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霞 □萬貴生
(1鶴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2安陽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淇河是衛河的主要支流之一,發源于山西省陵川縣六泉鄉小番底村,流經陵川縣、輝縣市、林州市、鶴壁市淇濱區、淇縣、浚縣,于浚縣新鎮鎮北劉莊村入衛河及共產主義渠。河流長度176 km,流域面積2248 km2,多年平均流量9.07m3/s。淇河上游主要支流有淅河。
自1957年以來,在山區干支流上先后建成了盤石頭1座大(2)型水庫,弓上、三郊口、陳家院、石門等4座中型水庫,杮園、大峪、羅圈、白龍廟等4座小(1)型水庫,元家口、川倉、董興店、茶店西溝等35座小(2)型水庫。大中型水庫總庫容6.96億m3,興利庫容3.52億m3,灌溉面積5.89萬hm2。小型水庫總庫容合計0.23億m3,興利庫容0.15億m3,設計灌溉面積4926.67 hm2。
紅旗渠一干渠1973年通水,主要引漳河水入淇河;雁高渠由陳家院、三郊口、柿園水庫調節供水;中下游有石門水庫灌區、民主渠灌區,天賚渠灌區;工農渠1975年通水,向鶴壁市區生活、工業供水;引淇入琵工程1973年建成。
淇河流域暴雨高度集中在7-8月,極端暴雨則高度集中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年降水量集中在幾次、甚至1次大暴雨中,如“24.7”暴雨、“56.8”暴雨、“63.8”暴雨、“82.8”暴雨、“96.8”暴雨。由于降水在季節上的分配過分集中,因之旱澇現象就特別頻繁,即使在豐水年份,也可能發生嚴重的旱情。
暴雨特征是強度大、歷時短。日雨量常在100mm以上,超過200mm的很多見。暴雨持續時間一般為1-3 d,最長可達9 d(1963年8月1-9日)。最大24h雨量558.10mm(“96.8”土圈暴雨),最大3 d雨量694.40mm(1975年8月5-7日淇河橋上站)。比如“96.8”暴雨,大多數雨量站雨峰歷時不超過24 h。據淇河主要雨量站8月3日8時-6日8時最大3 d雨量統計,主雨峰集中在3日20時至4日14時內的12 h左右,最大12 h雨量占24 h雨量的70%以上,24 h雨量占3 d雨量的80%以上。
淇河出山口建有新村水文站,自1952年觀測至今。先后監測到1956、1963、1975、1976、1982和1996年大洪水。淇河洪水洪量見表1。

表1 淇河洪水洪量統計表
用新村水文站的實測流量資料和蓄水、引水工程和農業工業用水,計算分析淇河天然徑流量。上世紀50年代年均降水量為777.80mm,由于人類活動影響較小,水利工程較少,徑流量6.62億m3,年徑流深312.50mm,徑流系數0.37。1956-1979年,由于水利工程的修建,氣候條件的變化,降水量比50年代減少5.84%,徑流量減少19.90%。1956-2000年降水量比50年代減少12.30%,徑流量減少37.10%。1956-2012年降水量比50年代減少14.30%,徑流量較少44.20%。1980-2000年降水量比50年代減少19.70%,徑流量減少56.70%。2001-2012年降水量比50年代減少21.20%,徑流量減少71.10%。引起徑流量變化的主要因素是降水量和水利工程及人類活動的影響。淇河徑流量見表2。

表2 淇河徑流量表
徑流量年內也有變化,月徑流量8月最大,為0.93億m3,徑流量2月最小,為0.15億m3,7-10月連續徑流量最大,為2.19億m3。
用新村以上用水量分析,2001-2012年紅旗渠一干渠平均引入水量0.95億m3,工農渠、民主渠等引出水量1.20億m3,農業用水量0.89億m3。引出水量占同期徑流量的61.50%,農業用水量占同期徑流量的46.50%,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較高。因盤石頭水庫蓄水,民主渠、引淇入琵工程引水量減少。
有一個一級水功能區為淇河鶴壁市開發利用區;有兩個二級水功能區為淇河鶴壁市飲用水水源區、鶴壁市漁業用水區,水功能區評價河長21.20km。依據《地表水水資源質量評價技術規程》(SL—2007)進行地表水功能區水質達標評價。2013年全年水功能區達標,達標率100%。
地表水水質監測了盤石頭水庫入庫段、新村段、淇河入共產主義渠口段的水質,用2013年的地表水水質監測分析,依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進行評價,地表水全年水質保持為Ⅱ類水。淇河整體水質較好。
淇河水文特性主要表現為:淇河流域暴雨高度集中在7-8月,暴雨持續時間一般為1-3 d;2001-2012年降水量比上世紀50年代減少21.20%,徑流量減少71.10%,徑流量在逐漸減少;淇河整體水質較好。淇河水文特性的變化既有人類活動的影響,也有水利工程的建設影響,徑流量的減少對淇河供水安全的影響將越來越大。為了合理開發利用淇河水資源,應對淇河進行整體規劃,合理分配沿河用水戶用水量;充分利用現有蓄水工程,科學攔蓄洪水資源;對淇河上游、弓上水庫應進行水功能區劃分,加強水資源保護。
[1]韓潮.河南省河流水文特征手冊[M].黃河水利出版社,2014.
[2]王利敏.淇河新村水文站設計洪水復核[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