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踐證明,一個擁有良好心理素質的人,總是能夠抵御或承受外來的劣性刺激,即使是在強烈的不良刺激下,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和適應。實踐也同樣證明了,學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質形成,需要教育工作者,首先了解中專生現有的以心理素質為基礎的整體素質的水平高低,然后采取有效措施對其心理構成施加影響。從而,達到塑造其人格,培育其精神,提高其素質,健康其心理的目的。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194-01
一、中專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
當前中專生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十個方面:一是學習壓力感。由學業帶來的心理壓力。一聽說考試等,心里就緊張。二是偏執。偏于固執,總覺得大多數人不可信任,自以為是。三是敵對。經常與人抬杠;或者有打人沖動。四是人際關系敏感。與人相處,感到別人對自己不友善,不喜歡我;和異性在一起,非常不自在,說話臉紅。五是抑郁。精神苦悶、低落,悶悶不樂。對學業、前途、未來沒有希望,整日沒精打采。六是焦慮。心里煩躁,總覺著有什么事。七是自我強迫現象,明知沒必要做還要做。八是適應不良。對學校的生活不適應。不習慣教師的教學方式;或者不喜歡學校的各項活動。九是情緒不穩定,忽高忽低。十是心理不平衡性。他人比自己強或獲得了高于自己的榮譽而感到不平。其中,學習壓力感,是當前中專生存在的最嚴重的心理問題。而造成我國中專生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教育界對中專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應有的重視。還不能把日益增多的中專生的心理障礙問題同思想品德加以區別,把學生存在的心理方面的問題籠統地認為是學生的人品、道德和思想問題,不能采用心理學的方法和技術妥善和治療性地解決學生日益增加的心理困擾。
其次,應試教育加大了學生的精神壓力。特別是近一個時期以來,一些地方,一些學校,為了片面追求升學率,無視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點和承受能力,一味給學生增加學習壓力,致使一些學生出現了心理紊亂,甚至產生了變態心理。
第三是家庭教育方式不當。不正確的家教構成了中專生存在心理問題的第2個直接原因。在家里,父母關心的往往是孩子的學習成績衣食,而對子女的思想變化、心理狀況以及成長中所遇到的人生困惑等則少有關心,相互之間缺乏相互理解和溝通。
第四是傳統教育觀念作怪,一些教師教學方式不當。現在,傳統的師道尊嚴和嚴師出高徒的教育觀念依然在一些教師的心中根深蒂固,一些老師認為,要提高學生的成績,必須對學生嚴格,在學生面前保持一定的威嚴,這樣才能讓學生聽話,才能壓住課堂,因此,對犯錯誤或學習不好的學生動輒進行指責和呵斥。
二、如何開展對中專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指導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自我。許多中專生心理問題的產生,往往是由于不善于了解自己,或者由于未能正確評價自己。教師要指導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確定切實可行的發展方向和奮斗目標,正確處理好學習、工作、生活中的各種阿題,處理好與他人的關系,使學生的能力和潛力得到較好的發揮。
二是教育學生要面對現實,把握現實,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當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正確認識中專生知識結構、專業技能社會適應等方面存在的短處和長處,使學生對社會環境有較正確的認識,使其心理行為適應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趨勢,達到自我實現、自我成才與社會要求、社會貢獻的協調和統一。
三是培養學生的健康情緒。引導學生在學習工作中積極鍛煉自己的意志,認真完成各項學習工作任務,要持之以恒,善于吃苦耐勞,不怕困難和挫折,要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感,約束自己的言行遵守學校紀律,對學習嚴格要求,對工作精益求精,對生活勤儉節約。
四是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要培養學生對社會、對人生的一種積極進取精神,熱愛生活,投入生活樂于接受新事物、新觀點,以積極的心態對待社會變革,要融入社會,對社會盡自己的責任要積極引導學生把握時代主旋律,勤奮學習,為今后走上工作崗位、投身于社會打下。
三、開展擇業觀和社會觀教育
社會中的某些不良現象、就業過程的某些弊端都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這過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從如下方面進行教育。
第一,加強職業道德,愛業、敬業精神的教育。職專學生畢業后大部分要直接上崗,因此要灌輸道德、責任、義務等方面的知識。如果學生缺乏這些方面的知識和素質,將無法適應社會,也無法承受未來。強化職業道德教育,可以使學生上崗后明確自己的任務,積極投身于工作中愛業敬業。
第二,正確看待社會風氣,面對社會現實。社會風氣作為影響中專生的宏觀環境,對學生心理發展具有相當的滲透力。因此職業學校要重視中專生心理發展的社會性,堅持家庭與學校、社會教育的統一,尤其要教育學生正確認識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有的企業在用人方面存在任人唯親、唯關系為上等不良現象,對職專學生分配競爭不公平,這就要教師合理引導學生正確面對現實,幫助他們完善思維判斷力,明確方向,明辨是非。
第三,傳授正確的擇業心理。中專生在擇業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擇業平常心態的教育,堅持思想疏導,幫助職專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培養他們良好的職業興趣,加強職業興趣的養成教育;要把自己的職業理想建立在國家人民利益的基礎上,兩者要很好地結合,克服好高騖遠的思想,慎重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第四,進行公平競爭的教育。現今社會是一個劇烈競爭的時代,無論在任何領域、任何方面都滲透競爭機制。職專學生在學習、生活、工作等方面都存在競爭,如果不能以正常的心態去面對,就可能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如果存在不良的競爭手段和不當的競爭心態,會對學生特別是剛畢業的學生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職業中專肩負著要求與相適應的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直接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應用型人才的重任。每所職業中專只有明確教育目的,加強辦學投人,端正辦學思路,完善辦學模式,才能培養出具有現代的、良好心理素質和意志品質、具有創新意識的四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