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為HTIB系統就代表了廉價和低性能,你信不信這個世界真的有廉價但是高性能的HTIB存在。
HTIB的全稱為Home Theater In a Box,意為高度集成式家庭影院。你可以直接翻譯成把“把家庭影院裝到一個盒子去”。HTIB系統的音響部分,大多是衛星影院系統,這一類產品強調的是銷售的整體性,它讓用戶不用了解很多基礎知識,拿到產品就能按著說明簡單快速的連接。但傳統意義的HTIB產品很多都把設計放在了第一位,而把音質放在了第二位。而今天我們帶來的百里登Cinema 100 CT,我們體驗了之后,我們認這是一款把音質放在第一位的產品,同時他的設計還很不賴。
Cinema 100 CT是一個標準的5.1聲道套裝,他由五只獲獎的Cinema 100音箱和低音炮Cinema Sub所組成。
Cinema 100音箱是一款多次獲獎的產品,在官方的宣傳中我看到這樣四個描述
1.優質的PAL純鋁低音/中音振膜:自然人聲和清晰可辨的電影對白
2.優質的PAL純鋁球頂高音:空氣感和空間感極好的透明高音
3.金屬網高音保護和波導:平滑、寬闊全景的發燒音效
4.負擔得起的發燒音響中使用參考級品質的分頻器

驗證這個是不是真的,我做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是接上圣歌MRX710去聽,也同屬百里登集團的圣歌搭配,絕對算是原配西裝一套。第二件事是拆開Cinema 100看個究竟。
先說說第一件事情的驗證結果,對于官方宣傳的描述,我認為百分之百的精準,沒有夸張成份。而第二件事情,說實話讓我還是比較吃驚——打開Cinema 100后,首先看到的便是一塊用料極為實在的分頻器蓋在高音單元上面,拿下分頻器后便能看到帶有散熱片的鋁鎳鈷磁鐵和磁液冷卻的S-PAL純鋁球頂高音單元。我們都知道高音單元一般發熱量都比較大,而加上散熱片讓這個單元承受更大的功率,但出現在一款衛星箱上,的確還是比較有誠意。其次,這個小箱子的低音單元磁鐵也是厚實的一大塊。這個4英寸低音單元采用高級礦物質填充聚丙烯振膜制作,外觀有較強的金屬感。中低音單元采用了懸浮系統和強勁的鐵氧體磁路,FEA優化的懸浮系統提升了消除低電平失真能力,具有卓越的輸出線性。最后,我們測量了一下Cinema 100的外殼,最厚為5.18mm。實際聆聽,這箱子并沒有任何惱人的箱聲。同時高音的還比較寬廣,這和高音的波導設計有一定的關系。
Cinema 100做工非常精細,這不僅僅是體現在漂亮的鋼琴漆以前障板獨特的涂層上,Cinema 100的面網也非常用心——他先用金屬網做了骨架,再用透聲布包裹。這和市面上只用金屬網,或者用塑料架加透聲幕的產品行成了較為鮮明的反差。
對于衛星音響系統來說,低音炮是最重要的。這套系統標配的Cinema Sub有著300W動態峰值和100W持續有效。這款低音炮采用8英寸加強聚丙烯合成振膜,38mm銅包鋁音圈,強勁的鐵氧體磁鐵打造單元。雖然這款炮為長沖程設計,但延展與位移過程受到有效的控制。雙導向管設計是為了在有效的體積得到更大的聲壓及下潛,同時聽感上還好并沒有討厭的隆隆聲。炮的最后調節非常簡單,僅有音量、分頻點和相位校正((0°或180°)開關。
拆開這個炮就立馬可以理解設計師的思路,該節約的節約 ,不該節約的下重料。這個炮的箱體內部直角連接處有加強筋結構,箱體標準厚度為1.5cm,而左右的鋼琴漆那兩個面為雙層板厚度為3cm。炮板用了塑料材質,有效的節約了成本,但不利于散熱。不過對于導向炮來說,導向孔吹出來的風是帶走功放板熱量更為有效的方式。

實際上,我每一次在試用衛星音響系統時,并不會對這樣的產品有比較高的要求和期望。因為,我一直認為這一類產品的賣點根本就不在音質上。然而,在使用百里登Cinema 100 CT的過程中,我可以確定一個事實——Cinema 100并不應該歸類于衛星音箱系統,我認為它更應該算作是一個4英寸書架式音箱,從聲音素質上來看它的確是非常正統的發燒音響路線。第一次體驗百里登Cinema 100 CT是在編輯部100多平方米的開放環境中,這個音箱圍在一個大約面積18平方米的區域之類,用圣歌MRX510區別。試聽的碟片是《DTS 2015 demo disk》,這是一部音樂選段非常多,同時也是首部擁有DTS X片段的試機碟。Cinema 100 CT開聲時最大的感受便是聲音很純正,他不像我們常見的衛星音箱聲音要么兩頭跑,要么帶有強烈的音染(比如BOSE)。由于Cinema 100在箱體的體積,分頻器和單元上都按照書架箱的要求來做,所以他展示的聲音是非常均衡的。這是什么意思呢?這代表你用Cinema 100欣賞音樂,不管是什么樂器什么類型,他都能放得像模像樣。而你用它看電影,他的對白明顯比常見的衛星音箱厚潤清晰。從原理上我來解釋一下,很多衛星音箱低頻下限都在150Hz以上,所以搞得炮的分頻點也很高。有些夸張的,你關掉衛星音箱能從炮里面聽到一點點對白。這樣,對白當然不清晰了。而Cinema 100我測試了主箱分頻在120HZ,炮分頻在150Hz,以及較為傳統的主箱分頻在80Hz,炮分頻在120Hz。實際的聽感來看,第二種分頻設置的效果會好很多。
Cinema 100官方給出來的低頻下限在85Hz,而給出的頻響是125 Hz~20 kHz(±2 dB)。我不知道為什么百里登要用±2 dB,而不用標準更低的±3 dB。但很明顯,這個頻響已經可以干掉好些個4英寸書架式音箱以及售價比他更貴的偶級環繞音箱的低頻了。
我在這里總結一下,Cinema 100 CT音樂和影院表現不錯且全面的本質,是因為這套系統是可以提供比大多數衛星音箱系統更完整的頻響。在測試完Cinema 100之后的第三天,我們在重慶某咖啡廳搞了一場激光電視機的鑒賞會。在一個大多60多平方米的空間里面,Cinema 100 CT雖然談不上震撼無比,但在很多音量的時候,他基本上還是保證了聲音不吵不鬧,張弛有度。這和很多衛星音箱在大環境中,音壓不夠,撐不下場面,并且聲音發飄有很大的不同。當天的演示片段是《黃飛鴻之英雄有夢》,這電影中有大場刀劍碰撞發出來的范音,雷雨聲,拳腳往來,聲場變換的效果音。Cinema 100在聲音的控制力、脫箱感和聲場上表現完全值回這小箱子的售價。
這際上,這套系統還有很強的升級潛力。首先我們可以在原配5.1的基礎上,單獨加入一至三對音響,升級至5.1.2、7.1、5.1.4、7.1.2、7.1.4等幾種方案。同時,我提醒各位,對Cinema 100 CT的低音炮進行升級,提升是最明顯的。如果把原配低音炮換掉,用上萬元級的炮,整個系統的沉穩度和場面感馬上脫胎換骨。如果你問我為這個小箱子配大炮值嗎?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很值!因為Cinema 100的頻響上限是妥妥的20000Hz,如果你的低音頻也能下到20Hz,Cinema 100 CT會給你一種完全不一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