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抗日戰爭開始的第二年,我的名字就是抗戰的產物,我家地處中原,位于京廣鐵路線上。1937年,盧溝橋事變之后,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踏進中原,我的家由縣城遷到西部的山區。1938年,我便出生在一個山嶺上,所以叫任玉嶺。我的童年是在戰亂中度過的,我親眼看到了日本軍隊對中原的進攻,目睹了全民抗日的決心和景象。
根據我的經驗和后來對歷史的學習和了解,我認為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之際,我們要立足國家安全,汲取以下五點經驗教訓,做好如下三項工作。
五點經驗教訓
第一,要對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野心高度警惕。日本侵略中國是日本帝國主義蓄謀已久的。
第二,牢牢記取落后就要挨打。清末民初,中國政治混融,軍閥混戰。在很多發達國家都向工業化過度之時,中國還閉關鎖國,技術落后、經濟落后、國防落后,形成了被動挨打的局面。
第三,要充分認識腐敗招致滅亡的危機。甲午戰爭日本派出情報人員,來中國調查研究,當時他們調查的結果是從上到下中國處處腐敗,他們將這一情況報告日本天皇之后,使日本帝國主義認為那時進攻中國是最好的時機。1937年前,蔣介石不抗日一心繳共打內戰,造成國民黨政府內部腐敗猖獗,爭權奪利,給日本全面進攻中國提供了可乘之機。
第四,抗日戰爭的勝利,中國共產黨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由毛澤東主席發表了《論持久戰》,提出了抗日的戰略指導思想。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作為抗戰的中堅力量,無論條件多么艱苦,形勢多么險惡,始終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成為奪取抗日戰爭勝利的先鋒。歷史證明,沒有共產黨這個中流砥柱,就難有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
第五,侵略必敗,正義必勝。日本帝國主義和所有的侵略者一樣。靠堅船利炮的強盜行徑,最終都會失敗,有人民大眾支持的抗戰一定會取得勝利,只有來自人民,根植人民,代表人民的軍隊才是永遠不可戰勝的。
做好三項工作
首先,面對今天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日本右翼勢力及安倍的囂張氣焰。我們除了汲取戰爭的教訓,大力推進世界的和平發展之外,還一定要居安思危,治不忘亂,存不忘亡。牢記浩浩大潮中總有暗流涌動。
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定要堅定地走好富國強軍之路。為應對侵略者的突然襲擊,還必須加強科技創新,用最先進的技術武裝國防、裝備軍隊。
要牢記能打仗,打勝仗的強軍之要,確保來之能戰,戰之能勝,更要重視以法治軍,從嚴治軍的強軍之計。必須堅守紀律反對腐敗。要堅決清除徐才厚、吳伯雄這樣的腐敗分子,和對我們強軍方針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其次,圍繞國家的強盛、安全,一定要大力弘揚抗戰精神,這個精神就是習總書記總結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勇氣概,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
最后,全國的年輕一代,要向抗日戰爭中千千萬萬的先烈學習,為了祖國,為了人民,不怕艱苦,不怕犧牲,確立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按照時代要求志存高遠,勵志報效國家,珍惜和平開創未來。廣大青年和干部,都要努力學習增強本領,增強能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