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娟娟
平時的作業(yè)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下面這類題目:
先估算,再測量。
我們該怎么做呢?還是先來聽聽森林動物園里的小動物們是怎么想的吧!
巧估算
小 象:我們在學(xué)習(xí)“長度單位”后知道,像我們一個手指的寬度大約是1厘米。把一個手指放到三角形的一條線段上比一比、量一量,就可以估算出它的長度了。用這種方法,我們還可以估算出其他各條線段的長度。
小 熊:先估算出三角形較短線段的長度,再把其他兩條線段與這條較短的線段相比較,估算出它們的長度。用同樣的方法,也可以估算出長方形各條線段的長度。另外,我們在估算長方形各條線段的長度時,可以把其中較長的線段與三角形較長的線段比一比,較短的線段與三角形較短的線段比一比,這樣我們也能知道它們的長度大約是多少。
妙測量
小 猴:最簡單的方法是把厘米刻度尺中的“0”刻度線與線段的一端對齊,看另一端指向幾就是幾厘米。
小 豬:可以不從“0”刻度開始量。把尺子的任一刻度線與線段左端對準,看清楚線段右端對應(yīng)的刻度數(shù)。用右端的刻度數(shù)減去左端的刻度數(shù),就是所測量線段的長度了。這種方法看起來有點麻煩,但有時還是有用的,比如有的尺子“0”刻度被磨損了,就要用這種方法來解決問題。
聰明的小朋友,小動物們的解題方法,你學(xué)會了嗎?下面一題請你試一試。
先估算,再用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