。
三、用實際闡述理論知識導入法
生物課程具有較強的應用性,生物學科是把自然界中萬物的實際特點聚集在一起然后再組成生物學科這一理論知識的,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一些生物知識,需要把一些理論知識再實際化,通過實際把理論重新驗證,把實際抽象出來,然后再整理成理論知識,學生再理解起來也就會更容易了,為以后學習其他科學的研究鋪平道路。例如,探究“DNA遺傳基因”的相關內容時,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感覺枯燥,抽象,很多學生認為學習這一知識點沒有實際意義。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針對這一問題,可以從實際出發,舉一些實例:“一個家庭中,兒子患有色弱遺傳病,但是其兄弟姐妹卻沒有患色弱遺傳病,母親也是正常的,那么,這個遺傳基因是從母親這邊遺傳下來的還是從父親那邊呢?”色弱對于學生來說是很容易見到的,結合實際舉例子,讓學生自己分析,通過這個實例,學生還可以利用到其他相關事情上,比如說有些人的皮膚是白色的,有些人皮膚則是黑色的,這主要是顯性基因還是隱性基因呢?除此之外,對于免疫功能的介紹,也是可以通過實例進行說明的,比如說桌子上有多少細菌,學生的板凳上有上多少個細菌等,在引起學生共鳴的同時,再適時地引出本節課的核心,為什么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還是能夠健康生長的呢?究其原因是由于免疫功能的存在。如此一來,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讓學生通過疑問、驚嘆直到最后順利地掌握本節課的知識。
四、演示實驗導入法
生物學科也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其中,學生的實驗能力與觀察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了。課前教師可以適當地設計一些實驗,指出一些現象,讓學生主動去觀察、分析,進行有效的歸納總結,進而再得出結論,然后再順勢對新知識進行講解,則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例如,在探究《擴散現象》的相關內容時,可以在課上做實驗,先準備好兩杯水,然后再往其中的一杯水中滴墨水,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實驗的現象,最后再總結特點。通過這樣的實驗,學生們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既能夠親身體驗科學的方法,還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實驗的有效導人讓學生能夠親眼所見,親自總結相關的現象,這樣也利于加深對相關知識的印象,學生的情感也能得到優化,思維也能得到優化,學習效率也必然會得以提高。此外,實驗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探究創新的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的。
總的來說,靈活多樣的導入方法對于生物課堂教學的建立是很有幫助的,多樣化的導入能充地的調動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而且還能夠提高生物課的教學質量,因此,可以這么說,導入教學是生物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關鍵環節。但是“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優選”,在日常教學過程當中,具體采用哪一種導入方法進行新課的導入,是需要根據生具體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點靈活加以運用的,無論選用哪種導入方法,最主要的一點是要講求實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