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報銀+黃訓春
5月8-11日,九江縣扶貧和移民辦組織“十二五”、“十三五”共8個重點貧困村書記、主任及部分種植大戶三十余人赴山東省蒙陰縣岱崮鎮及舊寨鄉杏山子流域優質蜜桃生產基地考察蜜桃產業發展。
一、考察背景
2014年底,九江縣扶貧和移民辦引進山東盛果果業有限公司(該公司集基地生產、農資供應和產品銷售于一體),到該縣涌泉鄉楓樹村開發荒山荒坡種植蜜桃。今年元月份開挖整地,2月初栽下毛桃苗(砧木)300畝,3月初進行了第一次嫁接,目前長勢良好,預計2017年掛果投產,當年可收回前三年投入,第四年(2018年)進入盛產期。
在山東盛果果業有限公司的帶動下,幾個在外務工積累了一定資金的本地村民紛紛效仿,已流轉土地近2千畝,并正在按蜜桃種植要求,進行土地整理,計劃下半年栽植。之前,該村村民已自發考察了兩次。外資的引進、本地村民的響應,引起了當地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將充分挖掘豐富的荒山荒坡資源優勢,按照產業富民的工作思路,做大做強蜜桃產業。
二、考察目的
開拓產業扶貧思路,樹立脫貧致富信心。充分挖掘本地自然資源,探索可持續發展的特色產業,按精準扶貧工作要求,幫助和帶動廣大貧困人口擺脫貧困,與全縣人民一道實現小康。
三、蒙陰縣蜜桃產業發展情況
蒙陰縣地處山東省東南部,是一個林果業大縣,總面積1605平方公里,果樹面積100萬畝。其中,桃樹65萬畝,年產21億斤,蘋果、板栗等干鮮果品30萬畝。桃的主要優良品種有砂子早生、早鳳王、倉方早生、中油4號、5號、春雪、沂蒙六姐妹、沂蒙紅、孟良崮等。優質品種比重占80%以上,成為“中國桃鄉”、“中國蜜桃之都”。蒙陰蜜桃已進入全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30強,果品品牌10強,桃品牌第一,總生產價值30億元。蜜桃每畝產量4000—8000斤,毛收入5000—15000元,經濟效益可觀。主要銷往江、浙、滬、閩、粵等經濟發達的南方市場,銷售情況看好。
四、考察感受
一進入蒙陰縣境內,映入眼簾的盡是漫山遍野的桃樹,無論是緩坡地,還是亂石崗,見縫插針地種滿桃樹。俯身桃園,地平土松,雜草除盡;及時防病,生物滅蟲;因勢修剪,株型合理;疏花疏果,均勻掛果;管理精細,豐收在望。考察組一行表示,既要學習蒙陰人民勤勞實干的韌性和精耕細作的敬業精神,更要開拓產業扶貧思路,堅定脫貧致富信心。
五、九江縣扶貧產業發展的設想
(一)優勢
九江縣地處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的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平均年日照1891.5小時,氣溫15.5-17℃,降雨量1420.4毫米,降雨日142天,無霜期266天。相對濕度77%,年均氣壓1008.8hpa,年平均日照1891.5小時,年平均風速為2.3米/秒。
與蒙陰縣相比,九江縣優勢明顯。一是交通便利,有長江黃金岸線48公里,京九、武九、合九、銅九鐵路及杭瑞高速公路、福銀高速公路、105國道等穿境而過,輔以廬山機場空中通道,區位優勢得天獨厚;二是距離南方經濟發達沿海城市平均500-700公里,運輸成本低,運輸時間短,果品保鮮率高,損傷損失率低;三是土壤肥沃。全縣現有荒山荒坡都是處于海拔500米以下,相對高度在200米以下,坡度25度以下,地勢開闊,光照充足,土層厚度大于50厘米的宜林荒山荒地、采伐跡地和火燒跡地等;四是土地價低。蒙陰縣土地流轉租金為每年每畝600-800元,而九江縣荒山荒坡租金僅為100-200元;五是九江縣群眾有多年種植桃樹等各類果樹的習慣,有豐富的栽培經驗。
(二)啟示
產業化扶貧可以幫助貧困地區解決生存和發展問題,,是“造血干細胞”。貧困地區一直以來都是以傳統農業為主,救濟式扶貧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產業扶貧可以使這些地方的貧困人群由“輸血型”向“造血型”轉變。許多地區實踐證明產業化扶貧是解決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手段,是脫貧的必由之路。
按照九江縣 “一區三園四帶”的產業布局(即:建成一個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以企業為龍頭,延伸產業鏈條,做大做強馬回嶺博萊食品產業園、仙客來食用菌文化博覽園和赤湖工業園綠色食品加工區;形成以沿江濱湖鄉鎮為主的水產水禽養殖帶,以西南部鄉鎮為主的油茶果業茶葉種植和生態畜禽養殖帶,以高速沿線鄉鎮為主的花卉苗木種植帶,以縣城周邊城郊鄉鎮為主城郊蔬菜種植和休閑觀光農業帶),做好產業發展規劃,做強做大特色產業,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1、建立蜜桃生產示范基地。探索本地蜜桃產業發展經驗和模式,以現有的300畝為示范基地,按精準扶貧工作要求,吸納和帶動貧困戶共同發展。一是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優先用工掙報酬;二是對既有勞動能力又有種植意愿的貧困戶基地免費提供種苗、免費技術指導、統一物資供應、統一組織銷售實現產業創收;三是對既無勞動能力又無種植意愿的貧困戶以土地入股或產業扶貧資金入股分紅;四是逐步向全縣推廣產業扶貧方式。堅持逐年推進、穩步發展,先抓示范基地、再全面鋪開的原則。
2、迅速成立蜜桃產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為適應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和確保蜜桃產業健康發展,既要保護廣大種植戶積極性,又要確保利益最大化,必須要創建自己的品牌,以專業合作組織實行統一標準生產管理、統一供應生產物資、統一組織銷售產品,共同抵御市場風險,增強市場競爭力。
3、全力指導現已流轉土地并著手動工的種植戶投入生產。
4、積極引導有可開發荒山荒坡地資源的地區和有種植意愿的人群發展蜜桃產業。
5、縣財政加大對農業產業化的資金投入。
6、加強技術推廣和培訓力度。積極與省內外的大專院校、科研機構聯系,引進桃樹新品種,聘請專家授課,提高廣大果農的栽培技術,管理水平,并組織桃樹栽植大戶定期到外地考察學習。
7、實施蜜桃品牌戰略。引導廣大農戶實施標準化生產,打造品牌,爭創效益,把全縣的蜜桃產業做大做強。
[作者簡介]
蔡報銀、黃訓春,九江縣扶貧和移民辦。
■責任編輯:程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