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援
抗戰(zhàn)時期體現出來的愛國主義給我們最大的啟示來自于歷史層面、文化層面和精神層面。
舉兩個例子,第一,為什么九一八事變的時候,日本在東北只有1.9萬人兵力,東北軍是19萬兵力,而日本就敢發(fā)動九一八事變。第二,在七七事變前,日本軍隊只有8400人,宋哲元二十九軍有10萬人,日本竟敢發(fā)動七七事變,這里有一個更深層的考慮,就是當時的國民黨軍隊缺乏勇敢的民族精神。所以說,有必要把我們這種勇敢精神,血性納入到我們的國家核心價值體系。
現在我們講核心價值體系,講了24個字,恰恰沒有“勇敢”兩個字。我們中華民族最大特點是什么?是勤勞勇敢?,F在居然沒有把勇敢放到我們核心價值體系里,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戰(zhàn)略缺憾。
八年抗戰(zhàn)中的中國共產黨,當時不僅要打日本人還要打偽軍。我統(tǒng)計的數據是,當年國民黨部隊成建制投降日本的有118萬。當時國民黨二號人物汪精衛(wèi)率20多名中央委員和50多名將官投日,在南京成立了偽國民政府,這是我們非常值得反思的問題,漢奸文化是中華文化中的一個毒瘤,中華民族有非常好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但是與之相伴相隨的也有糟粕。比如魯迅講人血饅頭的故事就是一例。觀同胞被殺如觀兒戲,趁外敵入侵大發(fā)橫財。“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成為某些人的人生信條。
現在居然有人為大漢奸汪精衛(wèi)翻案,說汪精衛(wèi)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民族。說抵抗者不值得效仿,在敗局已定的情況下,應該說投降是正確的選擇,投降不能胡來,否則別人就不能用戰(zhàn)俘公約標準對待你,你就得吃虧。這種言論居然出自一位非常著名的學者,這種人不僅厚顏,而且無恥;不僅奴顏,而且婢膝。散播這樣的言論,難道我們對他們就沒有辦法嗎?抵制漢奸文化,這是應該引起我們深思的問題。
我們還要積極遏止日本軍國主義復活。日本沒有對戰(zhàn)爭史有一個深刻反思之前,不能把日本作為國際社會中和平的一員,現在我們總說叫日本反思戰(zhàn)爭問題,其實日本目前首先應當反省的是它的文化。因為日本民族在文化層面是有很大缺陷的。
日本在沒有進行深刻反思之前,我們對它有四點值得警惕:第一點,日本是一個有侵略犯罪前科的國家;第二點,日本是一個對歷史罪行不知反省的國家;第三點,日本是一個心懷仇恨的國家;第四點,日本是一個無視歷史教訓和國際行為準則的國家。它歷史上只有一個單獨的傳統(tǒng)就是神道,神道畸形演化就是武士道。
所以毛主席講,日本是一個沒有哲學家的國家。日本有文學家、藝術家但是沒有哲學家,沒有哲學家就沒有戰(zhàn)略家。日本打仗,根本就沒有什么章法,按劉亞洲上將講的,他可以贏得一些戰(zhàn)斗戰(zhàn)役,但他贏不了戰(zhàn)爭,二戰(zhàn)戰(zhàn)爭失敗了,為什么?從它的文化底蘊來考證,他還是缺乏哲學底蘊,這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日本雖然沒有戰(zhàn)略家,但是他盛產陰謀家,幾次對外戰(zhàn)爭,比如甲午戰(zhàn)爭、日俄戰(zhàn)爭、太平洋戰(zhàn)爭,包括九一八、七七事變,都是日本耍的陰謀。反思抗日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之前不是沒有跡象的,有萬寶山事件、豐臺事件等,但是由于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最后中國吃了大虧。
誰又能擔保現在的釣魚島就不是一場沖突的危機點?可能有的人會說這是小題大作,但是我認為,溫故而知新,歷史最終將感謝中國的先知先覺和戰(zhàn)略敏感。endprint