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展示設計的空間規劃和環境氛圍是人工創造的過程,是一種集成的空間和環境藝術工程。空間提供了人和事物相互溝通,了解的平臺,展示活動提供了審美的空間結構和有效的信息傳播。本文以展示設計的空間特征為切入點,用柏林猶太人博物館案例來說明其空間規劃的重要性。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145-02
一、前言
展示設計理念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石器時期的人類通過將獵物的牙齒、骸骨作為裝飾品掛于胸前以此展示個人的豐功偉績。中世紀時期,人類之間出現了商品交易的集市貿易形式,人們直接將物品擺在地上進行商品貨幣交換,并有意識的將商品進行分類陳列,在中世紀末期涌現了特意用來擺放商品的攤位攤架,構成最初的商品展示和展銷會的雛形。在封建社會時期形成商業行為與宗教活動相結合的廟會,在廟會活動開始之初,商家會把商品擺放在顯眼位置吸引逛廟會的顧客前來購買,因此廟會成了那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商業展示設計的標志。而現代的展示活動中最初簡單、初級、原有的展示形式不再流行,在競爭激烈的展示活動中,展示的策劃、組織、設計、主題、創意理念等各個環節構成了現代展示的全部。人是一切活動的主導者,所有現代展示空間的設計都在發揮自身的創意去創建人與物、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平臺。
二、展示設計空間的概念
空間貫穿展示設計的始終,展示與空間是兩個相輔相成的作用體。展示設計中所有展品的展覽擺放位置都占據一定的空間,不同功能的空間陳列創造出多元化的視覺體驗,傳播多樣化的信息資訊。現代社會中空間展示藝術與人們生活緊密相連,高品質高韻味的展示空間、展示氛圍,會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空間展示設計就是對空間重新組織再利用的藝術,空間規劃是空間展示設計中的核心要素,更是現代展示設計所不可或缺的理念基石。
三、展示設計的空間特性
1.展示空間的四維時空性。
展示空間設計的四維時空性表達的是概念上的時間和現實的立體三維空間的相互融合的過程。參與展示會的觀眾在展示場所的所見所聞,所觸所思并由此構成體驗展示目的的行為過程。離開一定的時間人們就無法全面認知和感受空間。當人們處在那個能夠刺激感官、心理的空間環境中時,人的視覺感官、心理基礎會受到當時環境的影響觸動內心最渴望,從而使不同的感受方產生不同的心靈顫動現象,而一旦抽離這個特定的環境一段時間后,人的心平靜下來,那么人的那種急切又強烈的愿望或期許也逐漸消散,這種心理是隨感知空間而波動的。
2.展示空間組合的多樣性。
展示場所的不定性,展示結構的多樣性,展示功能的多元性以及展示性質的異同性決定了展示空間絕不僅僅是一個簡單且單一的空間形式。在展示空間中合理進行空間劃分,合理利用道具、材料、照明藝術、攝影技術等方法,創造一個逼真靈動的展示現場,置觀眾于一個真實、新奇、別致的虛擬空間之中,猶如形成一個跨越時空的“時空隧道”是現代展示設計要達到的目的。在日本東京的原宿中心,SAKO提供了“未來公園”概念商店內部設計,在商店內部消費者不僅能夠體驗到HANGAME所帶來的魅力,同時還能體會到曲線的有機形體所帶來的舒適感覺和空間感受。
3.展示空間的流動性。
展示空間的人流走向特點決定了空間的流動性。展示空間是一門兼具科技與創意規劃的實用藝術,是在特定的空間范圍內用特殊的表現手法向參與觀眾傳達信息,用特殊多媒體立體影像技術使觀眾置身于一個巨大而廣闊的三維時空中享受高科技帶來四維空間的新奇的視覺及心理體驗。在人流徘徊不止的空間中,人流的移動成為了流動空間的構成元素,在流動空間中人們可以相互交流、溝通、休憩,突出了人性化的流動性展示氛圍。
4.展示空間的開放性。
開放性具有面向,敞開,接納的意思,展示空間的開放性原則就是以面向大眾,服務大眾為主。在這種開放的空間展示中,觀眾可以自由的活動,自主的去了解展品信息,主動的去接受新奇的事物,去把握社會最前沿的技術,展示空間的開放性無形中為大眾創建了最佳的信息共享環境,提供最快最優的傳播方式。
四、展示空間設計的表現手法
1.物象借力原則。
物象借力原則指的是展示空間設計通過借用與展示主題相關的元素并通過一定的技術處理獲得他人注意的過程。即某種客觀普遍存在的事物,如:家具、雕塑,藝術畫,車等在展示空間設計中通過與展銷會相關的主題進行技術、藝術層面上的形象處理,最大化吸引參與者的注意力。如2015年4月重慶春季房交會中國鐵建展示設計,設計與展覽相關的民國風場景,以此來增強展示主題的吸引力。
2.互動體驗方式。
互動體驗是觀眾獲取信息的最直觀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在體驗過程中觀眾通過可視、可聞、可訊等多方面感覺獲取信息。在現代展示空間設計中,應將其作為一個重要的設計理念并加以利用,將其轉化為實際的空間形式和信息接收方式。互動體驗獲取信息的措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在展示空間設計中增加互動互通活動,讓觀眾積極參與其中,享受其中樂趣,在快樂中深度的接觸、認識展會的主題理念。(2)展示空間設計在組織策劃活動時,展銷會主辦方應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互動設施或道具,以便觀眾進行切身的體驗。(3)大量采用現代的多媒體技術,應用立體影像的高科技技術為展示空間創造互動環境,帶動現場氣氛,觸動觀眾的心理,激發觀眾的熱情。
3.多媒體技術制造效果。
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科技的迅速發展,信息互通共享性的增強,多媒體技術被廣泛使用。在現代展示空間設計中,多媒體技術無處不在,多媒體技術的裝置設備不僅為展會參與者提供炫彩、靈動的視覺盛宴,更特別的是它能制造出特殊的光打效果和立體影像世界令人震撼,給人留獨一無二的印象。如2010年上海世博會韓國館的文化大餐桌通過臺面互動交流,使參觀者可以通過自由選擇的方式點擊感興趣的主題。
五、空間展示設計傳播媒介促進現代商業發展
現代社會高速發展時期,信息的流通和傳播頻繁且快速,越來越
(接上頁)
多的商業發展,產品宣傳,需要通過媒體媒介傳播給大眾,讓社會大眾能夠快速獲取大量時事、娛樂、商品等信息,增強信息的時效性。空間展示設計傳播媒介的發展使現代商業從一個單一結構向多元化、多樣性方向發展。而且,商家以展銷會的形式面向社會大眾會更直觀、迅速、高效的了解社會大眾的心靈需求,并對此進行客觀剖析和再擬定市場作戰計劃。當社會大眾被空間展示設計里的商品吸引,那么就會在社會上引起熱潮,帶動更多的人了解,消費,從而拉動經濟鏈條,提高經濟效益,加快商業發展的步伐。
六、展示空間設計案例——柏林猶太人博物館
在柏林猶太人博物館這座建筑的奇異空間中,由許多直線和曲線交錯而成。外形扭曲奇葩,內部空間空蕩悠長,極其壓抑沉悶。壓縮,封閉,不規則的空間設計,陰暗的燈光設置,突出了猶太人受德國納粹壓迫殘害的歷史階段。這個博物館整個空間的設計就好似一種充滿迷幻,灰暗,虛空的世界,一個讓人進去很難走出來的一道迷宮,不規則的曲線切割與直線交錯相插,就像一個刻意被打亂的空間,留給人們的是一道高聳而不能企及的領域。博物館內曲折的通道,沉重的燈光色調無不給觀賞者精神上的震撼和沖擊,它就像遺世獨立的獨裁者落寞的控訴那不堪回首的往事。博物館陳列空間獨特的設計風格,多變的空間布局,毫不裝飾卻敘寫了一段黑暗殘忍又悲壯的抗爭歷史,痛斥戰爭的殘酷,警誡后者莫步前塵之路珍惜當下,它的存在就是對世間一切非正義的罪孽的譴責,對人們有一種輔助教育的作用,使更多的人正視歷史,了解歷史,擴大格局,同時也拉動本地經濟及周圍商業的發展。表達特殊歷史階段的博物館建筑內部空間,營造其被殘害、被壓迫的感覺就要采取扭曲等的空間設計手法以達到其功效。
七、結束語
空間是展示設計的靈魂,一場成功的展示設計取決于它的空間處理是否得當,真正意義上來說展示空間設計在符合展示主題的前提下通過一定的創意手法和理念進行巧妙設計不僅能突出展示的主題個性、風格,增強空間的視覺沖擊力和震撼力,而且還要很有效的迎合捕捉社會大眾的獵奇心理。任何的展示設計活動都是以人為主導因素,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是最人性化,最有社會意義的。不論是展品,還是商品都要遵從人體工程學原則出發,利用空間的整體塑造去賦予一個展示設計以實質性的意義和靈魂。
在現今社會中,展示空間設計不單單只是講創意、時尚,它還要更貼近生活,一切的靈感來源于生活,只有更貼近生活的空間展示設計才能更貼近群眾,更容易被群眾接受,以人為本的設計附加創意美觀才能凸顯商業展示意義的特殊性,才能滿足大眾個性化發展的心理、樹立企業形象,推動空間展示設計向多元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