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3-0026-01
一、前言
任頤,字伯年,號小樓,浙江山陰縣人。他是中國近代著名畫家,尤以人物畫著稱,在中國繪畫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的人物畫取材廣泛,多注重對現實生活的表現,以其個性鮮明的特色,打破了清末畫壇的沉寂。
鴉片戰爭后,中國深受帝國主義的侵略,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發生了變化。當時不少的畫家反對復古派,對徐渭、陳洪綬、八大山人和揚州八怪等藝術家的畫風表示心服,于是這些銳意求進、大膽革新的畫家形成了我國近代繪畫的一大流派——海上畫派。而任伯年正是“海派”畫壇上的佼佼者。他在前人的作品中汲取營養,不斷地對中國畫探索理解,勇于創新,結合西方繪畫的有利因素,打破了傳統繪畫的表現形式,形成了自己獨特魅力的藝術特色。
二、肖像畫和寫真術
任伯年的肖像畫是家傳的,他從小受到父親的傳授,在傳神與默寫方面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因此在他的肖像畫創作中,具有明顯的民間肖像畫的影子。任伯年畫肖像畫十分注重對人物的觀察。據傳:任伯年十歲左右,有一次他父親出門,恰巧有朋友來訪,年幼的任伯年盛情的接待了來客,客人坐了片刻就走了。后來,父親問他是誰來了,伯年答不上來姓名,便拿起一張紙,把來者的形象迅速畫了下來,他父親看了,欣然“嗯”了一聲,“原來是他來了!” 這雖然是民間流傳的故事,但說明任伯年從小就十分注意對人物的仔細觀察,已經能夠準確把握住對象的神態與特征。徐悲鴻先生在《任伯年評傳》中所說:“學畫必須從人物畫入手,且必須畫人像,方見功力”。 [3]由此可見畫家對人物畫的把握是極為重要的。至于默寫,無疑是中國繪畫的一大特點。古代有許多有關傳神的著述,都強調默寫的傳統,任伯年早期的繪畫中體現了這一點。正是由于父親任何生對他的嚴格要求和悉心教導,使他繼承了肖像寫真術,對他將來的繪畫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三、西方藝術的借鑒和吸收
任伯年生活的時代正值中國封建社會的瓦解,隨著上海的開埠通商,大大加速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他大膽的吸收了西方繪畫中的優點,并與中國的傳統繪畫相融合,無形中促進了中國傳統繪畫煥發出新的面貌。他的人物造型結合了西方繪畫的元素,人物的比例、形體結構、形象特點都十分準確逼真,將西方繪畫的交點透視法運用在中國畫中,與傳統人物像畫相比,任伯年的人物畫在造型上呈現出飽滿的立體效果,使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有了重大的進步。
四、任伯年人物畫的藝術特色
(一)構圖新穎,匠心獨運
任伯年的人物畫構圖靈活多變,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傳統,能根據畫面的需要進行取舍,將畫面中的物象和諧統一的組織在一起。又因任伯年曾學西方繪畫的影響,借鑒西方化的透視,創造出更多靈巧活潑,自然傳神的構圖形式,給觀者清新別致的感覺。
蔡若虹先生在《讀畫札記》中曾說:“如果說任伯年的畫鳥創作的意境是詩,那么他的構圖就是音樂。” [6]任伯年的構圖方式活潑靈巧,畫面整體感、節奏感、與韻律感相統一,使畫面展現出生機勃勃的色彩,與傳統相比構圖形式更近了一步。
(二)取材生活,反映當代
“丹青來自萬物中”, 藝術來源于生活,源于內心,發自肺腑。而任伯年作品的一大特點就是能夠直面社會。他十分重視對現實生活的觀察和體悟,正是這樣才使他的作品真正的達到了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境界。出自他筆下的《玩鳥人》《猴戲圖》等作品,給我們展現的更多的是他對市井百姓生活的關注。特別是《猴戲圖》中的賣藝女子,向觀者展現了當時社會下層人民的艱辛生活,作者通過含蓄的方式,將這一現象表現出來。
(三)以形寫神,神形兼備
人物形象的生動傳神,是任伯年人物畫所具有的獨特的藝術特色。任伯年的人物畫間接地繼承了陳老蓮怪誕夸張的造型方式,但他在創作中也注重人物的寫實,加強對人物內在精神的表現,加上對人物的形體的合理的夸張,使得他筆下的人物顯得生動自然,毫無造作,深受人們喜愛。任伯年成熟時期的作品,人物的造型上豐富多樣,他高超的技巧是他在人物造型上由“以形寫神”做到“形神兼備”。
(四)造型獨特,雅俗共賞
任伯年的畫造型鮮明,雅俗共賞,正因為這獨具的特色使他的作品深受社會各階層的喜愛也備受世人關注。尤其是畫中雅與俗的并存,是近代以來研究任伯年畫所關注的焦點。
任伯年的藝術生涯有三個時期,幼年學習寫真術,跟隨任氏兄弟師法陳洪綬等大家。后來將西洋畫中許多有益元素融匯進中國畫中,使繪畫技藝日漸完善。除此之外,當時的社會環境也是其作品“入俗”的原因之一。由于繪畫藝術的商品化,畫家為了迎合市場的需求,在繪畫的題材與內容上帶有一定的商業性,又因任伯年多以現實生活為題材作畫,融合民間場景,更貼近生活,所以作品中有俗的特點。
任伯年的人物畫以通俗的題材得到了市民階層的歡迎,又因其作品賦予的“文人思想”得到了上層社會的認可,形成了個性鮮明,雅俗共賞的藝術特色,使得傳統人物畫在中國近代史上有了一次新的發展。
五、任伯年人物畫的影響
任伯年是中國近代美術史上的一代大家,他的藝術既遵循了前代的優秀傳統,又融入了西畫造型中的寫實因素,開創了人物畫的新面貌。本文通過對任伯年的生活背景、家傳繼承、文化傳播等因素來分析任伯年人物畫的風格。從中可以看出,任伯年的人物畫是中國傳統人物畫向近現代人物畫轉變的坐標。
任伯年的人物畫,由于其特定的生活環境,使他的作品有獨特的藝術特色。任伯年將現實生活與傳統繪畫題材相結合,作品意境深遠,雅俗共賞。除此之外,任伯年在與諸多文人畫家交往過程中,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使得他的作品飽含文人雅士的神韻,深受當時社會各界人士的喜愛,他的人物畫題材在中國美術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總之,任伯年的人物畫給予我們很大啟示,他將作為中國人物畫發展史上的一面旗幟,永遠飄揚,激勵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