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飛躍,建筑市場的發展得到了推進,我國城市建筑中高層和超高層建筑越來越多,鋼結構作為一種符合綠色生態建筑的建筑結構形式已被逐步應用在高層建筑中。鋼結構建筑憑借其諸多優點,比如自重輕、抗震好、占用面積小、外部造型美觀、綠色生態化、經濟效益較高等,被人們廣泛認同。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150-01
一、材料選用及要求
(一)鋼材選用及要求。鋼材按總說明和詳圖內具體要求選用Q235-B、Q345-B。Q235-B鋼材性能應滿足《碳素結構鋼》GB/T700 ,Q345-B鋼材性能應滿足《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1591。
(二)焊接材料選用及要求。
1.當兩種不同鋼牌號焊接時,采用與強度較低鋼號匹配的焊條或焊絲。
2.焊接Q235鋼時,采用H08A焊絲并配合相應焊劑;
4.焊接Q345鋼時,采用H10Mn2焊絲并配合SJ101焊劑。埋弧焊所用碳鋼焊絲與焊劑或低合金鋼焊絲與焊劑的性能應分別符合《埋弧焊用碳鋼焊絲和焊劑》GB/T 5293及《低合金鋼埋弧焊用焊劑》GB/T 12470、《熔化焊用鋼絲》GB/T 14957等規定的要求。
5.采用手工焊接:焊接Q235鋼時,宜采用E4303型焊條;焊接Q345鋼時,宜采用E5015型焊條;具體型號由施工單位根據結構構件的重要程度具體匹配。手工焊所用碳鋼焊條的性能應分別符合《碳鋼焊條》GB/T 5117及《低合金鋼焊條》GB/T 5118的要求。
6.氣體保護焊的采用ER50-6焊絲,其性能應滿足<<氣體保護電弧焊用碳鋼、低合金鋼焊絲>>GB/T 8110的規定。
二、鋼結構制作、驗收及其他要求
(一)施工準備。收到施工圖紙后,技術人員提材料計劃、審圖,提出設計或轉化中圖紙存在的問題,與設計院和轉化部門聯系解決存在的問題。問題解決后在投料加工前對本公司的技術部門、質量部門、生產部門及相關人員對工程的工藝方案進行技術交底,并下發配料單和發料單及構件清單。
(二)原材料的準備。
1.原材料供貨到廠后,由物資部核查、簽收,分類、平整堆放在鋼材庫房,標記入庫。
2.鋼材的堆放要盡量減少鋼材的變形和銹蝕。
3.半成品加工。(1)在制作前鋼材表面應進行除銹處理。根據涂料品種選擇除銹等級,應符合GB50205規定。除銹等級不低于《涂裝前鋼材表面銹蝕等級和除銹等級》(GB/T 8923)規定的Sa2.5級。(2)坡口形式。所有需要拼接的構件采用全熔透對接焊縫等強拼接,上、下翼緣和腹板中的拼接位置應錯開,并避免與加勁板重合。焊接H型鋼的翼緣板不得設有縱向拼接縫;翼緣和腹板拼接接長應符合GB50205的規定。δ>20mm的蓋腹板開雙面不對稱坡口:δ≤20mm的蓋腹板坡口開單面30°鈍邊為2mm的坡口。(3)平直。板材和型材進場后根據彎曲度的實際情況在下料前進行平直,板制零件若因切割變形需在下料后再進行平直。
三、構件焊接
(一)焊材必須選用有質量保證的產品,施焊前認真履行烘干保溫的程序。
(二)對從事焊接工作的電焊工和定位焊工必須通過相應的焊工資格考試。針對本工程鋼結構的特點,按照不同的焊接方法、不同的焊接位置,焊工擇優持證上崗,確保焊接質量。
(三)對接接頭、T形接頭、十字形接頭和角接接頭主焊縫兩端,必須配置引弧板和引出板,其材質與母材相同,坡口形式與被焊焊縫相同。手工電弧焊焊縫和氣體保護電弧焊焊縫的引出長度應大于25 mm,埋弧自動焊焊縫的引出長度應大于80 mm,焊接完成后,應用火焰切割去除引弧板和引出板,并修磨平整。不得用錘擊落引弧板和引出板。
(四)施焊前,焊工應復核焊接件的接頭質量和焊接區域的坡口、間隙、鈍邊等的處理情況。當發現有不符合要求時,應修整合格后方可施焊。構件焊接前需將焊縫區域清理干凈,不準有鐵銹、毛刺及油污等。
四、型鋼柱焊接要求
(一)框架柱和混凝土墻(型鋼柱腹板高度≥150mm時)中的工字型H型鋼焊接應滿足下面要求:1.梁與柱剛性連接時,柱在梁翼緣上下各500mm范圍內,柱翼緣與柱腹板間連接焊縫應采用坡口全熔透焊縫;工字型截面柱的橫向加勁肋與柱應采用全熔透對接焊縫連接;框架柱接頭宜位于框架梁上方1.3米附近,上下柱的對接接頭應采用全熔透焊縫;柱拼接接頭上下各100mm范圍內,工字型截面柱翼緣與腹板間的焊縫,應采用全熔透焊縫;其它他部位柱翼緣與腹板間的焊縫應采用全熔透焊縫。2.混凝土墻(型鋼柱腹板高度<150mm)中的工字型H型鋼焊接應滿足下面要求:梁與柱剛性連接時,柱在梁翼緣上下各500mm范圍內,柱翼緣與柱腹板間連接焊縫應采用坡口全熔透焊縫;工字型截面柱的橫向加勁肋與柱應采用全熔透對接焊縫連接;框架柱接頭宜位于框架梁上方1.3米附近,上下柱的對接接頭應采用全熔透焊縫;柱拼接接頭上下各100mm范圍內,工字型截面柱翼緣與腹板間的焊縫,應采用全焊透焊縫。
(二)不合格焊縫返修必須刨除缺陷,同一部位返修次數不得超過二次。
(三)焊接完畢焊工應清理焊縫表面的熔渣及兩側的飛濺物,檢查焊縫外觀質量。
五、矯正
(一)焊接后構件置于經超平后的支架上,使之處于自由狀態,觀察其構件由于焊接變形所發生的部位,對其進行變形分析,確定矯正方法。
(二)機械矯正可采用壓力機,千斤頂,絲杠,龍門架等措施。千斤頂,絲杠,龍門架需在胎具上進行。
(三)采用加熱矯正時,鋼材的矯正溫度不應超過800℃或者鋼廠推舉溫度兩者中的較低值,構件加熱矯正后宜采用自然冷卻,低合金鋼在矯正溫度高于650℃時嚴禁急冷。
(四)對其構件由于組裝、焊接所產生的外觀缺陷進行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